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联动”探索高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
2017-07-05蔡向阳
蔡向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四方联动”探索高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
蔡向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根据现有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常用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结合资源共建共享原则,提出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策略,以期对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借鉴价值。
四方联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
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也是各级政府、高校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更是实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良好格局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受观念、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走向大规模实践,真正实现资源普遍共享,仍是任重而道远。笔者根据现有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常用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结合资源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传统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共建共享模式建成的资源应用现状
综观已建成的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国家精品课程、开放课程等)共建共享模式,主要有自主开发、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政校企共同开发四种,它们各具特色与优势,其中自主开发模式便于发挥团队或个人特长,根据经验开发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校际合作模式便于实现强强联合,引领高职教育面向市场,逐步推动名校课堂向普通学校辐射,为全体师生提供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校企合作模式便于发挥高校、企业优势,引领高职教育面向岗位全面提高动手技操作技能,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政校企合作模式则是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优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与利用率,来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尽管如此,但从建成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来看,设想与现实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情况如下:
1.资源整体利用率偏低,且还有下滑趋势。
2.资源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严重,许多资源在建成或验收通过之后,缺乏持续跟踪管理,致使资源长时间没有更新,更缺乏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行业前言、行业动态等内容。
3.资源共享流于形式,实际共享程度不高,没有达到设想中的预期。高校、企(行)业仍然孤立、各自为政,本位主义严重,彼此间可供共享的资源非常有限,且还是些可有可无、内容形式单一的资源,真心核心的资源是不会与他人分享的,同时,共享还仅发生在某些局部领域,其深度与广度还非常有限。
4.资源共享平台滞后甚至缺失。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为高校师生或企业员工进行资源的共享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政府或各级部门了解资源共享情况提供了监督、评价窗口。然而,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普遍存在网络平台建设缺失或严重滞后、更新缓慢、內容单调等问题,这会导致企(行)业员工、高校师生无法及时了解并掌握资源共享制度及其内容,势必不利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具体实现。
(二)资源应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中没有处理好下面问题:
1.资源共享合作各方的责权利不明确,必然会导致在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权利与利益模糊,使得他们无法形成清晰、明确而稳定的利益预期,势必会挫伤其积极性或共享的态度,从而最终导致教育教学资源的提供与组合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机制,将不利于资源共享的长远发展。
2.没有相对完善的资源运行及管理制度来确保合作项目的按进度推进。
3.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没有及时分析合作各方可能会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之策。
4.资源建设方的自身建设能力有待加强,且没有深入发掘政府主管部门的优势资源来给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的资源共享各方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与经费支持。
二、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原则
为确保校际、校企(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在实施资源共享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学生至上原则
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对现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调度、利用以期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只有坚持学生至上原则,教育教学资源在共享实际操作中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
(二)置换对等原则
即为实现资源共享的各高校在某些方面的相等或者平衡,它不是简单机械的资源对等,而是通过资源的置换实现多元性对等。其主要发生在比较对等的资源之间或实力对等的高校间。如A高校给C高校提供仪器设备资源,在对等原则下,C可选派教师去为A高校授课、培训,也可提供场地等,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间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共享提供了依据。
(三)优势互补原则
