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秩序的构建
2017-07-05张钰
张钰
摘 要:公民身份内涵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成员身份的确定是其他社会安排、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破除经济发展瓶颈,应对集聚出现的社会矛盾冲突、有必要从公民身份视角出发,探讨社会秩序构建,才能实现中国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公民身份;现代化;社会秩序;构建
一、我国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呼吁公民身份视角的思考
“现代性”作为西方工业政治文明自然结出的果实,对中国来说,它却是一个舶来品,是在巨大的文明落差的情况下植入西方现代性思维,这意味着同传统静态文明的选择性撕裂,同时又要本土融汇西方文明冲力,提速转轨现代文明,这一历程是骤然而急速的,不可避免的引發社会结构的变迁,我们称之为“现代化”。
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人民生活改善、公民主体思想解放呈现进步态势、工具理性大放光彩。但因其“后来者”身份,除了化解现代性演进过程中共性矛盾,还要承受因加速,甚至可以说是赶超推进现代化而引起的中国式“消化不良“风险:增长与代价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旧的价值观念日趋瓦解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先富”与“后富”之间差距日趋扩大,引发仇富心理与社会秩序动荡;国民追求自由与平等的主体权利意识普遍觉醒,但个人主义盛行引发道德危机;公民具有政治参与、经济利益分享的强烈诉求,但现有的体制尚无法保障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身份得到理性确认……这一切都使中国复兴之路变得异常复杂。
中国能否成功转型,不仅在于对当前社会冲突的控制力,更在于规避社会发展潜在风险,切实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从本质来讲,是构建良性运转的公共秩序,走出现代化困境。正如亨廷顿所言:“在许多处于现代化的国家里,……首要的问题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我们不得不基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目标,思考良性运转下的公共秩序是如何维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国家现代化治理的一个突出目标是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元行动者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它的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即善治。①因此,和谐的公共秩序构建,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又需要每个公民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承担自己的责任。中国现代化中,越来越渴望得到捍卫的人民主体地位,以及中国善治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它的根本特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突出了,现代公共秩序的本质要求就在于社会秩序或者说是公民权利秩序。而公民身份基于人主体性的彰显,正是对民主终极价值的回应,中国和谐社会,势必要从从公民身份这一坚实基础进行构建。鉴于公民这一社会发展的活力主体,试探从其公民身份视角,分析我国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秩序重建,十分有必要的。
围绕公民身份概念,西方学术思想具有两大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前者着重强调责任,后者强调权利,但后者的思想在近代具有支配地位。洛克、马歇尔等自由主义理论家都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贡献,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民身份概念:“公民身份是一种地位,是一种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享有的地位,在这一地位上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作可见为一个社会范畴,“身份”不仅是社会过程的产物,还具有可欲性和可构建性。②而纵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来看,公民身份理论内涵经历了从古希腊城邦时代政治对公民身份排斥性和封闭性的强调到自由主义政治话语下对公民身份权利维度的凸显,再到多元文化主义对差异性公民身份的主张。可见,人类的政治生活的发展,就是一部争取完整的公民资格的历史,公民身份理论内涵的每一次改变,折射出政治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质变。
三、公民身份视角下我国社会秩序的构建
我国公民元身份的设定,确定了其法律上的主体性地位,他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而公民身份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国家治理过程中个人、国家、社会三者的互动。就公民身份重要性而言,它不仅承载着公民情感的归属和个人社会属性的界定,其具体内容的转变还交织着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伦理道德等的渗透。因此在谈到复杂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秩序,就不得不从微观视角——公民主体的理性公民身份构建进行思考。如是,针对我国部分公民寻求身份认同时遭遇现实障碍,进而折射出的现存社会秩序“正当性”的问题,笔者试图提出现实解决路径。
(一)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构建我国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中国现代性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正如亨廷顿所言:正如亨廷顿所言:“在许多处于现代化的国家里,……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什么样的社会秩序才是“合法的公共秩序”?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人民评价社会幸福指数、感受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还是个体实现社会认同、社会认可的重要组成。但是公平正义不是简单字面意义的数量上均等,而是在于伸张正义,实现法律制度范围内的人格、身份、机会一视同仁。
