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昨日梦境

2017-07-05夏楠

大众摄影 2017年7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巴金香港

— 何藩

终其一生,

他与香港的关系从未割舍,

翩翩公子的艺术梦境,

成为人们人们对旧日香港的某种想象。

何藩

摄影师,导演

五六十年代以极致光影拍摄香港面貌

摄影师何藩少年时由上海来到香港,家境优渥的他热爱文学艺术,在文学梦之后,他以香港城市为题材,用镜头对准这座当时的殖民地海港城市,创造出心中的唯美影像。这些影像在今天广为传播,翩翩公子的艺术梦境,成为人们对旧日香港的某种想象,他几乎未曾经历底层百姓的苦难,美始终是他作品的主题。“终其一生,他与香港的关系从未割舍。即使今天他所有的影像工作,也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香港。只是,那个香港,早已是昨日。”2016年6月,何藩在美国加州去世。本文节选自出版人夏楠2014年对何藩的采访手记《光与影的世界,没有完美的梦》。

不如摄影吧

何藩1931年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广东人。父辈累世经商,传到何藩父亲手上,家族经营的“香云纱”已经名扬四海。香云纱的工厂设在父亲的老家顺德,店铺却是在上海、汉口、重庆、广州等贸易港口全面开花。家境优越,又是独子,父母对何藩的呵护可想而知。

十三岁生日时,父亲送了一台Rolleiflex双镜头相机给何藩,“大概是给我当玩具的吧。因为那是很古旧的、初级的老式相机,不用调焦、光圈这些……我也是把它当玩儿,黄昏时候从黄浦江边走过,我大概有一点点直觉,感到它蛮诗情画意的,就随意地拍下来。”彼时就读郇光小学的何藩,没有料到这随意拍下来的照片使他成为了学校的模范儿童:“品学兼优第一名”。

——天才都是鼓励出来的。这话没错。“……我,也是一个俗人,有点虚荣感:原来可以得奖的啊。就不妨多拍几张嘛,拍下去,就这样。”以如今的身份回忆当年,何藩先生坦言:“我没有要立志做一个摄影师,没有那么大志。老師讲,如果问我有什么大志,我当时的大志就是想做一个作家、文学家。”

生长在上海,何藩从小喜爱诗词歌赋外,还经常阅读鲁迅、巴金、矛盾、郭沫若、沈从文、冰心等一众大家的文章,深为痴迷,“特别是巴金”。对他们的崇拜也仿如燃点的灯,伴随他半世的漂泊。十四岁何藩由上海迁居广州,就读岭南初中,那时因为在广州的外公外婆只得他这个外孙,二老遂对何藩父母说:你们把他带来给我玩玩吧?

不久,1948年,何藩父亲把店开到了香港,并将何藩母子接到香港定居。何藩十七岁。自此他一直生活在香港,直到1994年移民美国。何藩先生以回忆的口吻说,“在香港读书、就业、成家、立事……成功失败都在香港。”终其一生,他与香港的关系从未割舍。即使今天他所有的影像工作,也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香港。只是,那个香港,早已是昨日。

作为家族生意的唯一继承人,怎么能逃避这个责任而置之不理?少年发梦当作家,又只是说说而已吗?

“当初我是被班里同学称为‘小文豪的。没有写下去的原因……”何藩先生叹一声气,继续道,“可能是上天的安排。虽然我不是教徒,但我觉得这个‘天是最伟大的力量,不可思议的、无形无状的,这力量我相信是有的,就是这个力量好像冥冥中安排:不如你这样吧?不如你这样吧?”

十七岁在圣保罗学校期间,教中文的老师特别恩宠何藩,因为他的作文甚好。其他同学都是现场一个小时写完几页纸,交卷了,唯何藩例外,老师知道他爱写长篇,准许他拿回家继续写,一周以后,何藩交来的是一整本小说。老师觉得这学生十分天真,跟何藩说,“你如果能写好一倍的话,你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巴金。”对何藩来说这简直是个巨大的肯定。“小文豪”的名声就此传开,令何藩不禁飘飘然。

为了企及巴金,小文豪昼思夜想,利用课余所有的时间看书和写作,他在当时香港的三个刊物上投稿。此外何藩还写点诗,做做翻译,写写影评。到了高二,“小巴金”已经因为用脑过度而患上了剧烈头痛症。以当时的家境,父亲在香港遍请名医,所有的医生最后都开了同一个药方:停止写作,旅行修养。

何藩被迫放下了书,一边游走山水,一边相机成为他的新陪伴。转向摄影后,何藩开始在香港各摄影比赛崭露头角,更频频获奖,锋芒四射,人称“摄影王子”。到跨入电影行业之前,何藩最具代表性的摄影作品都在这十数年中完成。

从事摄影,纯属顺其自然。这大概就是何藩先生淡言的天意:你,不如这样吧。

新人何藩

从新亚书院毕业后,何藩没有找工作,而是帮父母打理工厂,先后做过商标的推销、营运工作。因替人担保而欠下债务,借钱的老板跑路了,父親却并没有因此而责骂何藩,只是说:“你看你,是不是不能做生意?”其实何藩父亲对他寄予过厚望的。但这厚望渐渐是落在何藩对文字与摄影的痴迷当中。之所以何藩会参加邵氏的演员招考,亦是父亲助推一把:“你的天性,不是一个生意人,你没有生意头脑。我把工厂交给你,你一定搞得破产。你不如自己走自己的路吧。”

1961年,何藩以“摄影王子”的称号报考邵氏演员,击败一千多名竞争者而得到录取,亦是值得新闻界大书一笔。在找到的有限资料里,看到当时一篇题为《新人何藩》的报道:“这位邵氏新人,明日之星,电影观众对于他那张漂亮而英俊的面孔,也许会感到陌生,但是,如果平日爱好摄影艺术的人,看到何藩这名字,当会觉得十分熟悉。原来这位影坛新血,在银幕上虽然还是初露头角,但在摄影界里已是蜚声国际的著名摄影家。

“何藩有极佳的家庭环境,受过高深的教育,中国文字之外,英文也是他的擅长,因爱好摄影艺术,下过苦功,因此摄影术极高明,近年来先后获过国际间许多有关摄影的荣衔。”

“他加入电影界,绝对不是为了报酬,为了吃饭,而是百分之百的为了艺术。据何藩表示,他对电影艺术发生兴趣,是由于他平日对摄影艺术的爱好。他说,电影和摄影虽然是两件事,但,照片是呆的,影片是活的,呆的拍多了,替别人拍的也多了,便想到兼兼口味,拍些活的,也让别人替自己拍拍,这样,可能使他对摄影艺术——包括照片和电影,有更深切的了解。”从此一脚踏进电影梦,何藩开始经历生命中最大的起伏跌宕。多年以后,何藩说起电影,显然不像对待摄影那样感情直接又单纯。

如果说遗憾

提到晚年的摄影创作,何藩说:“创作方面,这些年我都是用当年的暗房经验和所做过的尝试,把它用到电脑,来代替我在暗房的作业。现代科技可以帮我解决很多问题,可是有些要求是原来我在暗房能做到的(例如叠影、反底、集锦、蒙太奇等手法),但由于我对电脑不够熟悉,达不到我原本的那种要求。”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巴金香港
海上日出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香港之旅
展与拍
小巴金“认错”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