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传说元素的成功借助

2017-07-05李杰文

艺术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视觉语言动画电影

李杰文

摘 要:动画电影,作为卡通艺术中最为完善和复杂的形式,其视觉语言特性决定其具有不同于其他视觉传播媒介的独特传播效果。在全球文化迅速传播的今天,为了更好地发挥动画电影传播本土文化精神的视觉语言优势,动画创作者们尤其喜好通过借用民间传说元素这一种能明显增强动画视觉表现力的素材来进行主题表现。本文将从动画电影作为本土文化精神传播媒介的角色出发,以动画视觉语言和民间传说元素的有效融合作为切入点,通过具体分析动画电影创作较为成熟的美国和日本的四部动画电影作品来总结其成功经验。

关键词:动画电影 视觉语言 民间传说元素 本土文化精神

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创作者都喜好将动画电影作为其本土文化精神的传播载体,并在全球范围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和影响力。究其原因,与其能成功地借用民间传说元素这一途径有关。本文将从动画电影作为本土文化精神传播媒介的角色出发,以动画视觉语言和民间传说元素的有效融合为切入点,通过具体分析美国和日本的四部较为成熟的动画电影作品来总结其成功经验。

一、动画电影视觉语言表现为什么偏爱民间传说元素

动画电影的视觉语言表现为什么偏爱借用民间传说元素?要回答这个问题,需从两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是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影像综合艺术所具有的视觉语言特色和传播特性;其次是民间传说元素和动画电影的视觉表达的契合点。

1. 动画电影的视觉语言优势和良好的传播特性

动画电影从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卡通逐渐演变而来的。“卡通能通过使用复杂的视觉和文字符号显露出特定时代里、特定环境下、带有特定文化的一些人的复杂情感和态度”①。动画电影作为卡通最复杂和完善的形式,不仅可以自由融合和展现卡通的形式,还充分吸收了其它艺术形态的特点。与绘画、电影、摄影等同样付诸线条、图案、色彩和构图的视觉媒介相比,动画电影不仅充分糅合了它们的优点,而且在视觉语言表现上更加具有这些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动画电影的视觉语言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对动画电影视觉效果的控制可以具体到线条的粗细、色彩的色度、质感纹理等的细节设计,并根据需要对视觉形象进行增减、夸张、弱化、变形等改造。色彩、光源、构图和角度也可以灵活处理,不必受现实条件约束。

其次,动画电影在视觉语言上更容易形成鲜明统一的风格。因为不是取景于实物实景,创作者在线条、色彩和造型等方面整体视觉对风格的把握必须统一,否则视觉效果会十分混乱。因此,创作者在思考如何运用视觉语言的要素进行设计时,是需要参考某种文化下统一的视觉审美理念,从而形成影片的视觉语言风格。

最后,动画电影的视觉语言更单纯简洁,直截了当。为了突出某种效果,通常会省略过于繁杂的视觉元素,以达到更直接集中的呈现。

动画电影的良好传播效果,归功于其创作者们积极实践视觉传播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觉理论——符号学理论。不难发现,视觉传播依赖于各种各样的“符号”,即指某些通过视觉途径长期反复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由一个视觉形象和与其相呼应的意义组成。可以说,“符号”形式的传播能大幅提高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在视觉传播中符号学的应用主要有三个类型:图标型,索引型和象征型。图标型最接近要表达的事物,如电脑系统中“回收站”的垃圾桶符号。索引型则间接表现目标事物,如月球表面的一个脚印。“象征型则是最抽象的,深受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因此通常深深植根于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背景,拥有代代相传的意义,更容易激起观者的情感反应。比如‘双手紧扣=‘祈祷”②。

具体来说,动画电影中对视觉语言的运用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这三类视觉“符号”借用、创造和颠覆。其中象征型的视觉符号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因为它具有浓缩表现某种具体文化背景和精神价值观念的重大意义。动画电影视觉语言所具备的自由性和灵活性,更决定了其可以根据需要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更多的“符号”并强化这种“符号”的效果。