一要改变现存制度设计上有悖公平正义的现象 。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公平就业机制,实现人才活力流动;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突破利益固化、阶层固化的藩篱,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的利益。
二是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不公。建立促进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发展公平、分配成果相对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要增强社会规则意识,杜绝潜规则,摒弃不良社会风气,不搞特殊,不享特权,坚守公平、公正、公开社会秩序底线。
(二)以道德和法律相结合塑造公民身份
公民身份包含着公民品德和参与行为,两方面相统一促进生成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可见塑造公民身份也是垒建公共秩序的基础。现代化治理下和谐社会秩序的建构,应该赋予公民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具有合法发挥创造力的权利。而公民品德不仅要求道德内化,实现道德自律,减少主体行为失范,还要求具有审美判断力,这样才能实现知识领域的理性与道德领域的情感的和谐联结,减少为了一己私利而发生的扩张性主体侵权行为。
根据上述分析,以道德和法律相结合塑造公民身份要求:一是通过法律规范明确公民身份权利和责任,行为主体的互动博弈纳入到法律轨道,有法可依基础上实现合作共治;二是继承传统美德,主导公民行为,避免价值观模糊乃至断裂,而产生侵权行为,用美德凝聚社会共识,内化约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法律与道德相互补充,刚性与软性相配合,惩戒与教化共同发挥效力,不仅要有明文规定,还要公民主体从情感上实现身份认同,以期待处理类似“农民工身份尴尬”、冷漠社会等悲剧。
(三)以公民本位出发深化我国体制改革
公民本位意味着作为政治社会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他们能够平等自由且独立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强调从公民本位出发深化我国体制改革,更是坚持活力发展和发展成果更多符合公民偏好的科学表现。目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身份地位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改革进入深水期,出现了改革“内轮差”,具体表现为“先富”与“后富”差距扩大、经济改革与社会改革不同步,经济有较快增长,但社会大部分人不能从中受益。这意味着如果不进行调整,将有更多人的利益受到剥夺,从而加大社会风险。
因此深化体制改革尤为迫切:调适那些与市场经济不相协调、严重脱节的经济制度,发展成果普惠更多民众,实现经济上平等,才有希望实现身份地位上的平等;政治体制改革,改变传统体制下政府单边治理模式,体制僵化结构,强调信息透明化、公民参与度,建立凝聚社会共识的合作机制;改革不合时宜的制度,如户籍制度、财政制度、就业制度、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资源和机会的最优化配置。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当前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出现断裂,现代社会价值观还有“西化”之嫌,在现代性征程中出现了社会失序、非道德化倾向。人们固有的行为偏好受功利价值观的激越,加之稀缺性关系资源并非为人均享,于是,拥有者便全力开发利用而随意失范,非拥有者则趋向走险失范。一些干部、官员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社会中更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膨胀。③这些都是缺乏“社会共识”的外在表现,麦金太尔曾指出:“一致性的丧失,是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其主要解决途径于面向全体公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识。
因此需要在多元社会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样性利益诉求,当发生社会冲突时,提供冲突双方都能够接受的道德裁决;引导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身份构建,培育良性公民社会。
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增进社会认同,针对结构分化所产生的大批社会成员丢失身份认同,游走于社会边缘,须用友善仁爱的价值观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用组织文化守护道德形象,增强人们亲社会人格力量,协力共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闫晨,王彩波.公民身份视角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5(02).
②丛立新.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09).
③吴云,王强.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困境及其超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帝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2][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3][英]T·H.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安东尼.吉登斯等著;郭忠华,刘训练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4][英]布莱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M],吉林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
[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袁年兴.国家的身份设计与社会秩序——近代以来中国个体的元身份史[J].人文杂志,2013(05).
[9]鲍宗豪,赵晓红.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社会秩序重建[J].社会科学,2014(04).
[10]闫晨,王彩波.公民身份視角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5(02).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上海 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