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与静思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7-07-04张秋兰
张秋兰
【摘 要】 默读与静思是阅读课堂两种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抓住阅读教学平台,培养学生默读和静思习惯,从而促进他们质疑释疑,获得文本情感熏陶。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默读;静思;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1
默读是阅读教学中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一种重要方式,到了初中阶段,这种方式越来越多的替代了出声的朗读。因为这种方式不仅阅读速度快,而且便于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做到边读边思,读思结合。因而默读静思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就成为我们初中阶段阅读学习的重要策略了。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过程中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和审美能力培养。要落实这一点,静思与默读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只有静下心来默读文本,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谈谈默读与静思的有机结合在其中的有效应用。
一、培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默读静思
默读与静思既是学习的两种方式,也是两种习惯,在阅读学习中更有现实意义。由于有效的阅读需要多种习惯支撑,相互促进,才能让学生取更好的阅读效果,因此,在引导学生默读静思学习中,我们还要加强其他习惯的培养。常言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了动手圈、注、划、勾、记、摘在阅读学习中的作用,而古人强调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说明了调动多种感官在阅读学习的必要性,这些习惯或能力都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应努力培养的,都能配合默读静思学习策略的有效进行。对此,我们在阅读教学平台中,就应着力培养: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不懂的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在进一步剖析文章内容的默读时,指导学生应带着问题针对性的,仔细地、逐词逐句地、前后联系地默读课文,通过圈划批注,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這样,长期久之,学生在默读时养成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的良好阅读学习习惯,这样就能有效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从而达到“圈划批注”来“潜心会文”的效果,这种效果不是我们教师分析讲解所能达到的,也不是靠合作交流所能替代的。
二、利用默读静思,促进学生质疑释疑
学起于思贵有疑。而引导学生在默读中静静思考,既能促进学生质疑,又能引导他们在反复默读中与文本继续对话,在对话中找到答案而释疑。苏轼说得好:“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要想获得“其义自见”的效果,我们必须“书读百遍”。为此,我们就应引导学生在文章重点难点处多默读,特别是在疑难处或需要思维拐角地地方多默读,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默读,疑难处就能迎刃而解。当然,读思不能分开,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经历比较、分析、揣摩等思维活动,必要时停下来重复读,反复想,放开想象,发动联想,从而促进理解的深入。实践反复证明,阅读需要静心思考,潜心感悟,才能有较好的效果。而我们很多教师,一提问就期望学生马上能给你个惊喜,或者一讨论就立刻让学生汇报。生怕学生思考无果又耗了时间,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理性的,有悖思考常规的。要知道,不经过独立、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考,小组讨论也就没有了思想的碰撞,更难以激发智慧的火花,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所以,有效的做法就是应该给予学生足够思考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锤炼他们阅读品质、思维品质,促使思维更趋深刻、更趋严谨。而那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消磨掉的是宝贵的生命。有了思维参与的阅读默读与静思,才有了与阅读文本对话的深度与广度,才能有属于自我的阅读体验和“哈姆雷特”。
三、抓住静思默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工具性知识,还要肩负“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任。这种重任,不是教师分析讲解能胜任的,是需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揣摩文章情感,获得蕴含在文本中的人文性内容,才能潜移默化中通过熏陶、沉浸等方式“润”出来。我们知道,“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文本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质疑深思内容难点时,还应引导学生体会情感,这样既能更好地促进内容理解掌握,同时又能受到情感熏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静心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产生心灵碰撞,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动。默读不只是为了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疑问,还能唤起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默读与静思是阅读教学的两种良好方式,虽然新课改推进倡导“动”起来学习,但我认为这“动”不能仅是肢体上的“形动”,更应是思维在动的“心动”和思想在动的“神动”。这样的“动”与默读、静思有机结合,我想才是我们新课改真正向往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我们要珍视这样的时刻,引导学生在静思中走进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如雨后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宁静才能致远,思考才能变成智慧,获得富有实效的语文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丽,默读静思宁静致远——浅谈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2014年。
[2]裴瑞英,“热闹”课堂“默读缺失”现象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
[3]杨晓芬,还语文课堂一片宁静的天空——静思默读[J].读与写,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