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7-07-03李海麟
李海麟
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知识的传输过程,更是一种培养学生稳定的探究心理并积极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新调整师生的位置关系,变教师的主导为引导,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
一、自主探究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物理这门学科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学,因而学习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自主探究,从中感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得他们想上物理课,盼望上物
理课。
二、自主探究与观察事物能力的培养
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不仅是他们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将来进一步学习物理学、专业技术以及在工农生产中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会观察事物。
三、自主探究与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使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获得必要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有许多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就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动手技能,而自主探究正是學生动手技能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在教学“光的折射”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像的大小、像的虚实与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探究中需要不断地动手操作,渐渐地,形成了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
四、自主探究与推理技能的培养
推理技能主要包括对材料分类整理、归纳概括的技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技能,对调查研究所获数据资料进行解释的技能,正确运用逻辑原理进行推理和预测的技能等。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免要对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概括并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同时运用逻辑原理进行推理,因而使得思维能力不断得以提高。如在教学“导体的电阻”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实验分析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过程,培养了思维能力。学习了“电功率”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常用电器铭牌的额定电压、频率以及工作电流等,并让学生计算家中用电器总功率是多大,能否同时工作。
五、自主探究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人购买金银首饰后总是担心不纯、有假。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探究这些金银首饰是不是纯的,有没有假。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骗局,学生会很快识破,使得骗者无机可乘,无处可生。再如在学习了“电路的串联、并联”后,我让学生在不看电路图的情况下,判断自己家电冰箱中的压缩机与冷藏室里灯的连接类型等等,这类作业学生感兴趣,就会自主思考,自主探究。
六、自主探究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重在发展学生个性,教师不应要求学生的答案整齐划一,也不应要求结论全部正确,而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在自主探究中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而且许多问题是别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新发现,这就是一种创新。如在教学“浮力”时,学生自主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的学生提出石块沉入水中,木块浮在水面,浮力的大小是不是与材料有关?铁球沉入水中,铁片又浮在水面上,这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可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思维和推理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
另外,借助物理这一学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同时也使其他学科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实践的机会。2007年河北省中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根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根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其原因是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会熄灭。这就是一道理化综合题。所以,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和化学的整合,凡是与化学相交叉的知识,如能量、环境保护等,要学生多调查、多思考。如,在学生学习了“功和功率”后,可布置一道物理与地理整合的练习。学习了“汽化”现象,可以联系生物学中的植物蒸腾现象,即植物在气温高时,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调节自身温度,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奥秘。
参考文献:
[1]于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2).
[2]王锦飞.让课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合餐”[J].课程教学研究,2014(11).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