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增强学生体质步骤的探讨

2017-07-05刘志文

体育师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能身体素质体质

刘志文

摘 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表》显示,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必须高度重视。文章以体质为核心,通过对体质概念的分析,人在运动过程中,人的体质变化有三个因素:体能、身体素质、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以此为脉络探讨学生体质增强的步骤。

关键词:体质;体能;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2.007

1 前言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体质概念的分析,探讨了学校体育教育中增强学生体质的步骤。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有关体质概念和学校体育教育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为本文积累并提供资料来源和论据。

2.2 逻辑推理法

在对所得文献,有关论文的参考后,综合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完成论文。

3 结果与分析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2006年10月4日公布,近20年来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三;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的高中毕业生有63.7%。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体质概念的分析

“体质”这一抽象名词 ,大家都非常熟悉。 “所谓体质,则是指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因此,有的人先天体质好,有的人先天体质不好。对于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由于受到后天环境、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对这些方面进行科学的教育增强人的体质,即通过科学的运动锻炼,合理的饮食再加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生活观念等后天人为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体质向好的方面发展,能够使先天体质不好的人变得很好,先天体质好的人变得更好。科学的运动锻炼,提高学生内在的身体机能水平,外在身体素质;合理的饮食,培养学生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还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也能有效制止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状。

科学的运动锻炼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的重要途径。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体体质是变化的。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在学生体质增强过程中,人的体质有哪些变化因素(仅供参考):以百米短跑为例,百米短跑是以在最短时间内跑完全程为目的。决定短跑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这四个阶段要缩短每个阶段的时间,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如爆发力、协调力、耐力等各方面身体素质,这些是缩短时间的重要内在因素。所以人体质变化的第一个因素是身体素质,然而身体素质需要一定的体能,体能的提高需要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转化到较高机能水平,达到提高体能的目的。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人的精神状态是痛苦的,需要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所以单列出来作为体质变化的第二个因素,以此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消除学生对运动锻炼的厌倦情绪,提倡体能的科学训练。在百米短跑的过程中,起跑爆发力强弱、肢体配合协调不协调、耐力的持久等变化因素,都需要人用自己的意识调控自己的身体,达到教练要求的技术标准。比如,在起跑后加速跑这一阶段,要求运动员“前倾角适宜,蹬摆迅速有力,渐增步幅,渐抬重心,(两脚印)渐成直线。”需要用自己的意识调控自己的身体。之所以能做到,就是人能够用自己的意识做这样的动作调整。之所以做不出动作,也是人调控身体的能力不足。所以,人体质变化的第三个因素是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综合起来人在运动过程中人的体质变化有三个变化因素,体能,身体素质,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之所以以百米短跑为例,因为百米短跑能集中反映人体体质变化的三个因素。其实,这三个因素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整体。比如,跳初级健美操,动作协调能力很重要,即身体素质很重要。这时侯体能、自我调控能力的彰显不明显,于是不需要进行训练提高。等到跳高级健美操的时候,比如控腿需要提高体能,腾空动作需要提高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体能、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就会凸显出来。而且人的体质是表现人体各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要想增强体质,必须打破这种“相对稳定”。通过提高体质的变化因素,从而达到更高水平的“相对稳定”,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当然,这是个大学问,需要科学研究和理论探讨。

3.2 學生体质增强的步骤

通过身体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其次,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第一,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进行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身体锻炼认识水平。第二,学生具备一定身体素质后,通过学习运动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而增强学生体质。

3.2.1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身体的习惯

人,呱呱落于世。那时候,对孩子最重要的是身体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有营养的奶水,充足的睡眠,舒适的家庭环境。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从家庭走进学校,变成学生,开始学校生活,需要学习知识。不仅学习认字、识数,到某一年龄段,还学习健康知识、体育知识及进行体育活动(游戏)。通过学习健康体育知识,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进而了解人自身身体需要:饿了需要饮食,而且要有营养;困了需要睡眠,而且要时间足够;白天需要身体运动等各个方面。从而进行完整的身体教育。身体教育,是随着人自身在不断成长过程中为适应特定社会而建立的教育措施。面对食物大丰盛时代,饮食的合理不合理对学生体质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所以需要从小教授学生饮食知识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饮食知识,需要与学生自己生活所在地的主要农作物及主食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识别自己所吃食物的营养成份,再加上营养知识,转化为认识,使学生对食物有选择性,针对性,这样能够与家庭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达到学习饮食知识的目的,同时,提倡健康饮食观念,如,“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吃饭八分饱”等,以儿歌或其他形式以记忆的方式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并作一定的科学说明。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使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消除吃饭不能偏食,不能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就不吃什么,使学生关心自己的胃,善待自己的胃,进而保护自己的胃,为今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健康饮食观念培养生活饮食习惯,加上营养知识,使人们面对不同环境,都有能力对食物做出选择,提高社会生活适应性。

