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思考
2017-07-05徐亚捷陈通
徐亚捷++陈通
摘 要: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最早由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设,意思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传统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送带,进行信息的传递,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课下学习者完成作业,将知识内化。传统课堂往往只重视了知识的传递,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
一、引言
国内学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教学设计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发展了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型,建构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该模型分课前和课中两个模块,其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课前和课中的学习环境提供支持,有利于形成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在课前,教师搭建一个公共开放的交流平台,供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完成练习;在课中,教师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创建针对问题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激发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最后共享交流学习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变化,使得教师角色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这就需要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中教师能力的要求
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在翻转课堂中,他们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实施、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一个全面的思考设计,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一)合理设计视频
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根据多年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创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视频给出了建议:视频要短小、声音要生动有活力、与另外一位教师合作录像、增加幽默感、视频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视觉效果、支持和强调主题的要点、设计结构的互动策略等,帮助学生构建内容最丰富的学习平台,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能够坚持观看视频的时间。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把想法完美的融合到视频中去,合理的设计出视频。
(二)问题化教学设计
问题化学习要求以学习者的问题发现与提出为开端,进而引导出内在需求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价值不是以学科体系构建教学体系,而是基于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核心问题;基于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构建问题系统,基于问题系统,引导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通路。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管理问题。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思维和能力。
(三)合作化的课堂组织
构建合作性课堂的基本出发点在于课堂的“去中心化”。教师不是课堂舞台的闪亮主角,而更像一位幕后导演,确定讨论的问题角本、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采用哪些表现形式(比如协商、讨论等)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怎么让学生独立探索、反馈评价,这些都是教师该考虑的,把课堂知识和思想碰撞作为重要推手,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包容能力,又能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让学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努力构建师生合作學习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通过倾听、串联和反刍引导和营造课堂的合作学习氛围,确保每一个参加学习的学员都能置身其中,既学也教,实现全方位分享,共同提高,将课堂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翻转课堂中教师素养的要求
(一)保持课堂敬畏之心
“无效教育是最严重的资源浪费。”“生命是由时间堆积而成的,学员愿意来学习,实际上是把生命中宝贵的时间交给老师,老师一定要对课堂的时间有敬畏之心”。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教育的主阵地。这里不仅有知识的习得、心灵的碰撞,更有精神的丰盈、人格的塑造。教师唯有对课堂有敬畏之心,才会有“课堂比天大”的责任意识。唯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好每一节课,育好每一个学生。做一名大学教师,总会有这样的挑战:你到底对学生成长有多大的贡献?你所研究的东西有什么用处?你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并心满意足?教师需要不断地丰富学识、提升素养、振奋精神、涵养性情,才能在课堂上以仪正、气清、技高、学富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课堂的敬畏,把课堂当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二)倾听课堂交流之声
“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重视倾听,给予回应。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倾听学生反馈的问题与疑惑,认真记录并思考,在领会问题主旨后,通过眼神交流,复述问题关键点,思考并组建新的问题等方式给予回应,增强学生的被认同感,师生共同学习。教师除了要做好专业领域工作,还要成为深度沟通和对话的行家里手,帮助学生思考自我,调整心态,打破消极的心理制约,进而开启管理者自身领导潜力,并将组织带向持续的成功。
(三)掌控课堂节奏之能
翻转课堂对于教师的挑战是时间的把控,以前教师讲课都是自己提前设计好的45分钟讲哪些内容,现在翻转课堂上小组合作、独自思考、汇报和互评等教学使时间出现很大的灵活可变动性,不可测因素太多,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深厚的掌控教学节奏的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握重点内容,掌控讨论方向,弄通教学知识点,获取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慕课、微课、私播课(SPOC)等新型网络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兴起,带动了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则对教师角色有了新的含义,对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有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教学实施和信息化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对教师的能力提出要求;在保持能力要求之外,教师还要具备有一定的素养。通过教师角色的分析,以及提出对教学能力的要求,将有助于教师对自己责任的定位,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天蓉,徐谊,冯吉等.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2]王瑞.翻转课堂的关键要素:以领导力教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4):41-46.
[3]Linda Campbell,霍力岩等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