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化黄梅戏
——论文化产业及黄梅戏产业化构想

2017-07-04韦京东

黄梅戏艺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黄梅黄梅戏产业化

○ 韦京东

概 要:文化产业的宽泛概念,是指以文化内容创造为核心,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组织,大规模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形态。中国的文化产业,也是一种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作为我国文化艺术活动之一,又是中国戏剧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是否走产业化道路,黄梅戏产业化又如何进行,这应是国人、徽人,更是黄梅人急待探索的黄梅戏发展命题。

电影《天仙配》剧照

在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一直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因而它是认识和掌握文艺现象最基本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引下,我们认识、研究和掌握当下文化艺术现象,包含文化产业及黄梅戏产业,就有了一个正确可行的观念和方法。

人们认识到,科技是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艺术生产力,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相互联系,相互包容,但又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艺术生产力是一种具有审美属性的精神;它不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而是精神形态的间接生产力。这是艺术生产力的三个基本特征。艺术生产力推动着文化的发展,更推动着文化产业的进步。

当代世界文化产业的文化因素,是由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艺术、现实生活方式和故事等构成的。这些因素在创意力和技术(CT)的双向作用下,促成了文化产业的内容,包括互联网、广播、电视、电影、音乐、娱乐、游戏、漫画、卡通、动漫、移动TV、手机等等等等。

各国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定义和范围有所不同。如美国在1990年称之为“版权产业”,包括出版、音乐、广播、电视、电影、电脑软件等,97年再次颁布“核心版权产业”,增加了有线电视和发行等。英国于1997年叫作“创意产业专案小组”,1998年和2001年,二次发表了官方《创意产业报告》。韩国是在1994年之后,文化产业便已崛起。与此前后,日本的产业文化也是发展迅猛。香港于2003年发布了《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报告》。2005年我国上海也成立了“创意协会”,2006年5月,北京又成立了政府性质的“创意产业协会”。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四化”趋势,即加速化、跨国化、高度化和簇群化。

第一是规模增长加速化。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至06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平均为3.2%,其中,文化内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2%。2002年的世界文化市场的交易额为$:11.000亿,06年发展到13.700亿,可见,世界文化产业规模的加速增长。第二是资本运作跨国化。世界文化产业500强的前几位企业,如索尼、威旺迪·环球公司、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维亚康姆公司等,它们均以娱乐业居众。这些文化500强巨头的资本,早已不在本土运作,而是遍及世界各地,哪里有文化产业的投资可行性,哪里就有世界文化龙头企业的跨国延伸。第三是产业结构高度化。高度化的文化产业结构,反映在文化高新技术和创意内容的渗透融合,还反映在文化产业间的延伸和融合,同时也反映在文化产业内部的重组和融合。第四是产业分布簇群化。如维亚康姆公司,它是全球媒体娱乐的跨国巨头,它的文化产业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各地的文化产业都是以多个文化项目聚集在一起的;还有贝塔斯曼集团,也都是以群集式的发展规模来分布自己的文化产业。

世界文化的迅猛发展,必将对世界整体经济产生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整了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在产业结构方面,如有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业占产业结构的70%,台北便是一个文化产业占大比重的城市。在综合竞争力方面,如美国的洛杉机、西部的影视业占70%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日本东京的影视占63%,出版业占35%,印刷业占40%;加拿大温歌华的影视占45%,报业占55%;韩国汉城(今首尔)的影视业占到50%以上。综合实力方面,如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22%,近四分之一,它的国际流动资本占到60%,而它的高新技术已占到66%,近三分之二,国际高新信息又占到80%以上。由此可见,这些文化产业的比例,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确实调整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加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更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我国的文化产业可按三层文化圈来说明。由内而外,依次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新闻服务,二是出版发行的版权服务,三是广播影视服务,四是文化艺术服务,其中包括传统戏剧艺术服务和现代网络文化服务。外围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服务,二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三是其它文化服务。相关层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二是及其产品的销售。这三层文化产业圈共同营造了当下我国文化产业的氛围。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具有六个特点:一是整个社会经济态势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文化产业随着消费增长而平稳上升;三是不断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及不断实施文化新政;四是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网(互联、电视、电信)融合将重新打造产业链条;五是“十一五”规划全面启动,在文化产业第二个五年计划里,文化产业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亮点;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关注热点。

例一:据统计,2004和05年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率,均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之间的高度。例二:仍以04和05年的个人可支配文化消费的收入为例,文化产业的供给面总量04年为3935亿,05年为4328亿,而需求面总量04年为7481亿,05年为8300亿。例三: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从9省市35个文化宣传单位纵横遍及全国各地,并向深层次发展,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改制的相关文件。由此使得各地的文化产业实现了新的增加值。如北京是290亿,占GDP的比例为4.8%;上海是445.7亿,占6%;浙江是669.7亿,占6%;广东是1123亿,占7%;例四;我国通讯业发展迅猛,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现在为3亿多,移动手机用户也是3亿以上,而近年手机的增长趋势达到每年一亿左右;网络文化发展更是惊人,宽带用户早已突破5000万户大关,现已超过5300多万户,而每天的上网人次达到103亿。例五: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远远快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虽然发达国家的文化消费标准为每年人均3000-5000元人民币,但我国目前也已达到了1000元左右。例六:2003年,“女子十二乐坊”走红日本;04年“云南印象”巡演全球;04年底,中国东方歌舞团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演出《华彩唱风流》多达138场;05年8月,天创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的新创武术剧《功夫传奇》赴美加商演;9月,“中法文化年”在亚欧二地成功举行;10月,“中国文化节”在美国华盛顿成功举办;还有2006“中意文化年”如期进行,此外,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在未来五年也将推出舞剧《霸王别姬》和杂技剧《天鹅湖》等10余部原创舞台剧……