即要求各高校在与他人实行资源分享或共享的过程中都应该拿出自已的优势资源,才能对他人起到指导或借鉴作用,否则共享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还要求共享的资源要有一定的互补性,如武汉大学的文科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华中科技大学理科水平为国内翅楚,倘若两校开展不同学科、课程、教师等资源的广泛共享,互惠互利,不仅有利于双方不同学科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还有利于避免高校间的恶性竞争,激发学校办出特色与办出水平,防止高校都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四)邻近共享原则
为了降低资源共享成本,要求在实际共享操作中,尽量避免舍近求远,尽可能在本区域内共享。如学生跨校选课,若校间相距太远,则学生为了上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交通等,还有安全隐患,久而久之,资源共享推广起来就有难度。因此,高校间资源共享首先应以区域共享为主,进一步挖掘区域内的教育教学资源潜力,只有在本区域内无法找到本校需要的资源时,才将目光转向区域外。
(五)适度补偿原则
即指高校、企(行)业经过协商,采取使用方向供给方给予适度的补偿来进行资源共享,其内容包含两种:一是针对共享过程中可能因软硬件设备的损失或损耗、人员成本等进行的补偿,二是为平衡、匹配对方付出的资源而进行的补偿;上面这两类补偿可以由资源使用方来给予,也可以是政府通过专项资金、优惠政策等途径给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和共享程度。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性质高校间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过程中,各个原则不是孤立、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实际操作时需要全面考虑、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迈向一个的台阶。
三、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该模式能整合“政校行企”四方优势,以项目合同为契约、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资源的顶层设计、建设内容、共享方式和运行机制,来服务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培养目标。如下图1。
图2 四方联动的资源共享模式
上图中,资源共享模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高校与企(行)业、政府和企业,第三方机构。其中高校与企(行)业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和共享者,政府主要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组织、协调与参与,是教育教学资源的供给者,第三方机构即是资源的提供者又是促进资源共享的机构。第三方机构主要负责三方面的工作:①系列资源的提供,包括国家各级政府及机构统一建设的教育教学资源;②系统自建资源提供,它是第三方机构为高校或企业设计的可自动创建教育教学资源的平台,在平台上企业员工或教师只需添加自已的资料,就能自动生成对应的资源,这为企业员工或教师提供了一个快速生成资源的渠道;③特色资源定制,为高校或企业提供了获取资源的更多途径,一方面可以从第三机构提供的资源库中查找所需资源,还可以向第三方机构发布资源需求信息,并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或提供资源建设材料,双方协商达成资源使用方式等,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高校、企(行)业可积极参与。
四、促进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策略
(一)多管齐下,理清各方的责权利,打好资源共享的基石
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方(政府、学校、企业或行业)各司其职,扮好各自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共同保障资源共享顺畅进行。
1.政府一方面通过建立宏观调控下的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来打破资源配置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现象,并转变角色,改革与高校关系,逐步向规划者、协调者、监督者与服务者身份过渡,并在资源共享中通过制定政策、提供共享资金及技术、搭建完善共享平台等手段发挥鼓励、支持、引导、监督的作用。
2.高校作为资源使用者与提供者,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中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它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树立资源共享的意识,大力提高资源共享深度与广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另一方面,还要扩大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让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学院特色发展计划、自主决定共享哪些资源、与谁共享、如何共享等,这不仅提高了共享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还提高了其办学主动性与积极性。
3.完善制度建设,给资源共享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根据资源的投资来源建立分级、分类共享制度,如由国家投资、高校建设的资源原则上不能为该校的师生独享,而应为全民免费共享,由地方政府投资的则应在该区域内共享,由企(行)业等社会力量投资的资源则应遵循市场交易的原则,通过协商等方式实现有偿共享,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和完善有偿共享机制,来确保资源建设各方的利益,如统一的收费标准、收费监督、收费检查等,同时还要依据资源的不同来源建立分级、分类共享监督和评价机制,如由国家投资的资源共享效果则由中央政府负责组织力量、制定标准来监督和评价,由地政府投资的则由该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力量、制定标准来完成监督与评价,由市场投资的则由市场本身来完成其监督和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于资源利用率高、效率好的学校应当给予奖励,如加大对其资源投入,反之则削减资源投入。
4.完善高教评价体系,将资源共享纳入高教评价指标之中,一方面取消统一的“标准式”评价,实行分类评价,促进高校多样性发展,推进资源共享向良性发展,同时,还要将资源的利用情况、共享情况纳入到资源的评价指标之中,并将其作为政府未来经费投入的重要指标,这样,学校为了提高其利用率,自然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寻求资源的共享了。
(二)规范审核收录制度,促进资源优化更新
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的发展,教育教学资源无论从质量、内容、形式都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为了确保资源的有效性、前瞻性,必须依托建设项目制定资源建设规范、评审标准和反馈流程等。具体有:①建立由企业专家参与审核的资源入库制度,严把入库资源的内容准确性、科学性与前瞻性,格式的正确性、编目与数据的规范性等,这不仅能优化资源的质量,还能整合收录的资源;②完善评价反馈制度,及时处理用户评价等反馈信息,对那些使用率低或差评的资源,实行淘汰或更新,建立“资源入库/资源使用/使用情况分析/评价结果反馈/资源更新/资源再入库”的资源使用的反馈流程,实现对用户使用情况的动态响应,促进资源质量和适应性的提升,实现资源的自我完善;③制定后期奖励制度,依托项目筹措一定经费,来激励资源建设者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动态,不断丰富和充实资源内容,以保证教育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同时还对使用情况好的资源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④探索半市场化运营,促进资源的自增长,很多资源在验收通过后由于缺乏后续的经费支持,必须依托一定的激励制度来解决资源的自增长问题,如借鉴百度文库的积分奖励办法、积分充值办法等来实现资源的前期免费、后续商品化。
