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人口消费特征与老龄产业消费市场潜力分析
2017-07-05李晶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产业的发展潜力将会越来越大,这是人口结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老龄产业的市场依赖于老龄人口消费心理及行为,本文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对老龄人口消费市场需求和老龄产业发展潜力做了测算估计,为更好发挥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老龄人口;消费特征;市场潜力
一、老龄人口心理需求及消费特征
1.老龄人口心理特征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及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既包括知识形成的认知结构,即心理结构,也包括知识积累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机制,个体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一系列心理能力共同构成的。影响老龄人认知功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较多的依赖内在情感、动机和价值观。
老龄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认知功能不会减退,反而能通过接受教育训练提高认知能力,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未来将会显示出老龄人口较高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老龄人的思维速度、短时记忆能力会下降,但一般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经验评估能力并没有明显下降。
2.老龄人口心理需求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出现新陈代谢减缓、活动能力下降、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老龄人口除身体机能的变化以外,其心理需求更大程度地决定了老龄产业的服务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龄产业的发展。老龄人口普遍的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健康需求、工作需求、支配需求、精神需求、尊敬需求、求偶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等方面。
3.老龄人口消费心理及特征
(1)老龄人口消费心理
老龄人口的消费特点主要是由于其生理特征的变化而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机制的变化引起了老龄人口在吃、穿、住、用、行及精神等方面具体需求的变化。老龄人口不同于中青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或疾病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饮食方面,更倾向于易于消化、绿色健康等类型的食品;衣着方面,更适合舒适、轻便、保暖的衣服;日用品方面,老龄人要使用针对老龄人口的特点专门设计的商品;居住方面,老龄人需要安静、慢节奏的生活,因此居住环境和贴身用品方面需满足这方面的特点;精神方面,老龄人口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表现最明显,需要旅游、医疗、文娱、保健等休闲服务型消费。
不同年龄阶段的老龄人口,存在生理机能和个体两方面的差异,导致消费倾向、需求程度有所不同,因此老龄产业企业在设计生产适合老龄人口的产品、对老龄人口提供服务和劳務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征,提供差异化、明细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老龄人口的物质精神需求。
(2)老龄人口消费行为特征
老龄人口在消费心理、消费倾向、消费行为等方面有着与其他年龄群的人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较强的理智性。老龄人口在消费时会体现“货比三家”、“消费预算”等思维模式,表现出具有策略性、理财性的消费行为,也会结合商品表面化的特征、性能和非表面化的特征、价值等多方面的因素权衡自己的消费选择。
第二,具有较强的消费惯性。老龄人口在消费时,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认可和信任度后,会表现出使用的习惯性,对产品产生一定的忠诚度,不会轻易更换品牌或产品。
第三,追求安全性和实用性。老龄人的消费需求决定了他们对产品要求,购买动机也以实用、方便、安全为主,在购买过程中也希望能提供良好的接待服务。
第四,需求结构细化,需求层次提高。老龄人口消费结构占比较大的是食品和医疗、保健两方面,而用于穿、住、行等方面的支出占比则较低,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老龄人口在图书、文娱活动、旅游等方面的心理、情感方面的精神需求逐渐增加。
二、老龄产业消费市场潜力分析
市场的活力取决于消费者和供应商两方面,消费者方面影响市场的因素包括人口、消费偏好和购买力,供应商方面影响市场的因素主要是商品的易得性,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一个有活力的老龄产业消费市场是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由于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市场将是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老龄人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条件下,自然会产生消费意愿,而购买力则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所以,对老龄人口购买力进行估计则能预测老龄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
1.人口因素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该国即为老龄化国家。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10.2%,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基数大,联合国对全球老龄化发展情况预测显示,老龄人口数将达到全球老年人数的20%,老龄人口规模成为全球第一。根据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里来的生育率和人口出生预期寿命,测算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如图1所示。
虽多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但也加速了老龄化的进程,根据人口统计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东西部老龄化进程有区域差异,而且由于农村青年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导致留守老人比例增大,农村老龄化现象更明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却落后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现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还不足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快老龄产业的建设,在老龄人口规模巨大的条件下,使老龄产业强化商品的易得性,将潜在的老龄产业的消费能力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
2.消费意愿
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满足消费需求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老龄人口的消费意愿是形成有效市场的必要条件,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数量的可支配收入是将潜在消费意愿转化为现实消费意愿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新的消费意愿的“催化剂”。二是老龄产品对老龄人消费意愿产生的诱发和引导,因此老龄产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应该深入了解老龄人口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以此来指导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根据老龄人对产品和服务有一定忠诚度这一特点,通过老龄人的消费实践可以强化更多更强的消费意愿,这就形成了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
3.购买力
购买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实际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与市场容量成正比关系,其大小取決于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我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支出、人口数量的估计值等因素的影响,较难做出准确的估计。
本文采用朱国宏的“老年人口与总人口各自平均消费需求量之间的比值(T)”变动趋势为基础进行预测的方法,预测我国老龄人口的潜在消费能力。
首先,根据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和我国2050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发展目标,假定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消费水平与美国、日本相当,那么T值变动区间[1.44,2.01]的中间值为2.01。假设在2020年至2050年间T值均匀变化,则年增长率为1.3%,T值的变动趋势如图2所示。
其次,根据图1、图2有关数据和公式1,可以得出老年人口的市场需求量在整个消费市场中所占比例的变动趋势,见图3。
最后,根据全国居民平均消费需求水平和总人口估算出的我国人口市场总需求的结果,利用回归方程进行拟合后得出2020年至2050年老龄人口市场需求水平,即老龄产业市场潜力,见图4。
三、结论与展望
老龄人口这一老龄产业的主体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依据其所在年龄段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会逐步展现出有别于现有消费需求特征的强有力的消费潜力。,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显示,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近30%,其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逐年增加,老龄市场占消费市场的比重达到42%,老龄人口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非常快,老龄产业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
未来的市场需要老龄产业的支持,老龄产业的发展又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如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而投融资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金供给不足融资难是限制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金融支持能够帮助老龄产业积累必要资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之下,良好的保障支持将促进未来老龄产业链将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李晶.老龄产业金融支持保障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6(1):17-18.
[2]李晶.老龄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6(1):35.
[3]朱国宏,卢元.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潜力:一个需求方面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1(11):42.
[4]郭正模,魏宇菲.老龄产业的弱质特征与政府对老龄产业扶持政策探讨田.天府新论一,2014(03):53-58.
作者简介:李晶(1984- ),女,讲师,中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