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的发展演变

2017-07-03任亚丽

新课程·中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篆小篆金文

任亚丽

从已发现的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中,伴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汉字的形体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它所记载的内容不仅包含卜辞,还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内容,是研究古代特别是商朝时期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甲骨文的发现极富戏剧性,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也是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具有传奇性的篇章。甲骨文的发现缘于一味药材——龙骨。清光绪年间,金石学家王懿荣出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王懿荣学识渊博,广涉书史,对金石、书画都有很深的造诣。1899年秋天,王懿荣得了疟疾,一位老中医诊治后开了一剂药方,方子上的一味中药引起了他的注意:龙骨?这是什么东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王懿荣让仆人把龙骨拿给他。龙骨上的花纹激起了王懿荣的兴趣。经过反复观察和琢磨,王懿荣识读出其中某些文字。王懿荣先后收集了一千五百多片龙骨。他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典籍,通过研究推断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隶属于商代,是三千多年前的上古文字。王懿荣的发现令世界震惊,作为鉴定出甲骨文的第一人,他被后人尊为“甲骨文之父”。

二、金文

金文是比甲骨文出现年代稍晚的汉字体系。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做“金”,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就称为“金文”或“吉金文字”。“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因此金文又叫“钟鼎文”。

金文早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金文的使用自商周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多年。

金文的内容大多歌颂祖先及王侯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铭文是现存最长的青铜器铭文,计有金文四百九十七字。毛公鼎出土于清朝道光年间,几经周转,时至今日,国宝毛公鼎依然完好保存在台湾“故宫博

物院”。

三、大篆

大篆是秦系古文字。它是在西周晚期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大约在春秋初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延续至战国早期。它的笔画较金文更均匀,结构更工整。大篆又叫籀文,是因周宣王时期太史籀用大篆字体所著蒙学字书《史籀篇》而得名。

四、小篆和隶书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为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由于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很不统一,大大影响到秦朝法令的推行和政策的实施,因此秦始皇的主要改革措施之一就是“书同文”。“书同文”即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在全国推行。

小篆是战国末年文字,在西周文字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李斯等人用省改简化的方式对小篆进行了一次系统地整理来统一全国的文字。小篆比大篆更匀称整齐,更简化和定型。

虽然小篆书写美观,但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因此在非正式场合人们更喜欢使用另外一种字体,它实际上是写得不够规范的小篆,后世把字体的这一演变趋势叫做“隶变”,即将篆书进行改写,使其更加简化便捷,这样演化形成的字体就是隶书。

隶书起源于秦朝,兴盛于汉朝,自它出现后汉字的形体结构基本固定下来。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五、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它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最早通用的是草隶,即书写潦草的隶书。由汉至唐,草書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先为章草,后为今草,再为狂草。狂草笔势放荡不羁、恣肆流畅,已经完全脱离实用,而成为极具艺术价值的书法创作。

六、楷书

隶书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到汉末魏初在其基础上又产生了楷书。楷书也称“正书”,或称“真书”,它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线条平直,书写具有严格的法则,如讲究“永字八法”,因其字形十分规范,可做习字的楷模,故名楷书。

楷书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

三国时期的钟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他在加工整理楷书书体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楷书在唐代极其兴盛,历来有“汉隶唐楷”的说法。

七、行书

行书产生于楷书之后,魏晋时期开始流行。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接近楷书的叫行楷,接近草书的叫行草。行书比楷书书写速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因此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备,直到今天仍是应用最广泛的字体。

历代行书法帖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它的作者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后为唐太宗所得。唐太宗对《兰亭序》喜爱有加,临终前甚至命人将《兰亭序》作为陪葬品殉葬,从此这件稀世杰作永诀于人,后人无缘见

到了。

综上所述,汉字发展演变的脉络如图所示:

编辑 赵 红

猜你喜欢

大篆小篆金文
宋伯军小篆作品
书法(大篆)
篆书、隶书赏析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大篆的临摹与创作
小篆的结构练习(一)
小篆的四个特点
小篆的笔顺特点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