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节选)

2017-07-05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7年6期
关键词:贤者所欲仁义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

【参考译文】

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

……

我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是因为如果现在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骇同情之心——不是为着要来和这小孩的爹娘攀结交情,不是为着要在乡邻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的哭声才如此的。由此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之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谦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像有四肢一样(自然而然的)。有这四种萌芽却自认为不行的人,这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便是抛弃他君主的人。

鉴赏空间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说”,他指出,那相近的人性就是人人皆有的“不忍人之心”。

在上文中,孟子开宗明义,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列举生动的事例证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的简直不是人。这种“不忍人之心”包括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而这四种“不忍人之心”正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的发端。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这其中,“仁义”是孟子道德论的核心,所以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读有所思

1.《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请仔细阅读上面这段话,找出《鱼我所欲也》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與之相对应的句子,体会孟子思想的精髓。

2.《孟子》一书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雄辩滔滔,又从容不迫。试结合上文分析这一特点。

猜你喜欢

贤者所欲仁义
冒死护友
久假不归
贤者与魔镜
AM NOTHING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竭其力以事父母
知耻自律
点点和小e / 人之所欲,得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