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后程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7-07-05胡明朝占三辉

黑龙江医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乙组放化疗甲组

胡明朝,占三辉

(1、盐城市射阳县农垦肿瘤医院,江苏 射阳 224314;2、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盐城 224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相关数据显示[1],我国农村乳腺癌发病率40.14/10万,城市乳腺癌发病率53.87/10万,直接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改良根治术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常见方法,术后实施放疗、化疗,可控制复发,减少远处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化疗后序贯放疗模式,但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选取了6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患者资料,分析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06—2016-06间收治的6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5.91±2.36)岁;病理分期T3期22例,T4期8例,N2期30例,N3期5例;右侧30例,左侧35例。入组标准[2]: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接受乳腺改良根治术;既往无放疗、化疗史,KPS评分>60分;排除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资料不完善、依从性较差者;向患者及患者介绍研究内容,获得患者同意和医院批准。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3例、乙组32例,2组患者年龄、分期、病变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给予4EC序贯4T方案辅助化疗,给药方法和药物剂量为:75~100 mg/m2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211)静脉滴注,d1;600 mg/m2注射用异环磷酰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84188)静滴,d1,两种药物每3周为1个疗程,持续给药4个疗程。同时给予100mg/mL多西他赛注射液(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3)静脉滴注,d1,每2周为1个疗程,共给药4个疗程。甲组患者在多西他赛阶段,给予术后辅助放疗,放疗方案为:采用6MV X射线照射胸壁野,调强放射治疗:50Gy/25F,5周完成,针对皮肤侵犯的患者,采用1cm厚度组织补充膜;采用6MV X射线单野照射锁骨:50Gy/25F,5周完成。在放疗过程中,定时复查血常规,可遵医嘱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白细胞上升。乙组完成全部化疗后,再接受放疗,放疗方案与甲组一致。

1.3 评价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放疗开始时间、放化疗全程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20~30个月,平均随访(24.82±2.1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疾病进展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记录甲组和乙组研究数据,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出现的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化疗时间比较

甲组患者放疗开始时间较乙组患者更早,放化疗全程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乙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放化疗时间比较

2.2 治疗效果比较

随访20~30个月,均获随访资料,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疾病进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3 不良反应

甲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0例(30.3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例(9.09%)。乙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1例(34.38%),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例(9.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04,P=0.5373;χ2=0.0050,P=0.9435),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明显缓解,无一例中断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非常低,未出现药物或放射性心肺损伤者。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遗传、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大、不育等是诱发乳腺癌的常见因素。为减少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化疗和放疗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放化疗综合治疗可延缓任何形式的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放疗和化疗最佳综合治疗模式尚未达成共识,争议较大。术后辅助放疗,可增强局部控制率,有学者认为先化疗后放疗会延迟放疗开始时间,影响术后局部控制效果。

乳腺癌化疗包括三类[3]:(1)术前新辅助化疗;(2)术后辅助化疗;(3)复发转移行解救化疗。辅助化疗作用在于杀灭或抑制未发现的微转移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乳腺癌放疗包括术前、术后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了患侧乳腺,以下情况需接受放疗[4]:(1)癌细胞转移淋巴结≥4个;(2)乳腺原发肿瘤>125px;(3)肿瘤侵犯皮肤,或淋巴结、血管内查见癌栓。

相关研究表明,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未能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需借助放射治疗。但序贯治疗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局部复发风险。在现代医疗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联合放化疗,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减轻不良反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5]。此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放疗开始时间早于乙组,放化疗全程治疗时间较乙组更短(P<0.05),提示同步放化疗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序贯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疾病进展率无明显差异(P>0.05),总体来讲同步放化疗效果优于序贯治疗。术后同步放化疗可迅速清除外周循环癌细胞和隐匿微转移灶,解除局部压迫、侵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6]。但在临床实践中,治疗前医生必须如实告知患者和家属同步放化疗的优缺点,如依从性差、耐受性差、无法理解不良反应等,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以此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1]赵文广.6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5(1):19-20.

[2]崔建国,夏耀雄,龙清,等.同期放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5(29):104-106.

[3]黄运良,熊海林,舒娟,等.6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序贯放化疗三年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22-23.

[4]陆颖,黄海欣,李桂生,等.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后程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1):854-857.

[5]杨慧,黄海欣,陆颖,等.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耐受性的临床观察[J].肿瘤药学,2015,11(4):288-292.

[6]陈洁.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治疗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693-1695.

猜你喜欢

乙组放化疗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