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梅西安的管风琴音乐创作
2017-07-05唐晓博
唐晓博
摘 要:文章以梅西安的十二部管风琴作品为切入点,首先了解作曲家音乐风格的形成情况,然后从宗教、爱情、大自然“三位一体”的精神内涵中体现梅西安的管风琴音乐创作。
关键词:梅西安 管风琴作品 音乐创作
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年),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教育家、鸟类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管风琴音乐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人物。出版的音乐作品共有61部,包括管风琴、管弦乐、钢琴、声乐、室内乐、歌剧、电声音乐七大类形式,其中创作出版了管风琴作品12部。此外还出版两部音乐理论著作:《我的音乐语言技巧》(Technique de mon langage musical)、《節奏、色彩与鸟鸣的理论》(Traité de rythme, de couleur, et dornithologie ),它们是梅西安阐述创作技法与创作理念的最重要的著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理论依据。1941年梅西安受聘为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先后教授和声、作品分析、美学、音乐哲学等课程。1967年,被选为法国研究院艺术院院士。1971年因其对人类文化所做的贡献,获得伊拉斯莫斯奖。
一、梅西安音乐风格的形成
梅西安在《我的音乐语言技巧》前言中列出了一份影响他和他音乐的人与物的名单,其中包括杜卡(Dukas)、杜普雷(Dupré)、他的家人、莎士比亚、克洛代尔(Claudel)、圣经、鸟、俄国音乐、素歌、印度节奏、多菲内山脉,以及他音乐的阐释者们。
梅西安于1908年出生于法国阿维尼翁。从某种意义上讲,梅西安的艺术家生涯开始在他出生之前,因为他的母亲塞西尔·索维奇(Céecile Sauvage)在孕育梅西安时作了诗集《灵魂芽》(L'ame en bourgeon),在诗集中谈到了她未来的孩子。梅西安以此为荣并在他60岁生日时为这些诗录制了一系列的管风琴即兴曲,他还为1991年诗集的再版作了序。他的父亲彼埃尔·梅西安是一位英语老师,也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者。梅西安从父亲身上继承更多的是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崇拜,他的童年时期经常在自己设计的玩具剧院里表演。如此的家庭背景,使梅西安具有了与生俱来的诗歌与文学方面的天赋。
梅西安1919年至1930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先后师从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跟随法尔肯伯格(Georges Falkenberg)学习钢琴,跟随加隆(Jean Gallon)学习和声,跟随科萨德(Georges Caussade)学习对位和赋格, 跟随埃斯戴尔(Cesar Abel Estyle)学习钢琴伴奏,跟随以马内利(Maurice Emmanuel)学习音乐史,跟随杜卡(Paul Dukas)学习作曲与配器,跟随巴格斯(Joseph Baggers)学习定音鼓和打击乐。1928年开始跟随杜普雷(Marcel Dupre)学习管风琴和即兴创作,学到了很多管风琴演奏技巧,并对素歌、音栓配置法、即兴创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他早期作品的很多技术特点都归功于他的老师杜普雷。可见,梅西安在传统音乐中不断成长并深受它的影响。
梅西安还受到了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等前辈们的影响。其中德彪西的音乐和他的全音阶的使用是影响梅西安音乐创作的主要因素。梅西安也非常崇拜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特别是他的早期作品中节奏和色彩的使用,以及管弦乐宏伟效果的进一步影响,尤其是《春之祭》,这是梅西安仔细分析并且投入教学的作品。在键盘作曲家当中,梅西安谈到过拉莫、斯卡拉蒂、肖邦和阿尔贝尼兹对他的影响。
梅西安创作源泉的另一方面是非西方音乐,包括甘美兰音乐、亚洲音乐等,其中对他影响最重要的是印度音乐。在《拉维利亚克大百科全书》中梅西安发现了用梵文编目的有关拉格和塔拉的论述,他把这些用在了他的大多数作品之中,第一部就用在了管风琴作品《救世主的诞生》之中。
1931年,梅西安正式成为巴黎圣三一教堂(La Trinité)的管风琴师,并在这里任职了60多年。因此管风琴作品在梅西安的音乐创作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他的大部分管风琴作品是根据圣三一教堂的卡巴耶·科尔(Aristide Cavaillé-Coll)管风琴的构造和性能来创作的。他喜欢用这件庞大的乐器来代表上帝的声音、启示、圣人的胜利和其他戏剧性的场景。这些作品往往是宏大的、严肃的,很多都具有梅西安独特的触角,探索与20世纪现代主义相关的一些大胆的想法。
二、梅西安的管风琴音乐创作
从1928年的第一部到1984年的最后一部,梅西安共创作出版了12部管风琴作品:
《天国的盛宴》(Le Banquet céleste,1928)、
《二部曲》(Diptyque,1930)、
《永恒教会的显圣》(Apparition de l'église éternelle,1932)、
《耶稣升天》(L'Ascension,1933-1934)、
《救世主的诞生》九首沉思(La Nativité du Seigneur (9 Méditations),1935)、
《荣耀圣礼》(Les Corps glorieux,1939)、
《圣灵降临节弥撒》(Messe de la Pentec?te,1949-1950)、
《管风琴曲集》(Livre d'orgue,1951)、
《献堂节经文》(Verset pour la fête de la Dédicace,1960)、
《抒情独唱》(Monodie,1963)、
《圣三一神秘沉思曲》(Méditations sur le mystère de la Sainte Trinité,1969)、
《圣体书》(Livre du Saint Sacrement,1984)