然而,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分析,在知识经济形势方面,有新的机遇和老的道路的问题;在文化建设形势方面,有发展与改革紧平衡的问题;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方面,有存量与增量的消长态势问题;在改革的中心环节,有着文化企事业单位急待改革的攻坚问题。那么,我们的发展与对策,就是要加快制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统一和规范市场;关注科技进步,在文化产业结构重组中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区域协调,寻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联系到各个文化科技、文化艺术因子的。文化艺术又是关系到各个艺术种类的。黄梅戏便是其中的一分子,自然,黄梅戏须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艺术是一种艺术创造、艺术生产,应是一种产业化的艺术创造和生产。黄梅戏理所当然要遵循这种艺术发展规律。黄梅戏等剧种产业化道路走得好,将影响和推动我国戏曲、文化艺术乃至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黄梅戏产业化势在必行。作为中国戏曲影响最强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如不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将会回到“小黄梅”的落后窘境;唯有产业化才是黄梅戏的发展方向和新生之路。看京剧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有“京派”和“海派”二大阵营;着今日之越剧,已显然形成了杭州、绍兴和上海三大中心。虽然京、越离产业化道路还有一段路要走,然而这正是黄梅戏抢占先机的契机。黄梅戏如能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将进一步走在中国戏剧现代发展的前沿,更将进一步促进地方和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

如何走上产业化黄梅戏之路,我们要有二个共识:一是要确立三个项目:即商演(节赛会)、影视、网络,二是要确立三条生产线:即黄梅中心、黄梅基地、黄梅总代理。

一、三个黄梅项目:

(一)、商演(节赛会)

1、商演

商业演出是产业化黄梅戏的首要途径和任务。而计划性(每年完成多少场)和行政性(接受指令、完成任务)演出不应是黄梅戏的主要目的。商演包括:商业演出和节赛会演出。商业演出是所有产业化黄梅戏的主要支撑产业。

商业演出就是要不断打造、打磨出黄梅戏精品,不断的大量复制演出,使之成为代表性经典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等,小戏如《闹花灯》、《打猪草》等,新戏如《徽州女人》、《孔雀东南飞》、《为奴隶的母亲》和《逆火》等。但好的新戏必须反复打磨,大量复制演出,进一步推广开来。

2、节赛会

节赛会项目包括艺术节(戏曲调演)、大奖赛和各种专题会议的舞台演出。节赛会是营造产业化黄梅戏的基础氛围。往往节赛会是推广黄梅戏,展示新戏新人的窗口;是推新黄梅戏、推出新人新戏的平台。如京剧“八大样板戏”大部分都是在戏曲调演中挑选出的代表性佳作;再如黄梅戏的《天仙配》和《女驸马》,也是在第一届华东戏曲调演大会上整改出的精品;2006年10月为纪念越剧06百年的越剧艺术节,其声势强大,影响力很强;央视11频道也连日作了相关展示演出的播放,相信此艺术节活动将能推出又一批新人新作,黄梅“新五朵金花”,就是通过2006暑期赛事推选而出的;此外,“人大、政协会”、“反腐会”、“行业会”、“各种年会”、以及“三下乡”到“走进社区”等各类专题、会议演出,就是一次次地将黄梅戏推介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深入到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化黄梅戏,就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牢固的基石。

产业化黄梅戏,就是要在这些节赛会如黄梅戏艺术节,包括黄梅电视节黄梅电影节等,黄梅戏演员大奖赛,包括黄梅班社(戏班)大赛、黄梅票友大赛、黄梅戏迷大赛、黄梅策划商评选、黄梅赞助商评选、黄梅经济人评选等,以及各种专题和会议的演出上,形成一个佳好的黄梅文化态势,从而推进和展开黄梅产业化的进程。

(二)、影视

黄梅影视项目,就是制作出民族化、国际化的黄梅大片、黄梅巨作,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韩国百余集电视剧《大长今》。这部成功巨制,不仅向观众进述了一个动听而好看的古代韩国宫廷故事,同时还推介了韩国饮食文化,特别展示了韩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进步。一部韩剧实则带动了韩国相关的文化产业。再如日本《奥》剧相关的奥特曼各种造型以及各种道具等都成了孩子们心仪的物品。如玩具类有奥特曼人物玩具、变声神光棒(变声器)、胜利飞燕一号飞机、2号变形飞机、胜利海帕枪、迪迦战车等,图书类有各种奥特曼图画故事以及各种奥特曼小卡片、图纸等;全套《奥》剧碟片有精装和简装版,玩具也有仿金属、硬塑和软塑制品,图书样式更是五花八门……可见,一部《奥特曼》,从日本到大陆,拉动了多少行业经济,更带动了多少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黄梅影视如有如许的创意与筹划,也能讲一个好听好看且能牵动有关文化产业的“黄梅影视故事”。