2. 动画电影借用民间传说元素的原因

民间传说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经过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而代代流传下来的故事”③。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说基本上都具有以下两个共同点:一、提倡一种人类普遍认同的,纯粹,本真的精神气质。二、沉淀了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往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本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民间传说元素则是指组成民间传说的各种元素和寄宿在民间传说上的精神与文化。一个民间传说不仅只是一个故事,它由许多丰富的元素组成。以中国神话传说《女娲补天》为例,除了补天的故事情节之外,女娲的形象、混沌天地的景象、洪水、补天剩下的一块五彩石、黄泥造人、女娲拯救苍生的慈爱之情等都是组成该传说的关键元素④。民间传说元素经过年月的洗礼已经成为具有特定含义的象征性视觉或文化元素,具有相对独立的表现力,即使从其所属的民间传说中分离出来理解也具有扎实完整的含义。

动画电影创作者都偏爱借用民间传说元素,是因为动画的视觉语言和民间传说元素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契合点。首先,以题材来说,民间传说和动画电影的叙事特点很契合。民间传说的故事通常带有很强的传奇性和虚幻色彩,而动画是基于自由想象的创作,不受表现方式的限制,更适合和擅长表现抽象、超越现实的题材。所以相比于现实题材,民间传说更能让创作者随心所欲的利用和表现。其次,以视觉语言来说,民间传说元素非常适合动画电影的视觉语言特点。具有神奇色彩、虚构的视觉形象能够充分发挥动画电影视觉语言的自由灵活性,易于形成鲜明统一的风格而给人新奇独特的视觉感受。尤其是神话传说和妖怪传说的视觉元素,更为动画电影经常使用。最后,以传播效果来说,民间传说元素能大大提高动画电影的文化传播效果。民间传说元素中的视觉元素,如印第安部族的图腾、英国童话中的三只小猪、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孙悟空“七十二变”等,都是经过悠久历史沉淀而深入人心的象征型视觉符号,包含着某个民族浓厚的文化传统。动画电影借用这些元素可以迅速地引起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可见,民间传说元素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动画电影视觉语言的特性以及明显地加强传播效果。“民间传说元素”这一提法,在于强调动画电影对民间传说的借用通常不是“全套照搬”,而是抽离其中有用的元素进行改造整合,进而为影片的主题和视觉表现服务。以下的实例分析,便可看出这是一种成功借用的途径。

二、妖怪文化与日本精神价值的结合:日本动画电影

自古以来,日本民间就流传着大量的妖怪传说。这首先跟日本的地理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日本是一个被森林、山川、池沼、海洋等自然覆盖和包围的岛国,各种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容易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自然而然形成对某种具象的“灵”的崇拜[16]。再者,日本受到中国的神怪传说和印度佛经中神话传说的深深影响:“日本妖怪的原型的70%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剩下的10%才是日本的本土妖怪”⑤。这些外来的妖怪形象和传说在日本民间被欣然接受并被渐渐本土化。

到了近现代,一方面,日本本土的妖怪文化不仅通过代代流传得到了完好地保留,还形成了详尽完整的妖怪文化体系并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的文化精神和信仰中。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文化传进来的西方民间传说和神魔鬼怪也开始在日本扎根,并逐渐披上本土色彩,这一过程的催化剂正是日本动漫对其的频繁借用和尽情发挥。

以妖怪文化为表现对象的日本动画多不胜数,而杰出者当数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在其作品中,最能让这种传统的文化元素在日本民族精神和现代文化的阐释中闪耀出不一般的光芒,体现不一般的深度。

1. 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象征——神秘的龙猫形象

《龙猫》是宫崎骏于1988年执导的第一部扬名国际的作品。故事选取战后日本质朴的乡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小姐妹随父亲搬家到田园乡间后的新生活。期间,她们因一次偶然机会建立起与森林精灵“龙猫“的奇妙友谊。

