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把黄梅戏请回老家去谈起
2017-07-04郑立松
○ 郑立松
—、黄梅戏从何而来
关于黄梅戏起源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来自湖北,我反问一句:“为什么湖北黄梅戏,不叫黄梅调而叫‘采茶戏’(或叫花鼓戏)?”安庆称黄梅调叫小戏、徽调叫“大戏”。安庆的黄梅调,有吸收一些黄梅的民歌小调,两者是邻居,形成剧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自然发展。因此湖北“采茶”与安庆的“黄梅调”应是姊妹艺术,并肩发展。谁快谁慢,取决于土壤与人才。安庆素有“戏曲之乡”之称,古老稀有剧种有“青阳腔”、“弹腔”(徽调)等等。这些剧种滋润着黄梅戏的发展。解放前黄梅戏职业演员不到300人,职业班社不到10个。其中有些还是半职业的。农忙时他们停演,有的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秋收后再组班到四乡八镇去流动演出,到县城演出的剧团很少。城市的剧场被大戏(徽调和京剧)所占领,小戏(指黄梅调)是没有进入的条件。解放后的三百多个演员像是星星之火点燃大地一样,不到20年的时间,全国组建黄梅戏剧团五十多个,从业人员3000人。安庆的周边省份湖北、江西、江苏和偏远地区东北吉林四平、福建三明和西藏等,都成立了黄梅戏剧团。这种大发展中的现象,是中外戏剧史上少见的。
二、压不垮的黄梅戏
“文革”期间黄梅戏被指为靡靡之音。剧团解散,演员下放农村接受农民再教育,仅保留少量演员组成所谓的“红梅剧团”,专演样板戏。这对演员是一种折磨,观众感觉是单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的拨乱反正使得戏剧界欢欣鼓舞,演员陆续归队,开始复排建国后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想当年安庆城区人口不到20万,就有皖江、人民、民众、胜利、石化俱乐部、海员礼堂六个剧场演出黄梅戏,除地黄、市黄、青年队参演外,还有各县剧团轮番演出。安庆观众对演出多年的黄梅戏和著名演员再次见面,十分激动和热情。各剧场并不出售预售票,当场排队买票,秩序井然。六个剧场六七千张票顷刻售罄。这种盛况,是我一生难忘的。对一个终身从事黄梅戏创作与研究的我来说,是最大的鼓舞与鞭策。
三、湖北要把黄梅戏请回老家去
1982年湖北省省委书记关广富视察黄梅县后,提出要把黄梅戏接回老家去,满足湖北人民对黄梅戏的渴望。省委提出后,文化部门立即行动组建省级国营黄梅剧团,地点选在湖北省黄冈市。请回黄梅戏要安徽黄梅戏人才,首先是要招聘专职的演员。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阵容强大,男演员有王少舫、黄新德、蒋建国、张辉等,女演员除潘璟琍、许自友之外,有以马兰为首的五朵金花吴琼、吴亚玲、杨俊、袁枚等,她们都是主演。不能天天演出,有些闲置现象。因此才有张辉、杨俊离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主动接受湖北省邀请。安庆也有县剧团比较优秀的演员参加进去。全国著名戏曲导演余笑予为该团艺术总监。这个剧团是在时间短、起点高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他们每逢参加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都有精品剧目参加演出,与安庆、合肥的黄梅戏剧院形成了金三角,相互竞争,相互提高。因此湖北把黄梅戏不能说请回去,而是把黄梅戏移到湖北安家落户,这是一大善举。
四、有得必有失,但得大于失。
当今黄梅戏,不但在国内盛行,而且正在向全球挺进。世界上有众多华侨和数以百计的孔子学院,推广着中国文化,华语普遍受到重视,对黄梅戏推广也十分有利。
安徽黄梅戏上去了,湖北采茶戏自然受到冷落。1984年我与中国记者协会三名记者到湖北黄梅县,采访黄梅戏请回去的情况,开了小型座谈会。湖北采茶戏专家桂遇秋先生与我是老朋友,多次在合肥开黄梅戏研究会的时候都住在同一房间,交流时间更多。这次会上,他曾亲口对我说:“把黄梅戏请回去有异议。湖北发展黄梅戏等于失掉了一个剧种——采茶戏!我们应该在采茶戏上下功夫,发展乡土文化,而发展黄梅戏等于是给安庆添加剧团。要用安庆方言发声,导演、作曲者都要到安庆请,招收学员送到安庆培训,是得不偿失。”桂老的观点是对的,说明路已走到这一步,是不能回头了,就像当年的四大徽班进京变成京剧,而安庆徽调自然凋谢了。徽调艺人坚持不下去,很多改唱黄梅戏。跟着京剧走的人很少,这完全符合规律。
我从事戏曲创作研究至今,六十七年(1950年开始),把知道的情况讲出来,供大家参考,请批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