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暨“喜迎十九大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征集展评”活动的函
2017-07-05教社函201716号
教社函〔2017〕16号
关于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暨“喜迎十九大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征集展评”活动的函
教社函〔2017〕16号
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各省书法特色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经研究,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决定于今年11月联合举办第二届江苏省中小学书法教育论坛。根据论坛活动安排,先行组织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暨“喜迎十九大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征集展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征稿对象
各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中小学师生。
二、征稿主题及要求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
1.征文主题: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可以从区域教育管理、学校管理、学生发展、课程实施、书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不同角度切入。
2.征文要求:论文应引据翔实、论述清晰、观点明确,力戒内容空泛、观点模糊、逻辑混乱。字数:2000~4000。格式:正文前需提供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职务,职称,省市,邮编)。引用文献要符合规范,一律使用尾注。每篇论文后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二)书法作品征集展评
1.创作主题:“喜迎十九大,共建新江苏”。
2.作品类别:软笔、硬笔两大类,每大类分别设成人、学生两个大组评选。
3.规格要求:硬笔作品统一用硬笔书法创作专用纸(格式自定,尺寸不限),软笔作品尺寸不超过四尺整张宣纸(140cm×70cm),竖式为宜,草书、篆书须附释文。
(三)版权说明
参赛者提交的论文及书法作品必须是本人创作,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不得冒充他人参赛。凡参赛作者,视为已确认并接受本活动的各项规定。主办单位享有所有参展论文及书法作品的收藏、出版及使用权。
三、征稿时间
2017年5月10日-7月31日。
四、奖励办法
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喜迎十九大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征集展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指导教师奖。获奖信息将于8月下旬通过“江苏教育”微信公众号公布,获奖作品将择优在《江苏教育》(书法教育)发表。
五、投稿方式及联系人
1.参赛师生需通过网上报名,具体流程参看“江苏教育”微信公众号“相关活动”栏“第二届中小学书法教育论坛”。
2.投稿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时进行。论文提交电子稿。师生作品提交电子稿和原件,作品原件寄至: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江苏教育》编辑部606室(210036)。
3.投稿联系人。电子版投稿联系人:金茂喆(联系电话:025-86381323)。纸质版投稿联系人:吴欣阳(联系电话:025-86381360)。
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2017年5月4日
宋克 章草《急就章》
宋克,字仲温,吴郡长洲(今苏州市吴县)人。居南宫里,号南宫生,人称南宫先生,是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诗文亦名于时,与吴门文士高启、张羽、徐贲、陈则等为友,时称“十才子”。晚年与杨维桢、倪瓒等人相交其契,以诗文相酬唱。宋克学书取法高古,从魏晋上溯草隶,尤其是对皇象《急就章》深有研究,相传宋克曾师从元代的著名书家饶介,深得其用笔之法,且其于书十分用功。据《明史·文苑传》谓:“克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其真书出自锺繇,行草兼二王及皇象《急就草》之遗意,清劲古雅,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将章草融合到行草中去而别开生面,吴宽评其书谓:“克书出魏晋,深得锺王之法,故笔精墨妙,而风度翩翩可爱。”宋克传世书迹颇多,计有《李白行路难》《七姬志》《杜子美诗》《定武兰亭跋》《刘桢公讌诗》《书张怀瓘论用笔十法》《急就章》《书孙过庭书谱》等,均为墨林所宝,翰中精品。
宋克所书《急就章》笔势劲健,风貌简古。从全篇精绝谨严的面目,可知是宋克经意临摹,兼备古法之神与形的得意之作。对此,王世贞的一则评价颇为中肯:“观仲温书《急就章》,结意纯美,以为征诛之后,获睹揖让。而后偶取皇象石本阅之,大小行模及前后缺处若一,惟波撇小异耳。”
1.我来写幅字
2.师生书法作品展出
3.书法观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