導演将 “龙猫”这个远古神灵形象作为一种具体的象征型视觉符号借用到影片中,在形象设计上经过恰到好处的改造使它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并通过“龙猫”这一视觉符号上附带的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对自然的崇敬和喜爱之情,巧妙地宣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令观众对龙猫这一角色产生共鸣与喜爱之情的同时,深受精神方面的感召而引起深刻思考。

龙猫是来自于日本妖怪大家庭的一份子:“‘龙猫是日本传说中森林里的精灵,喜欢吃橡树种子和玩陀螺。它们在森林里过着自由自在日子,通常人是看不见他们的”⑥。影片中的龙猫形象与传说中的描述和表现有很大程度上的吻合,可见 “龙猫”这一妖怪形象的借用和在视觉上的塑造是很成功的。

首先,“龙猫”的形象被设计成一个非常可爱的动物形象,并通过展示龙猫与姐妹俩之间有趣生动的互动关系,由此让观众对虚无的神灵形象产生了具体实在而倍感亲切的联想和想象。

接而,导演为龙猫的“性格”设计了巧妙的“表演”。龙猫“在片中没有任何台词,出镜时间也还没到整个篇幅的30%,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⑦。这得归功于导演让龙猫进行了富有个性的表演,让它拥有了“人”一般的性格。尤为精彩的是姐姐送雨伞给龙猫遮雨的一幕,龙猫夸张的表情变化和动作幅度,让观众生动见识到龙猫如孩童般的好奇心和调皮脾性。无疑让龙猫这个角色更加有血有肉,引起观众强烈的认同感和喜爱。

最后,运用镜头语言让“龙猫”时刻保持一种适当的神秘感。导演把龙猫的出场篇幅控制在30%左右,在激起观众好奇心的同时又加以控制,同时运用了许多从两姐妹主观视角出发的局部特写镜头来描写龙猫,极力渲染其神秘感而由此引起观众强烈的期待感。如姐妹俩在巴士站等候爸爸的一幕,特写镜头在雨伞遮挡的视线里灵活游移,地面震动的小石头,水洼不断散开的波纹,以及一双缓缓走近的绒绒的脚和抓痒痒的爪子,龙猫渐渐靠近的局部特写与姐姐逐步变化的表情,让观众亲临其境地体验到两个小主角看见这位“不能时常见到”的森林精灵时既激动又着急的心理状态。“只有当最后姐姐把头仰到最高终于看到龙猫时,才突然拉到大全景,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把并排站着的两组人物的强烈对比一下子呈现给观众: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一人一神,造成了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奇观效应和幽默感”⑧。这种镜头表现不仅丰富了“龙猫”这一角色的现实存在感,更能让观众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充分体验与“龙猫”互动的丰富感受。

宫崎骏曾自述《龙猫》的灵感来自它童年生活的回忆,平凡的田园生活寄托了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影片中对日本美丽乡间景色的细致绘制,以及缓缓叙事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更深刻表现了日本民族文化精神中对大自然的特殊情感和崇拜。

更重要的是,宫崎骏把龙猫这个妖怪形象作为邻家的精灵请进故事来了。龙猫就像“大自然”的化身,在表现姐妹与龙猫的互动同时,更实实在在倡导着人类与自然应有的温暖和谐关系。这个看似非现实的角色与两姐妹的现实生活不仅没有一点冲突,还为平凡故事增加了奇观性,强化了影片思想主题的体现。

2. 孩童的纯真与成人世界的污秽——艰难的成长历程

宫崎骏2001年创作的《千与千寻》是一部受到世界瞩目的传奇之作。影片讲述了十岁少女千寻与父母在前往新家途中所遭遇的神奇经历。宫崎骏在影片中融合了日本妖怪山姥和西方女巫的形象特征及其附带的文化元素,成功创造了一对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的角色——汤婆婆和钱婆婆,作为衬托千寻成长的角色而大大促进了影片的视觉奇观效果。而另一方面,塑造了一个承载了日本“汤文化”的舞台——汤屋,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型视觉符号,它的出现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日本民族的生活习俗,更代表了导演净化日本现代社会的愿望,唤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通过上述两者的结合,生动表现出导演对日本现代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年轻一代的寄望。

