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上古的火官与楚人的先祖
2017-07-05
使用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火对于古代先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当人类尚不能熟练地生火时,一旦部落里的火种熄灭了,不仅重新点燃很困难,而且还预示着部落将会衰退或遭遇重大的威胁。因此,原始部落选派出专门的人来管理火种,后者必须不停地给火焰添加燃料,保护它不至于熄灭。在部落中,这样的人被赋予了崇高的责任以及荣誉。尽管后来人类生火的方法日益成熟,技术上逐渐到了不需要再由专人看管火的地步,但这个神圣的职务还是被保留下来了,变成了一种带有仪式性的职业。
掌管火的官职
很多人都以为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当中的火神,其实不然,祝融这个名字原本指的是掌管火的官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祝首先可以解释成巫祝,即祈祷和主持祭祀的人物,《说文解字》:“祝,祭主赞词者。”夏商周时期设有许多负责祈祷的官职,称为祝。《周礼》中就记载有太祝、小祝、丧祝等等。融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成“炊气上出”,即炎热的气流,指的是火焰燃烧时,上方受热而扭曲的空气。《左传·昭公十八年》:“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正义曰:“东北曰融风。”《淮南子·地形训》将来自东北的风称为炎风。是以融和炎相通,可以用来指示火焰。所以,祝融就解释成祝祷火焰之人。
关于祝融的第二种解释来自《史记》集解引虞番:“祝,大,融,明也。”祝融又解释成广照的光明。
火神祝融画像(清·汪绂图本)
祝融重黎
祝融被楚国人尊为他们的先祖。《史记·楚世家》开篇谈到颛顼帝(黄帝的重孙)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帝喾在位的时候,重黎当了火正,工作相当出色,《史记》形容他“能光融天下”,所以帝喾赐姓祝融。由此看来祝融这个称呼出自帝喾时。
好景不长,后来共工部落作乱,帝喾派祝融重黎去剿灭共工部落,重黎没能圆满地完成任务,结果被帝喾杀了。帝喾命重黎的弟弟吴回接替了哥哥成为新任的祝融。楚国的王室就出自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共工和祝融的战争在其它史料中亦有记载。《三皇本纪》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按此记载,这场战争是祝融赢了才对,为什么他反倒被杀呢?《楚世家》记载的原因是:“帝喾使重黎诛之(共工氏),而不尽。”也就是说,重黎没能全歼共工部落。大概共工部落的残兵败将逃走了以后,决开了不周山引发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所以才使得帝喾怒杀重黎。
《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原道训》说共工又曾与高辛(也就是帝喾)相争。颛顼、帝喾、祝融三者代表的是同一势力集团,所处的时代也相同,这三种说法显然是同一传说分化而来的。
祝融与楚人的关系
《楚世家》说祝融是楚国人的祖先,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题。楚人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东夷部落,曾经跟随蚩尤大战炎黄。黄帝打败他们以后,为了削弱其势力,分流一部分东夷居民,使他们迁徙到长江中游,成为后来的楚人。按《礼记·郑注》的说法则是颛顼分流东夷人。那么楚人应该恨透了黄帝和颛顼才对,怎么会自称他们的祖先祝融是黄帝和颛顼的后代呢?
或许,黄帝或颛顼当初分流东夷人的时候,可能把这么一大批反叛者驱赶到外地就不管了。要是哪一天他们休养生息够了,重新杀回来怎么办?因此派长官和军队押送他们到指定的地方进行监视。祝融兴许就是充当了管理流放者的角色。
重黎有时也被当成重和黎两个人。颛顼或黄帝曾经派他们两个人绝天地通,《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印下地。” 《尚书·吕刑》黄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绝天地通一般被解释成宗教行为,但除此之外它是否也包含了另外一重含义,那就是:黄帝或颛顼将东夷部落的人(也即九黎或苗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黎带兵押送往异地,另外一部分留下由重进行监管。两帮人隔绝开来,此谓之绝天地通。
《管子·五行》:“黄帝得祝融而辨于南方。”《越绝书》:“祝融治南方,僕程佐之。”说的就是作为祝融的黎受命到南方长江中游去监督东夷流民。黎这个名字可能就是因为他负责管理九黎人,而获得的别称。
后来,黎被帝喾调派去讨伐共工而遭了殃,转而由他的弟弟吴回接任祝融,继续统治东夷流民。再往后,东夷流民演变成了楚人,祝融家族也成了楚国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