(三)广开渠道,创新形式,加大资源推广应用
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并在具体应用中体现价值产生效益,同时还为建设“终身、全民、灵活”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服务。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大资源宣传推广,首先在合作院校、合作企业中以成果展示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并逐步辐射到其它院校或企业;其次通过各种大赛,如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形式向参赛师生进行宣传推广,来扩大资源的知名度与应用范围;最后还通过行业协会、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渠道来宣传推广;二是制订应用激励制度,首先在一线教师、学生、企业员工中开展多种形式资源应用交流活动,如资源应用培训、资源应用比赛等;其次借鉴翻转课堂或MOOC理念,探索资源应用效果的认证与转化,推进高校或企业的学分互认、经历互认等,来逐步实现资源的深层次共享;三是多措并举,不断提高用户的资源应用体验,首先通过建立客服中心、留言版、网络论坛等渠道来快速、友好地解决用户在资源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积累整理成常见问题附在资源中供学习者参考;其次开发移动学习平台,以满足各种学习者的需求。
(四)加强区域统筹,率先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受制于地理空间等等因素限制,故加强区域统筹,率先区域共享,再以点带面,逐步向更大范围共享。具体措施有:①成立多层级(省、市、校)、立体式区域资源共享管理中心,来负责资源管理、整合以及其在政校企行间共享的推进,并为师生、高校、企(行)业提供资源共享服务;②促进区域高校教师资源的共享,要做到: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模式,树立“不求所有,但为我用”的新型用人观念,并为高校间的教师互聘、联聘等共享形式提供制度和待遇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为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成果资源搭建展示、交流、共享的平台;为教师开设讲座、报告、会议等平台的交流与共享机会;③促进区域高校学生的交流,就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校际交流申请、审批、资助、考核等制度;创设新的交流项目和计划,为他们提供更多交流机会;扩大学生交流的比例和数量,惠及更多的学生;为申请交流的学生提供资助,如减免学费、全额资助、差额资助等,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④促进区域内物力资源的共享,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运动场地等,以促进其发挥应有的效益;⑤扩大区域内互选课程、学分互认课程的数量与覆盖范围,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严把互选、学分互认的课程质量关;研制学分转换机制,尽快实现学分互认;建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平台;⑥实现区域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要做到:加强高校信息库与共享平台的搭建;制定和协调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来缓解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间的矛盾;加强信息安全的保护,防止信息被盗、被破坏等。
结语
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为此,笔者根据现有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常用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结合资源共享原则,构建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策略,以期对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借鉴价值。
[1]郭玲玲.世界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5):30-45.
[2]商亚坤.北京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5):34-50.
[3]岳建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6):75-130.
[4]冯策.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5):15-40.
[5]刘晓林.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6):50-75.
[6]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77-120.
[7]王丽敏.移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9):30-50.
[责任编辑:罗幼平]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New Mode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Quartet Link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i Xiangyang
(HuanggangPolytechnicCollege,Huanggang438002Hubei)
The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i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common mode exis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auses, combining the resources sharing principles, put forward to build a new model of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of four linkage, illustrated the implemente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rtet linkage; Education resource;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New model
2017-05-1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6-2017年度研究项目“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研究”(201617Y19)。
蔡向阳,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G420
A
1672-1047(2017)03-0046-05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