从影片细致的描绘可以看出宫崎骏对日本各种传统神仙妖怪的形象和来源的准确把握,更展示出他巧妙借用西方民间传说元素发扬日本传统文化精神的功力。“影片中的那位利欲熏心的汤婆婆形象便极有可能是来源自日本传统妖怪山姥和西方女巫形象的结合。根据德间书店出版的《神隐少女》的设定集以及幕后花絮介绍,汤婆婆的形象是宫崎骏依照欧洲童话Krabat塑造的,同时还参考了民俗学者小松和彦的《神隐》”⑨。汤婆婆和其孪生妹妹钱婆婆,在一群具有典型日本传统特色的神灵世界里面,是唯一身穿西洋服装、住着西洋式布置的房间、施西洋法术的西方女巫形象。同时是片中唯一身体比例严重失衡的角色:巨大的头部搭配矮短的身躯。笔者以为,导演故意为这一对女巫所设置的“不和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通过两者外在形象的相似性来鲜明突出两者内在性格的极端不同,正如一个人的两面:“汤婆婆的贪婪、凶残和无情;钱婆婆的朴素、勤劳、宽容和慈爱,把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品质揉进同一个形象,是日本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常有的现象”⑩。这种一体两面性也正是山姥形象特征之一。另外,片中钱婆婆纺纱织线的行为也是与山姥形象有着深远的联系。

其次,就汤婆婆来说,一方面她极具震撼力和压迫感的造型突出了她在汤屋凌驾众人的绝对权力和气势,在观众的心理上竖起千寻救父母的巨大障碍,形成逼迫千寻突破自我获得成长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种夸张造型和其颇具滑稽效果的动作的结合,在视觉形象上让观众在心理上缓释对此角色性格所产生的厌恶情绪。或许,即使是反面角色,宫崎骏还是希望她是一个讨人喜欢的“鬼婆婆”形象,这或许也是日本人对于神灵妖怪的一种怜爱情绪的表现。

对于汤婆婆和钱婆婆的塑造,导演为何如此花费心思呢?笔者认为,导演一是想通过民间传说元素的借用丰富角色的视觉表现力和增加形象上的认同感,二是要通过“不和谐”和“夸张”增加影片的视觉奇观效果和幽默感。

汤婆婆所经营的“汤屋”是影片中的主要场景。整个建筑里里外外的细腻写实的设计和色彩运用可谓出神入化,创造了一个可考可究的虚构世界。《千与千寻》在香港公映时,宫崎骏讲述为什么要选择浴场作为故事的舞台:“我小时候到过一所日式浴场,布置非常特别,令我十分难忘,一直希望创作个以此为背景的故事。有时我突发奇想:一个专为神仙而设的浴场必定更为有趣——现今的神仙日理万机,大概也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吧”。可见,宫崎骏之所以选择“汤屋”是和日本特有的“汤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汤沐浴”是日本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也是洗净心灵的一个仪式。据说这是7世纪时由中国传入佛教文化时一并传入的一种寺院仪式,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已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反映。宫崎骏将“汤屋”这一富有象征的视觉符号借用进来,至少存在三个巧妙的含义:

第一,汤屋的生意兴盛,暗示着现代神仙们的疲惫,折射出现代人类社会的乌烟瘴气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演是借神仙“入汤”来抒发自己渴望清洁社会污浊的愿望。

第二,千寻误闯“汤屋”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的工作,并背负拯救父母的重任。“她在‘汤屋里经历了‘成长和成熟,洗去了性格上的弱点——爱哭、胆小、软弱,露出了性格中闪闪发光的可贵之处——善良、真诚、正直、勇敢”。宫崎骏是借千寻的蜕变来表达一个期望:日本年轻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在成长的磨练中克服弱点,超越自我。

