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关头勇者胜
2017-07-05文丨蔡建军
文丨蔡建军
黑龙江哈尔滨市机关工作人员,媒体特约评论员
改革关头勇者胜
文丨蔡建军
黑龙江哈尔滨市机关工作人员,媒体特约评论员
当前,改革领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烫手山芋”越来越多。改革面前敢不敢较真碰硬,问题面前能不能攻坚破难,既是反映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一面镜子,更是检验能力素质是否过硬的一把尺子。
常怀家国于心,方有担当之力。当年南昌起义后,部队转移到天心圩,在面临溃散的紧要关头,朱德同志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振臂高呼“要革命的跟我走”“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邹碧华就是在最难担当的改革事业中,展现出他的智慧、勇气和胸怀,不仅成为司法改革的研究者、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和推动者。
时下,有的领导干部“表态”很好,“表率”很差,站在排头易,要带好头难。有的怕担责任,乐于让别人去“赴汤蹈火”,自己往后躲进“避风港”,不当“出头鸟”;有的不肯出力,不敢喊“跟我上”,只会喊“给我上”;有的私心太重,只打个人“小九九”,有盼头就好好干,没希望就站着看。不愿担当,不敢担当,意味着放弃使命与责任,势必贻误事业发展,错失改革良机。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改革强国的征程上,无担当不忠诚。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干部怎么站,群众怎么看。古人讲:“操守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改革缘于实干,实干才能兴邦。把改革落到实处,离不开真刀真枪的实干,动真碰硬的落实。
千担当、万担当,不推进改革就不算真担当。马克思说:“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越是难度大,领导干部越要坚定意志,勇往直前、知难而进,引领大家对深化改革有新领悟,对落实改革有新追求。在抓改革上不重视、不行动、不亲力亲为,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根本上是缺乏“四个意识”的表现。
“盘根错节乃见利器,畏刀避剑岂是丈夫?”改革关头勇者胜,党员干部要秉持“为官避事平生耻,从政必须有作为”的理念,不就易避难,不拈轻怕重,有壮士断腕之决心、直面难题之雄心,秉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使命意识、“马踏三秋雪,鹰呼千里风”的热血情怀、“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的大义担当,在解决矛盾问题中尽好“我”的责任、释放“我”的价值,在改革的前沿冲锋陷阵,勇夺胜利。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闯关夺隘、难题横亘、没有过硬作风的底气,往往会迟疑犹豫、逡巡不前,滋生畏难情绪。敢担当说到底就是勇负责、抓落实、不怕难、办成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困难中孕育着希望,风险中包含着机遇,越是困难面前,越需要勇气;越是大事难事,越体现担当。挺起腰杆挑起担子,方显英雄本色。危机到来之时,领导干部站出来,顶上去,敢于向困难宣战,敢打硬仗恶仗,始终抱持责任重于泰山、事成必定有我的忠实秉性,一日三省不忘来意,笃行如初善作善成,既勇敢有力地跑出“最先一公里”,又坚持不懈地打通“最后一公里”,方能当好中流砥柱,引领改革发展方向。
古人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正是一个可以挑担干事、大有作为的时代。
号角声催奋进路,风起扬帆正当时。只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机遇攥在手里,把精力花在落实上,撸起袖子带头实干,就能指挥若定化难为易,为官一任兴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