论新形势下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问题
2017-07-05彭伊凡
彭伊凡
摘 要:当今社会,大大小小的考试对着我们蒙头就砸过来,而考试不仅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测试,测评他们对各科学习的掌握程度,对于老师来说更是一种检验,以此来检验教室的教学优质程度。因此,高校很有必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完善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校;考试管理;体制;改革
考试的鼻祖是科举制,它是隋唐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自古有之。而在今天高等学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并且这更是同时检测老师个人水平和学生学习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我们所设立的严格公正的考试制度,是促进教学公平的保证。但同时考试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在他们自己的自觉性和知识积累熟练程度还有考试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比较严重,亟待解决。因此,我们要多多关注高校考试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研究,从根本上实现考试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公平性和科学性。
一、现代高校考试管理体制的漏洞
考试可以让我们发现和挖掘人才。为此,各高校都在,但仍然存在找寻和运用各种不同的考试管理制度来管理学生的考试纪律,即便经过许多的尝试以后,高校的考试管理制度依旧存在很多的缺点和弊端。
1.从考试管理主体上来看,教师和学生的教考分离做得不够
现阶段高校很多课程依旧采纳的是沿用了很久的传统意义上的教考结合制,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测验、考试评价过程都是由同一个人来完成。在形形色色的因素综合约束和影响下,考试本身存在的很多弊端一一展现出来,这使得情况不容乐观。比如这样容易放大了任课教师的权利,他们形成考题任凭他们来出的思维,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理论测评方面的素养有待提高,教师在命题时不按要求,随意性太大,更甚者个别教师有在考试前给自己班上或者全校的学生划出考试范围等不公平不合理的做法,这就违背了考试的初衷,它是想让学生通过公平的竞争让更多的草根和穷苦学生找到出路。这类教师的行为使得教学过程中的部分关键环节不能通过考试来反映,这不但很难完成教育机构交给我们的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而且考试管理过程中的许多漏洞和弊端大大地降低了考試环节的检测的公平和准确性,不能准确地向教学过程提供反馈信息,也导致考试失去了其原来的反馈功能,国家整体的教学质量提不上去,这真的是很严重的问题。
2.考试形式过于单一
千篇一律的闭卷考试的考试形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可取性,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甚至许多考生考前突击和抢记,这种近乎于填鸭式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和锻炼,这将会造成学生知识面太过于狭窄,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
3.从管理方式手段来看,尚存在不公平
考试我们一直强调并且注重的就是公平公正,但以我们现有的手段根本无法完全确保一个公正透明的考试环境。一些不公平的考场风气不仅与设立考试制度的初衷相去甚远,更不能体现考试的一视同仁和公平公正,这些因素总结起来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不真实的考试成绩不利于各方选拔真正优秀有能力的学生。
从考试管理的实际效果来看,校方在考后管理这一方面还要加强,教师也疏于给学生讲评与分析考试情况。每当期末考试完毕后,教师的任务仅仅只是阅卷和登成绩,这便算做一学期教学任务的结束,除此以外最多按教育局或者学校的规定完成一份阅卷统计表。这使得考试的鞭笞和激励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二、形势下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结合上述所讲,纵观全局,考试改革是考试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考试的优化,理应首先从制度和组织建设等有关方面着手,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对教师进行测验和进行公开课比武等,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形成严明公正的考试监管体系,这些手段无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建立考试命题质量的评价制度及考试过程的检查制度
如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和手段外,我们还能从考试试卷入手思考,教育部门要重视考试题目的质量并完善制定好评价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的情况下给予命题教师一定的压力,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让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制定出一份高标准高质量的试卷,这一方面能体现老师多年教学经验下的真正水准,另一方面有特色的试卷能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对他们来说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家长最关注的学风的好坏在很大意义上是由学生本身考风的优劣来决定的,考风学风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分家的。为了给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考风和校风多下功夫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此,每个学校都应成立考试自由巡视检查组,不让一人得以作弊,抓好考风和考纪。
2.建立阅卷质量标准和抽查制度及考试工作的奖惩制度
在大大小小的考试当中,教师同意阅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考完试以后,考试成绩很可能就是作为对自我的一种期待与肯定,所以在阅卷过程中是不允许出现问题的,要做到坚决的公平公正,健全整个阅卷过程的监管制度,对于阅卷教师的责任制度进行完善我们要让考试阅卷工作规范化,这里说的规范就包括教师阅卷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教室能够公平公正的阅卷,从而确保阅卷质量。要想制定出有限可行的评卷工作方案,就一定得让阅卷教师感受到自身的责任。与此同时建立阅卷质量的抽查制度,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的,是为了确保考生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另外学校要组织考场自由巡视检查组对每个考场进行严格的检查,由专项负责人负责统计,统计完后将统计结果向上面及时通报。我们所制定的这些都是本着考试的公正和严明性出发的,不使一人蒙冤,不使一人逃漏就是我们的目的。
3.建立考试决策部门例会制度和汇报制度
考试决策部门例会制度顾名思义是以开会的形式进行的,我们要集结许多有资历的人员对每次我们考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让我们的考试一次次得变得公正严明有意义。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一个汇报制度,把每次的考试情况公布出来,就像“阳光工程”一样透明,曝光在太阳底下,这样我们的考试制度才能得到更多人的信服。
4.建立形式多样的考试模式制度
想要达到检验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的目的,大多数学校采用的统一进行期末考试的模式,这种用一张试卷定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的方法我是不完全赞同的,想要减少和杜绝学生平时“放羊”和期末考试作弊等现象的发生,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考试模式。
所以除了期末考试,可以还增加一些小的测验、平时作业与论文等,学生的学业成绩可由期末考试以及这些考核进行综合测评。同时,可以用演讲、辩论、和实际操作演示等方法考核同学们的思维的要严谨性和动手能力,对我们单一的应试考试来一个彻底的改变和改革。
5.适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新思维
考试不能作为衡量学生最终能力的标准,要清楚一个思想就是考试是作为一个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而不是一个检验考试能力的方法,作为老师,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告知他们这种思想,并且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将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改革深化入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生的主观意愿放在重要的位置,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学习的方法与乐趣。
6.改革考试,认真准备
要做到真的有质量的教学与考试,就必须在考试这一项上获取更多的重视,以现在的情况看来,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要做好高质量的考试考核,应该从老师做好,以身作则,在进行出题的过程中明确考核目标,避免并且减少一些刻板的书上知识,将以往的死记硬背减少,深化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出题,并且一定要摒行一个符合科学的,紧跟时代的考题模式。考试多为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要起到一个引导作用,避免让考试变成了一种压力,一种限制学生思维的枷锁。在考试以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事务教师必须重视,考核的监考阅卷必须严格并且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不会因为作弊等不良风气让真正学习了的学生失去兴趣,让不学习的学生更加喜欢这种捷径。
7.健全考试监督机构,实施考试过程监督。
上个问题也提到了,考试的监督问题必须重视,考试不能演化为一个毫无意义的过场,学校应该完善好监督制度制定健全相关管理办法以及惩处条例,使考试真正做到一个严肃,公平公正的程度,让考核的权威性重新建立起来。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构,并且使监督组人员明确职责,为整个考试过程进行监督引导的作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且指出解决办法。二是帮助管理部门进行考核评价整个考试过程的进程评定,监考老师以及各项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做好整个考核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张楠.浅谈高校考试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2]彭军.高校管理体制和教学管理改革新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3]李庆华,李淑兰.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实施报告[J].教书育人·高教論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