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
2017-07-05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赵 郡
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赵 郡
教师来信:
尊敬的赵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班里有个男生很令我头疼。他经常在课上搞小动作、乱说话,有时上着课会突然站起来在班里走动,非常影响课堂秩序。课下,他经常和同学们打架,谁都不愿和他做同桌。我批评过他很多次,每次他安静不了两天,老毛病就又犯了。家长也管不了,即使打他一顿,也不见什么效果,真是让人又生气又着急。工作这些年,我遇到过不止一个这样的孩子,他们通常会占用我一多半精力。这类学生我应该怎么对待呢?请帮忙想想办法吧。
一位苦恼多年的小学班主任
郡与解惑:
信中所描述的“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的确是很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最为头疼的事情。正如巴莱多的二八定律所描述的那样,班主任通常会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学生身上,最终收获到的班级成就感也只有20%。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一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互动,绝不止于看得到、听得见的行为。换言之,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个体的心理诉求,特别是自我意识尚不明确的小学生。
学生的问题行为与教师的要求不一致时,我们通常理解为学生不听话、捣乱……习惯性的反应往往是如何教育他、处理他、对付他。我们已经先入为主地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学生自然能感觉到教师的不满,进而本能地产生恐惧或对抗心理。如此一来,教师无法平静应对,学生则予以抵触,难服老师管教。
要想做好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对立面走到学生身边,和学生站在一起,停下来甚至蹲下来,仔细倾听学生行为背后的心声和想法。例如,遇到什么事情他想用打架的方式去解决,课堂上站起来他想做什么,上课说话时他有什么想法……这些不是质问,而是询问学生,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从而有效建立或修复师生之间的关系。当我们给学生示范如何交流的时候,学生会慢慢学习并尝试,人际间的冲突自然会减少。
对于信中所描述的学生的问题行为,还要注意考虑另一种情况:多动症。这需要专业人士的评估,必要时教师可以单独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如果确定是多动症,可以考虑进行专业训练。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不应自己妄下结论,也不应因此而放弃对学生的教育与关爱,更不应拿着标签到处宣扬。因为这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对于学生最有益的成长环境是自然环境,即使有专业的训练指导,学生也需要在自然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引导和互动。
当然,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或是有问题的家庭教育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学生问题的由来,更可以理解学生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理解是为了关爱,而不是推卸责任和抱怨。每一个“问题学生”都需要更多的关爱和适当的引导。他们不是不想表现好,只是不知道怎样做。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懂学生、懂教育、懂方法,还要有爱心和耐心。
至于学生家长,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后,自然能够推断出家长目前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如果家长能管好,学生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作为教育专业人士,我们需要对家长进行科学、具体的方法性指导,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成长是漫长的,教育同样无法一蹴而就。如果我们用心耕耘,静待花开,定会迎来师生共同笑靥如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