管风琴音乐是梅西安音乐创新的重要实验基地之一,在这里已经展示了其创作风格的许多重要方面。梅西安音乐主题中的“三位一体”,即对宗教、爱情、大自然的感悟中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创作贯穿着宗教的神秘色彩。他用现代作曲技术与传统的宗教音乐主题相融合,在东西方音乐素材的交融中找到一种神秘主义的语境。1985年梅西安在京都的演讲中讲到:“我作品的大部分是由基督教、天主教教义的暝思所启发而创作的。”{1}其中《天国的盛宴》、《永恒教会的显圣》、《耶稣升天》、《救世主的诞生》、《荣耀圣礼》、《圣灵降临节弥撒》、《献堂节经文》、《圣三一神秘沉思曲》、《圣体书》九部管风琴作品都是围绕宗教主题而创作的。
梅西安的管风琴作品中没有涉及爱情的主题,但是他在对大自然的热爱中体现了更博大的爱。他讴歌大自然,因为这是造物主恩赐的杰作,他对自然界的反映,最终通过对世界各地的鸟鸣研究和音乐化的再现来达到。梅西安认为鸟是伟大的艺术家、音乐家,他也敬畏鸟类,因为它们像天使一样可以自由地飞翔。他先在法国全境,后来又远涉美国、日本、新喀里多里亚等地搜集鸟歌,然后用耳朵听、录音、记谱、汇总,最后用传统乐器的12音来再现。其独特的鸟鸣在他的音乐中反复出现,不仅作为他音乐中的一个特征符号来象征大自然,也更抒发了某种神秘意味的感恩之情。他运用较大幅度跳跃的旋律、丰富的装饰音、多变的节奏、连音与跳音的对比、同节奏和声式鸟歌等多种人工技法来模仿不同的鸟歌。在《圣灵降临节弥撒》中共运用了6种鸟歌,鸟(oiseaux)、夜莺(rossignol)、歌鸫(chant de merle)、地鵑(sombre)、深沉的鸣叫(caverneux)、云雀合唱团(choeur des alouerres)。《管风琴曲集》运用了8种鸟歌。《献堂节经文》运用了1种鸟歌。《圣三一神秘沉思曲》运用了10种鸟歌。《圣体经》运用了11种鸟歌。他重现自然的努力持续了40多年,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创造了耀眼的辉煌。
梅西安于1928年完成《天国的盛宴》,于1934年出版,1935年5月28日巴黎首演,这是他最早出版的管风琴作品。在此期间梅西安也写了几部但并未出版的管风琴小曲:《草图模式》(Esquisse modale,1927);《可爱的灵魂所在》(Lhtoe aimable des ames,1928);《苏格兰变奏曲》(Variations écossaises,1928)。他早期的作品都比较短小,植根于20世纪早期的法国音乐,尚没有形成梅西安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永恒教会的显圣》是梅西安创作初期为管风琴而作的最令人敬畏的作品,全曲的力度层次设计富有张力,展现了梅西安对新的音响系统的大胆创新。
从《救世主的诞生》开始,梅西安开始尝试创作大型的管风琴套曲,并开始对有限移位调式、增减时值、附加节奏进行探索。从《耶稣升天》起,印度节奏在创作中的地位逐渐提高。{2}印度节奏体系对梅西安的节奏手法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之后的作品中,印度节奏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最喜欢第93号“ragavardhana”塔拉,《圣三一神秘沉思曲》曲四《我是,我是!》第20、21小节右手声部就运用了这一节奏。
他还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将之扩大一倍,再做逆行,其中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即正行和逆行的时值组合相同。《荣耀圣礼》曲三《芬芳的天使》第74-77小节中就运用了这一节奏。
《管风琴曲集》的七个乐章中运用了三组节奏形式:逆行、从两端向中心、从中心向两端的进行,还将印度节奏用角色节奏手法进行了处理,并且运用排列置换手法将从1个到64个进行排列,用逆行卡农进行处理,使用了64个持续的半音阶。梅西安为巴黎音乐学院的比赛而作的《献堂节经文》是一个简短的作品,与他的晚期钢琴作品相似,几乎完全由鸟鸣组成。《圣体经》是他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长的一部管风琴作品,时长大约100分钟,它把鸟歌作为复杂对位写作的基础,具有一切梅西安的音乐创作特点。
梅西安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创新者,他不属于任何音乐派别,他立足于传统,用崭新的方法将既有的音乐素材与新颖的创作技法相结合,一生都在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创作。他在音乐语言领域中的创新精神诸如独创的节奏运用、有限移位调式的创造等等,都足以证明梅西安是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管风琴音乐是梅西安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管风琴作品以其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被列为国际管风琴比赛曲目。这些作品大大挖掘了演奏者的演奏潜力,创作技法与演奏技法上所呈现出的特点都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注释:
{1}郑中:《梅西安1985年在京都的演讲》,《齐鲁艺苑》,2008年,第2期,第54-58页
{2}Robert Sherlaw Johnson,Messiaen,P.32
参考文献:
[1]杨立青.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2]杨立青.真诚 高雅 纯挚—梅西安的音乐语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郑中.梅西安钢琴作品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郑中.梅西安1985年在京都的演讲[J].齐鲁艺苑,2008(2).
[5]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491-504
[6]Olivier Messiaen,Technique de mon langage musical.Paris:Leduc,1944,2 volumes;volume Ⅰ translated by John Satterfield as The Technique of My Musical Language,Paris:Leduc,1956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