(三)、网络

黄梅网络项目,是黄梅戏第三块急待开发的朝阳产业。我们从2006年8、9月份新浪网“马兰之争”等网络现象可以反观,黄梅网络产业潜力巨大。“新五朵金花”和“十佳黄梅戏迷”都借助了网络平台。黄梅戏除舞台剧和影视剧外,如能做成黄梅网络剧、黄梅网络动漫剧、黄梅网络卡通剧等,也许会有抛下一滴水收回一桶金的意外收获。

二、三条黄梅生产线

(一)、黄梅中心

黄梅中心立在合肥。合肥黄梅是黄梅戏的中心。这不仅是合肥是安徽省会,合肥又处于安徽地理中心位置,省级黄梅院团也座落于此,更重要的是,省会合肥是推广黄梅戏最为有利的平台和窗口。合肥黄梅不仅是黄梅中心,还能代表安徽北片淮河两岸的黄梅戏。合肥黄梅虽为黄梅中心,但同样要建立竞争发展机制,组建二个以上省级黄梅院团,包括民营院团及股权的兼容和参予。唯有如此,才是一个健全的黄梅中心。

(二)、黄梅基地

黄梅基地源于安庆。安庆黄梅才是真正的黄梅戏基地。因此,出“人”、出“戏”,应多由这块土地“生产”,这里才是多出黄梅戏产品的“黄梅工厂”。央视11频道播出的黄梅戏剧目十有七八“产”自安庆黄梅基地。安庆黄梅不仅是黄梅基地,更能代表安徽南片长江两岸的黄梅戏。安庆黄梅的竞争机制已于2006年上半年确立,现已在“行政命令”下你争我赶,但如能容民营院团平分秋色,那将是另一番繁荣景色,又将对黄梅基地产生质的新变。黄梅基地上,名副其实地座落着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这更是黄梅基地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更期待安庆大学“产出”更多的黄梅本科生、研究生等。这又将提升黄梅基地的品位,夯实黄梅基地的基础,充实黄梅基地的含金量。黄梅基地应是安徽黄梅乃至中国黄梅的发展基础。这里,有根(剧种方言)、有唱、有人。国家梅花奖“二度梅”的韩再芬,便是黄梅基地生长、培养、成名、成为青年黄梅艺术家的代表,她更应是安庆黄梅的“形象代言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黄梅代表严凤英便来自安庆的桐城罗家岭,第二位黄梅代表马兰也是生长在安庆的太湖城关……可见,黄梅基地这片生长“黄梅巨人”的土地,它早已是中国黄梅戏的摇篮。

(三)、黄梅总代理

安徽有“二黄”,黄梅戏是安徽的艺术“特产”,更是安徽的“拳头产品”。产品须代理,或直销,或代理直销兼容。黄梅总代理是指分布安徽省外的独立黄梅院团,或是分支黄梅剧团,可以是分直销黄梅院团公司,或是加盟的连锁的黄梅文化公司等。它们代理的或是合肥黄梅,或是安庆黄梅,或是综合黄梅,或是个性黄梅,亦或是另类黄梅等。总之,黄梅总代理代理的是安庆的、合肥的、安徽的、中国的黄梅戏。如安庆市的黄梅、韩的“再芬”黄梅,杨俊的湖北(武汉)黄梅,张辉的湖北(黄冈)黄梅、吴琼的“妙人”黄梅、马兰的“音乐、讲学”黄梅、南通的歌舞黄梅、四平的东北黄梅等。然而,市场化的黄梅总代理,要重点打向湖北、江西、闽浙、江苏、山东和河南等地,要首先向周边省份发展并辐射开来。与此同时,面向港澳台、东南亚、澳洲、北美的欧洲市场开拓。从众多黄梅院团全国全球巡演的上座率和当地黄梅戏社等资讯来分析,如此代理“开发”黄梅戏是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是黄梅产业化发展步骤之一。

三条黄梅生产线,本身就是一个竞争发展的态势;三个黄梅项目,又是黄梅戏的发展方向。我们如能达成这二个共识,走好这二大道六条路,黄梅戏的产业化应为时不远。产业化黄梅戏可由此而起点。

黄梅戏要走产业化道路。黄梅戏产业化的进行要依据黄梅戏的客观现实,在一个总机构、总构思的总的指导下逐步展开。黄梅产业化,将是以黄梅文化内容创造为核心,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组织,大规模地提供黄梅文化产品和黄梅文化服务。产业化的黄梅戏,必将再一次使黄梅戏走向中国戏曲、戏剧乃至中国文艺的前沿,并将同先进的文艺一道,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黄梅黄梅戏产业化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之星 范璇璇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黄梅之星 朱婷婷
黄梅戏《中国梦》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黄梅之星 赵长玖
黄梅戏《祝福》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