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迎合了群众的心声
2017-07-03谢啸实
谢啸实
《人民的名义》:迎合了群众的心声
谢啸实
编者按:《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等单位出品,李路执导、周梅森为编剧的当代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一经播出,便引起社会热议,自开播以来,拿下全网收视率第一、省级卫视第一等多个收视冠军宝座,网络播放量早早突破百亿。这部反腐剧的“横空出世”,以摧枯拉朽之势掀起了一场久违的“全民追剧热”。
多年沉寂之后,反腐剧又回到我们的视野。
近一段时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成为媒体和朋友间聊天的刷屏话题。这部剧不仅在中国收获好评,甚至英国的BBC都注意到了它的热播,而且得出和国内媒体一样的结论,大尺度的反腐主题,迎合了群众的心声。这使得让电视剧的投资方和创作方都大为惊讶。这部有着最高检下辖影视公司为雄厚背景的电视剧,听起来似乎底气十足,但是它曾经在资本面前也并未有何优势。据报道,在寻找投资的过程中历经数次的希望和失望,甚至都签订了合同,但投资却最终不能到位。于是,津津乐道谈论《人民的名义》的时候,我们实在应该庆幸,它终于得到资本青睐,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大家享受到一场难得的精神盛宴。
任何一部电视剧能够受到欢迎,除了本身的高质量之外,时代都是一个巨大的决定力量。如果是在数年前反腐剧泛滥屏幕的时候,大约没有《人民的名义》大红大紫的机会,而如果没有国家对反腐倡廉的高度重视,反腐剧也不大可能有这样的盛装回归。从创作的角度讲,尽管在今日的电视剧市场,《人民的名义》有选材上面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跳脱出以往优秀的反腐题材电视剧的路子,成就肯定不能达到现在的高度。据说,最初剧本故事的设定,仅仅将所涉及的腐败官员定位在处长一级,剧本审查的时候,相关领导认为这样太没有力度,让创作方将贪官的最高级别提升至副国级。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改动,《人民的名义》的剧情肯定不会有现在这般跌宕起伏。从处长到副国级高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剧情可能触及的反腐斗争的领域,能够涉及到的人物,事件,包括剧中体现出的立场态度,反贪斗争的严峻,都大幅超越了我们以往的观看经验。这样有气势的笔法,是以前的同类题材电视剧望尘莫及的。
然而,仅仅是有大格局,显然不能保证《人民的名义》的叫好叫座。一部剧最后能不能留住观众,还是要回归到故事本身。相较于之前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在剧情编排上,更具有时尚感和现代感。简单来说,更为注重节奏的明快。开篇即是一个小官巨贪的案子,戏剧张力十足,立刻将观众带入剧情,欲罢不能。新闻中,我们不止一次听闻过类似的事件。数额巨大的贪污款项,每每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令人震惊。但是数字只是数字,无论多么巨大,不过是一个脑海中的想象,瞬间也就无影无踪了。而画面具象的表达方式就不是这么轻描淡写,当镜头落在官位仅仅是处长的赵德汉家中卧室墙上,当巨幅图画缓缓上升,整整一面墙的人民币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震撼,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何为巨贪之“巨”,才更深切地理解到官员的贪腐行为对一个国家的戕害。这令人惊诧的冰山一角的浮现,预示着水面下该是何等的波涛汹涌。如果说赵德汉的巨贪不过起源于他所处的位置,他不能自控的欲望,那么之后陆续出现的贪官形象,则有了更多自发自主的意识,心态上更为深沉,可谓野心勃勃。贪腐在此时已经不是简单的金钱问题,而是一张巨大的权钱交织的犯罪网络,铺天盖地而来。稍微了解原著背景,就会知道,剧中各位主要角色,都有现实世界的原型,这虽然是一部虚构作品,但却有着充足的纪实性。想到这点,足以令我们不寒而栗。