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饮食知识的学习和饮食观念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的一个方面,还有站姿,坐姿,睡眠姿势等方面知识也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应该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有多么重要,以室外亲身体验,室内传授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当然这些知识本应是家庭教育的内容,但是现代社会家庭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所以这些知识没有普及以前有必要通过学校这种途径传授,使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观念。还有针对学生视力普遍下降这一现象,学校有必要针对影响学生视力下降的因素,在校传授相关知识及眼保健操,从小培养学生如何使用眼睛和保护眼睛,避免下一代重蹈上一代的覆辙,因为人一旦形成习惯,就算这些行为对身体不好也很难改。所以,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从小培养教育,通过观念的树立,知识的引导,最终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3.2.2 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3.2.2.1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常萦绕在我们耳旁。知道运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上体育课应该传授学生身体运动及它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这些知识,通过教材的形式,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比如干家务是运动,走路爬楼梯是运动,跑跳投等也是运动,尤其学校日常锻炼内容要传授运动锻炼合理性的知识及它的积极意义,使得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常识,而体育室外课,更是运动,是教师通过一种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体育运动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

教授任何一门课,都有一个起点,体育课的起点就是从身体运动开始,从走、跑、跳、投等简单运动开始,应该从运动形式入手。“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则必取一定的形式。”人的身体运动也不例外,也必取一定的身体运动形式。而人能够运动必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强,运动能力也强。身体能力弱,运动能力也弱。身体能力的强弱是通过外在的走、跑、跳、投等简单身体运动提高的,身体能力提高了,再进行复杂的运动锻炼。通过走、跑、跳、投等简单身体运動提高身体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身体能力后,再学习复杂高难度的运动技术。所以决定外在的身体运动强弱的内在因素是身体能力的强弱,即身体素质的强弱。通过一定的外在身体运动,增强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强弱通过外在的身体运动来显现。由此可知,运动体质变化的内在决定因素是身体素质和体能,所以运动体质教育的第一阶段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身体素质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

那么人的身体素质由那些因素决定呢?这些因素必须反映人身体素质强弱的最基本方面,并且能够量化(目的是为了个体化,能够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有三方面(仅供参考):身体力量、柔韧性、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身体力量:“是人体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柔韧性:“人体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的伸长活动能力和弹性的总称。”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就是用人的意识控制身体姿势,调节身体运动节奏的能力。比如,燕式平衡、倒立、跑步时有意识的调整呼吸节奏和运动步伐等动作。这些例子的共同点是在做这些动作的过程中人的意识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有能力去调控身体。通过间接提高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提高人处在运动过程中的注意力和判断力,因为身体素质的展现,必须有人的意识调控,在这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所以把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列出来作为身体素质的一个因素,认为应该从小培养。不过身体素质强弱的先决条件是体能的强弱,因为要提高身体素质必须先打破原先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的状态,才能使之发生向较高机能水平的转化,所以,体能训练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体机能会出现不适应,要想从低机能水平向高机能水平转化,必须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体育课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实践课,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在运动中学习体育知识,在运动中理解深化知识,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经过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和健康水平,从而为今后提高锻炼身体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不失其根本,才能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3.2.2.2 良好运动技术是科学锻炼身体的必备条件

一直以来,存在着“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二者必居其一,无法回避,也无法调和”这样的看法。其实这两方面应该结合起来:以增强体质为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辅。通过学习运动技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因为运动技术的展现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身体素质和自我调控身体的能力强弱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运动技术来体现。所以,良好运动技术是科学锻炼身体的必备条件。

随着人类对自身身体潜力的不懈追求,追求的过程必须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来展现,以比赛竞技为手段,达到“更快、更强 、更高”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竞技运动这种形式来挖掘人类的潜力展现人类对自己身体的调控能力,是正当的,也是合理的。当然也应该是人性化的。但是竞技运动毕竟是少数人的活动,而且从人的生长历程来看竞技运动是人生当中一个运动阶段而已,最终还要回归大众活动,回归到社会生活当中,这时他们运动锻炼的目的也应该和大众一样是增强运动体质,增进健康。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体质概念的分析,在运动过程中,人的体质变化有三个因素:体能、身体素质、自我调控能力。以此来探讨学校体育中体质教育步骤。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身体习惯。其次,学生通过学习身体素质理论课结合科学的运动实践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再次,学生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通过学习运动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这样学生在校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理论水平,等走到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孙庆祝.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

[2] 刘建国.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4.

[4] 黄宽柔,蒋桂萍.健美操 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6.7.

[5]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6.

猜你喜欢

体能身体素质体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兼加体质
新发现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