第三,“汤屋”是一个“现代社会”的缩影,更确切来说是日本成人世界的缩影。在汤婆婆手下工作的各种非人类妖怪皆带着典型的人类特质,一言一行都细腻表现出在压抑的社会机制下的生存姿態,并展现出成人性格上的种种丑陋。这很具有讽刺意义,为神灵提供清洁服务的“汤屋”竟是一个污浊的世界。而千寻的出现,像清风一样涤荡了汤屋里的所有人,她以自己的纯洁心灵和坚定信念突破而出,不仅拯救了父母,还拯救在这个汤屋里被污染的白龙、无脸男和汤婆婆的宝宝等。影片的结尾,清楚看到了宫崎骏的一个伟大愿望:借儿童的纯真洗净成人的污秽。而这愿望,则是完全来自于对日本现代社会种种畸形发展状态的深刻忧患和反省。

三、区域文化的借用与美国精神的结合:美国动画电影

美国动画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全球范围的巨大成功,除了完善且成熟的创作理念和经营模式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区域文化元素的成功借用。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基本可以理解为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间传说元素的借用,包括神话、童话、民俗传说等所包含的元素。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度,并不具备欧洲古老悠久的神怪文化和童话传说,更没有像中国和日本一样拥有一脉相传的神话传说和妖怪文化。然而,美国很早就明白了一个艺术创作的真理: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性。即便本土缺乏可供发挥的民间传说要素,美国动画电影也能靠着借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民族神话与民间传说元素来包装美国精神,并有效地向全世界传播。

美国动画电影向其他民族借用文化元素绝不是不加考虑地全盘照搬,而是遵循以下几个规则:“1.这个元素在一定区域有广泛影响,并和这个区域的文化有紧密联系,如早期的神话传说就是十分理想的素材;2.元素中包含的故事与角色还必须与美国主流价值观一致,有出入的地方要修改;3.涉及的角色还必须拥有鲜明的个性和民族特性,符合动画的特点,适于用动画手段表现”。这就是为什么饱含他国文化元素的美国动画电影会毫不影响其美国精神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反而有利于其在全球区域的传播力度和广度。

或许正是因为历史不长和文化成分的丰富多样,美国动画电影在民间传说元素的借用上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反而更加大胆和自由,使其体现出来的美国精神更具有与众不同的感染力。可以说, 美国精神与拥有浓厚历史传统的国家的文化精神相比,不仅具有了更浓厚的现代意识,而且在极力张扬人文主义的基础上提倡更普遍、直接、纯粹的人性精神。这种特性通过本质同样纯粹的动画获得视觉表现上的自由进而得到良好的传播,由此引起全球观众在价值观上的普遍认同。

1. 印第安图腾与美国式成长观的完美结合——《熊的传说》

迪士尼于2003年推出的《熊的传说》,正是借助区域文化的元素来传播美国精神的一个成功例子。影片讲述了一位印第安少年在得到属于他的熊图腾之后所发生的一连串关于爱与生命的冒险故事。其中对美洲自然风光的描绘手法和色彩运用,呈现出少见的写实和细腻风采,而对角色表情、动作的准确把握和细致分镜设计,更是充分赋予了角色们无以伦比的表演功力而闪耀出充满个性的生命力。

影片通过借用“图腾”这一印第安部族传说的典型视觉符号和文化元素,一方面作为一条具有象征意义的线索,和角色互动并带动剧情,且引申到大自然生物和人类的和谐关系中做出了温情的阐述;而另一方面,则以“熊图腾——熊姿态”这种极具视觉奇观性和趣味性的方式,来生动展现美国精神所提倡的心灵成长体验:如何从他人视角看待问题以及如何在磨难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必要性。

影片借用的区域文化是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部族文化元素。棕色皮肤加黑头发、皮毛服饰、狩猎追逐、先知老人的寓言、信仰仪式、壁画记事等等,都是描绘印第安部族文化極其典型的视觉符号。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印第安信仰文化中的图形符号“图腾”。

