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大宇航创新
2017-07-05
日前,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了2016年最重要的十大宇航创新。
1 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气体巨星的中心之旅
2016年7月4日,太阳能“朱诺”号探测器通过云层之上4184公里处,开始环绕木星两极飞行。“从来没有宇宙飞船在磁场如此强的辐射带中央如此近地环绕木星飞行,”项目科学家史蒂夫·莱文说。由于有了钛合金拱顶而得到保护免受辐射的伤害,“朱诺”号的科学仪器——包括研究大气的辐射计和测量磁场的粒子探测器——将允许科学家在木星云层的下面进行窥视。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朱诺”号的观测会告诉科学家木星上有多少水以及木星是否有固态的内核。这可以揭示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朱诺”号的使命还包括对木星拍摄有史以来分辨率最高的图像。
2 毕格罗宇航公司的毕格罗扩展活动舱:充气太空房
2016年5月,宇航员把毕格罗扩展活动舱固定在国际空间站的外部,然后将其扩展开。毕格罗的吊舱由一个内部骨架和多层类似凯夫拉尔纤维构成,又小又轻,太空旅行时打包很方便。
3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的蜘蛛:修复飞艇的机器人
飞艇充气膨胀之前,人类必须精心检查艇身是否漏气。为了给这一程序节省几天时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想让这个“针孔检查”进行在充气膨胀期间。解决方案:蜘蛛(用于损伤评估和修复的自航式仪器)。这个自主机器人会像磁铁一样粘在飞艇表面并爬遍艇身,用机载维修工具检测和修补漏洞。
4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火箭可在海上着陆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斯克介绍,猎鹰9号能够重用火箭的第一级——这部分一般都落入大海——可以削减100倍的发射成本。2016年4月,经过四次失败的尝试后,“猎鹰9号”运载火箭在一艘无人驾驶船上安全着陆。最佳的组合:更多用来增加推力的液氧推进剂和推进器控制的着陆——与之前的不算成功的降落伞方法截然相反。
5 普兰项目公司的空客普兰任务II:滑翔到太空边缘
更多地了解同温层,才能够改善天气并且改进气候模式。为了收集数据而不让发动机排放使空气浑浊的污染物,科学家正在送“普兰2号”滑翔机上天。经过测试达到16764米后,他们的目标是在2017年把飞行维持在27432米的高度。这些发现还可以帮助空客设计可在稀薄空气中——比如在火星大气中——飞行且更高效的飞机。
6 萨帕塔工业公司的飞行滑板:高空飞行悬滑板
2016年春天,法国超胆侠弗兰奇·萨帕塔打破悬滑板飞行距离最长的记录,飞行了2252米。这种喷气式飞行滑板一次可以在空中停留10分钟,时速超过161公里,高度3048米。接下来,与萨帕塔工业公司合并的爆炸物探测公司植入科学公司将把该技术应用到全地形救援和补给递送等领域。
7 埃里昂公司的AS2:超音速的回报
AS2超音速商务客机承诺将以1609公里的时速安静、高效地飞行,速度几乎是其他商用机的两倍。这款飞机将于2023年投放市场,飞机租赁服务公司“福来捷”已经预订了20架。
8 脸谱网亚桂拉:互联网通过无人机接入
2016年7月,随着对一架全尺寸亚桂拉无人机进行的96分钟的测试,脸谱网朝着通用全球网络接入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为了长期在空中停留,飞机上有一个巨大的41.75米的翼展和一个又长又瘦的不足454公斤的机身。亚桂拉的最终化身将是动力由太阳能提供并且能够在空中停留三个月的无人机,可提供宽带接入给一个97公里宽的区域。
9 德国宇航中心的HY4:氢电池四座飞机
全电动飞机缺乏耗油飞机那样的功率,这意味着它们只能携带有限重量的乘客。HY4飞机首飞时,德国宇航中心为其补充了氢燃料电池。它还将乘客舱一分为二以携带更多重量。这个零排放的产物已经有了998公里的航程,比纯电池飞机的航程要远得多。
10 德雷伯公司的MAJIC:宇航员喷气背包
精确的工作在零重力下是很难的,像扭扳手这样的小动作都能让宇航员飞起来。为了稳定住宇航员,德雷伯公司把4个(每个维度一个,加一个备件)垒球大的控制力矩陀螺——安装在抵消扭矩的平衡环上的旋转轮——装在其带有集成控制力矩陀螺的机动性增强版喷气背包上。德雷伯公司希望在10年内开发一款专为太空准备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