但如果说《人民的名义》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情节增加戏剧性,刺激观众的观看热情,肯定是很片面的。实际上,对赵德汉的腐败故事,过人之处的诠释,并不只在告诉观众什么是小官巨贪,而是让我们不能不想,一个普通官员为何会贪到如此地步。这些钱他甚至不敢用,所以,除了一栋别墅和一辆高档轿车,这些钱带给他的所有意义,无非是不时来看一眼,获取某种心理上的满足。而我们有十足的理由可以相信,这三年来,赵德汉在享受钱带来的满足感的同时,也在承受巨大的恐惧。记得他被拘捕将要被带离别墅的时候,客厅里,看着堆得满满一桌子的钱,他跌坐在地,趴在桌上痛哭。这哭是他的悔意,悔不当初。然而,面对别墅里贪污的钱,在谴责赵德汉的同时,深深感受到镜头传递出来的信息,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追问。赵德汉无法抵抗金钱的诱惑,从一介布衣转变为惊天巨贪。那我们呢,任何一个人,站在赵德汉的位置,会如何选择,能有多大的力量拒绝?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当手机里又出现抓了贪官的新闻,随手翻翻下面的评论,就会看到对贪官的骂声一片。这个时候恐怕很少会有人思考,如果换做你我在同样的位置,会保证心如止水吗?别忘了,赵德汉就是从百姓变成官员的。
而随着故事的进展,平日里离我们无比遥远的东西,那些省部级高官,甚至副国级高官,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善恶斗争,都通过这部电视剧,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虽然无从判断这其中的真实性,毕竟观剧的大部分人,并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但是,在新鲜刺激的表象之下,我们感受到了近些年来国产影视剧里罕见的深沉稳重。这份深沉稳重,不仅指剧中和国家之治以及反贪斗争有关的内容,更多的是指人物的情感,和剧中人处理情感的方式。或许应该感谢由于题材所限,这是一部没有太多年轻偶像明星参与的电视剧,而这些经过了人生历练的中年演员,为观众带来了没有丝毫浮夸,非常专业且走心的演绎方式。作为观众,确实感觉到难得的舒适和安心,那是一种久违的“终于看到真正的表演”的感觉。
看惯了鲜肉级别的爱情故事,《人民的名义》中的情感戏分布在老中青各个领域。从观剧角度看,对年轻情侣情感状态的描述远远不如对其他人物的情感描述来得驾轻就熟。无论这是编剧本人能力所至,还是说因为要照顾到年轻群体的口味,所以刻意为他们编写了那些年轻人的爱情桥段,因此看上去简单仓促。事实就是,我们看到的主要人物的情感故事,都处理地相当有厚度,换一个简单的感性词汇来表达,就是——感人。无论是祁同伟和梁璐这一对怨偶,还是高育良和吴慧芬和平分手而且还能同心共气面对外部世界的夫妻,甚至是陈海、陆亦可、赵东来这样的一个纯属单恋的组合,这些人面对情感问题时的表现,个个都能击中观众的内心。梁璐不和祁同伟离婚,因为离了婚全世界会欺负她,而不离,只有祁同伟欺负她。当她觉得如果有个孩子就能让婚姻改善时,吴慧芬却告诉她,这样的想法并不正确。这让外人看来,有身份有地位的高知女性,在面对情感问题时的想法,和其他女性并无二致。赵东来和陆亦可的故事,编剧用了较为轻快绝不煽情的笔触处理,然而,内中的深情,毫不逊色于那些把爱情故事讲得死去活来的电视剧。两相比较,这样的处理有留白,更为克制,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显然技高一筹。
《人民的名义》如一股清流,冲击了这数年来中国电视剧市场题材雷同、表演肤浅的现状。如今它自身成为潮流,是实至名归。只是希望,它的出现带动的是更多、更好、题材更为广泛的电视剧得到进入市场的机会,而不仅是自身成为被追捧被模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