原始部族深信某种和他们生存有密切关系的生物是他们的祖先或兄弟,必须以宗教形式在情感和精神上与其建立联系,故曰图腾崇拜。影片对 “兄弟情”的阐释明显借用了图腾崇拜的元素,可谓相当贴题。故事中登场的印第安三兄弟都有属于自己的“图腾”。大哥的“鹰图腾”代表着“领航”,主角肯尼的“熊图腾”代表着“爱”,二哥的图腾形象没有真正出场,但通过对白中可以知道是一个代表“智慧”的图腾。“图腾”在影片中的形象,被设定成一种雕刻成某种动物形象的石块。这种设计比起平面图像形象具体,能让观众形成实在感,这样就可以通过佩戴、紧握、抚摸、丢弃等行为来表达所属者对“图腾”的态度和情感。

影片为 “图腾”和角色之间设计了丰富的情感互动。首先,“图腾”是角色“成年”的象征。故事一开始,就反复通过肯尼的对白突出他对授予“图腾”的成人仪式的期待。显示了 “图腾”是他获得“成人身份”的重要象征物品。其次,“图腾”是角色行为的指引。是“图腾”的含义时刻引导着三兄弟前进的路。大哥遵循“鹰图腾”的“领航”指引,悉心照顾两个弟弟直至为他们牺牲;二哥则选择遵循“智慧”的指引冷静面对大哥的死亡;而肯尼,也是从开始的懵懂任性到磨难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去接受 “爱”的指引。

在笔者看来,影片中的“图腾”还具有一个更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动物形象的“图腾”与所属者的密切关系来隐喻人类和动物本应拥有的“兄弟情”。大哥死后和自己的图腾一起火化,化为老鹰与万千生物回归大自然的怀抱的奇观场景,清楚表现出人类和动物生生相息的和谐关系,积极向观众传达着人类应该对大自然和动物深怀爱与关怀。正如肯尼在最后蜕变为熊之后,终于能从熊的视角来深刻领悟到自身与熊的“兄弟情”一样,旨在引导人们学会用另一个视角去看待和理解大自然与自身的关系,领悟“爱”更为广大深层的意义。

“图腾”元素的借用不仅形象阐释了“兄弟情”,更引出了一个个人成长中的“自我磨合”过程。

为了强调成长的必要和过程的艰难,导演设置了肯尼与“熊图腾”之间从厌恶、排斥到丢弃的重重矛盾,意在向观众表现:肯尼虽然在身体上已是一个健壮少年,并迫切渴望能成为男子汉,但他心灵的成长远远不足以让他理解图腾的宝贵意义。肯尼出走复仇前决然将图腾丢进篝火堆的特写镜头,是导演以这个 “毁灭行为”的视觉符号来表明肯尼迷失自我的心理状态。而在肯尼与“熊图腾”的矛盾达到高潮时,导演突然用一种极端的方式逼迫肯尼走上“遵循图腾”的成长之路——把肯尼和“熊”合为一体,强迫他切身体会“熊图腾”的含义“爱”。以熊的形貌出现的肯尼,由最初的害怕、抗拒、疑惑、焦虑和动摇,到逐渐学会用心去体会生活,不断调整看待自己和周围的眼光,寻求和自己的“熊”身份的契合。从肯尼痛苦艰难的努力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磨合。在故事结尾,当肯尼欣然选择继续做熊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终于学会遵循“图腾”的指引、懂得爱的真谛而实现了自我价值的真正男子汉。

“成长”是美国动画电影的永恒主题,也是美国精神和价值观获得充分展现的方式。展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意味着展现一个人对环境和自我的各种思考。观众随着肯尼与熊图腾的互动成长中了解到美国人对成长的各种思考: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对待错误,如何对待仇恨,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领悟爱,如何互相理解……虽然影片未必对这些思考都有明确的答案,但已能让观众清晰感受到美国精神中提倡的乐观向上、勇敢向前、积极争取、自由追求的人生态度。

2.中国传奇与美国英雄主义的有趣融合——《花木兰》

《花木兰》是迪士尼于1998年推出的第36部动画电影。迪士尼以其惯用的美国式幽默,大胆改编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奇故事。一个饱含中国传统忠孝理念的巾帼英雄故事,居然在美国人手上变成了传播美国精神的载体,实在值得让中国动画创作者深思把握这一融合的深厚功力。

曾有人这样评论过《花木兰》:“在视觉呈现上,创作者在全球化和美国化的双重眼光下,组合了一切关于神秘东方的想象,为所有文化背景的观众精心调制了绚烂的视觉大餐”。所言极是,尽管有些中国元素的运用或许不合理,但正是这种对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故意误读,给故事的叙述增加了大胆想象的空间和现代艺术气息,让人耳目一新。

创作者在影片中不仅借用了中国古代关于花木兰的民间传说的故事框架,还充分融合中国的其他古代文化元素,并根据现代审美和美国精神的需求进行了大胆改造,成功塑造了花木兰和木须这两个栩栩如生的角色,在充满中国风情和美国情趣的视觉感官中,生动地传播了美国英雄主义提倡的拯救自我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内涵。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过于机灵幽默的小龙——木须,一个从中华民族的守护神“龙”转变而来的形象,由于其造型和西方的龙不一样,称之“中国龙”。其身体形态可看出“中国龙”独一无二的造型元素:胡须、细长身躯、爪子等。在创作者看来,“龙”无疑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形象符号,而其守护神的身份又可以完美地与“祠堂”、“祖宗崇拜”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起来讲故事。

但创作者需要的不是一个高高在上,毫无感情的“神”,而是一个能带动观众情绪的“小人物”。所以创作者可以将它定位成一个因犯错而被降格的家族守护神,赋予它伸展自如的滑稽动作和夸张幽默的话语风格,并在他身上加上了现代人的个性思考和内心情感,完全去掉了木须作为“中国龙”的“神性”,让它从古代的屋梁上活过来,在现代的舞台上熠熠发光。

木须也不是一个单纯“耍宝”的喜剧角色。即使是在以木兰为主角的故事中,它也有自己的目的和动机。它是为了取得祖先的认同,回复守护神的身份而努力。观众从它身上看到的不是一个会施展神力的守护神,而是一个为了获得身份认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美国式小人物的精神性格特征。它幽默、机灵、爱幻想、勇往直前,但同时脆弱、失意、自负、爱出风头。创作者让它活跃在主角木兰的身边,不仅是为了让它的滑稽行为给观众带来欢笑,更是让它和木兰成长过程的情感变化相呼应,带出观众的心理认同。它在影片中成为了美国精神和现代价值观念最集中生动的视觉表现,观众随着它的身影浓浓地感受到积极向上、张扬个性的美国情调。

影片中的花木兰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不少中国观众曾颇有微言,认为和真正的花木兰形象相距甚远。但笔者认为,在现代动画电影中借用这样一个古代英雄形象必须做出适应时代的改动,否则是很难引起现代观众的共鸣。创作者清楚地明白,比起一个忠孝两全而完美无暇的“女英雄”,现代观众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在平凡生命中展现个性光彩的“木兰”。所以他们看中的首先是一个崇高动机引起的“性别错位”所带来的奇观性,再者就是以一个女孩的“自我拯救”宣扬美国英雄主义的可能性[15]。因此,创作者是按照美国价值观和现代审美价值,把木兰这个中国巾帼英雄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和塑造。

英雄主义是美国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其三个重要特征——平凡、成长和拯救,都可以在木兰身上找到。所谓“平凡”指的是英雄的平凡出身和普通情感。先来看看木兰的“平凡”出场:穿着睡衣盘着脚坐在床上,边吃饭边在手臂上做着作弊的小抄。而在接下来的会见媒人的歌舞戏中,观众看到的木兰更只是一个常犯迷糊、爱闯祸、会失意烦恼的普通女孩。

“成长”和“拯救”则是木兰成为英雄的“过程”和“手段”。从表面上来看,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动机似乎是“救父”和“救国”,但通过木兰的自白,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到木兰心里真正想做的是“拯救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在会见媒人失败后,木兰对自我价值产生了怀疑,而从军立功刚好为她创造了一个可以实现自我的机会。所以,与其说影片是在描写木兰如何成为英雄,还不如说创作者强调的是木兰作为一个女孩子寻求自我价值的成长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创作者在最后是让木兰以“女儿身”成为英雄,因为只有换下“男儿身”的木兰才能真正实现“拯救自我”,成为真正的英雄,获得真正的荣誉。当她成为英雄回到父亲身边,观众看到的更多是一个经历成长后自信坚定的女孩,而不是一个衣锦还乡的女英雄。

结语

从以上实例分析可见,动画电影作为现代文化传播效果显著的独特视觉媒介,与最能充分发挥动画视觉语言特性的民间传说元素相结合,并融入现代审美理念、精神文明和价值观,由此而获得艺术上的成功和很好的文化传播效果。正如我们可以从《龙猫》和《千与千寻》的创作中,看到日本是擅长借用自古以来在日本有健全发展的妖怪文化和近代传入的西方民间传说元素,并以此作为象征型视觉符号来阐述日本传统文化精神、人文习俗以及价值观念。而从《熊的传说》与《花木兰》的成功中,则可以看到美国是擅长自由分离和重组特色区域文化以及其民间传说元素,来丰富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包装美国精神和价值观念并传播到全球,以取得普遍的认同感。

在全球文化迅速传播的今天,寻求一条既能尽情展现本土精神文化、又能引起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共鸣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而借用民间传说元素发挥动画视觉语言的传播优势正是开拓这条道路必不可少的手段。日美动画电影的成功经验,对于寻求中国动画电影的突破发展必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史雪云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230

②【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史雪云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68

③摘自百度百科:民间传说—中国民间传说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654.htm?fr=ala0_1

④ 《女娲补天》: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述女神女娲为救因天地混乱洪水泛滥受困的人类炼成五彩石修补苍天。

⑤周英,李墨谦,薛燕平.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1

⑥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62

⑦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63

⑧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66

⑨周英,李墨谦,薛燕平.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4

⑩周英,李墨谦,薛燕平.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4

{11}鬼婆婆:日本对脾气暴躁的老婆婆的昵称。

{12}周英,李墨谦,薛燕平.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5

{13}周英,李墨谦,薛燕平.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5

{14}周鲒.动画电影分析.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370

{15}周鲒.动画电影分析.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376

参考文献:

[1]【美】保罗M·莱斯特,霍文利,史雪云等译.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陈伟.动漫色彩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曹小卉,陈山,皮特·帕尔等.中外影视动漫名家讲坛[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曹小卉,黄颖.现代动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5]常虹,徐育忠,薛燕平等.中国艺术动画三十年[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6]丁海祥,姚桂萍.动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9]孙立军,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美国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10]吴冠英,祝卉.动画分镜头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12]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3]姚忠礼,邵晓舟,王意.动漫剧本创作[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14]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5]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16]周英,李墨谦,薛燕平.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7]陈林侠.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J].文艺争鸣,2006,(6).

[18]许盛.浅议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J].新闻界,2008,(3).

[19]王卫国,王晶.中国动漫“走不出去”[N].南方都市报,2009-11-30(A08)

[20]王卫国,王晶.中国动画没有情感交流,只有说教[N].南方都市报,2009-11-30(A09)

[21]百度百科.民间传说—中国民间传说.(2009-12-25)[2010-4-10]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654.htm?fr=ala0_1.

[22]薛燕平.中国动画的靠谱与不靠谱.(2009-03-29)[2010-4-10]http://hi.baidu.com/cicifeel100/blog/item/978b7f7eec73400028388aa7.html.

[23]刘杰明.视觉艺术欣赏基础—(第一讲)视觉语言.[2010-4-10]http://learn.gxtc.edu.cn/NCourse/sjysxsjc/web2_2.html.

作者单位: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

猜你喜欢

视觉语言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浅议民国月份牌广告中的视觉语言之美
谈安瑟伦基弗作品中的材料应用
浅谈界面视觉语言的可识别性设计
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研究
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
浅谈装潢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及应用
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