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7-07-03朱国兵
朱国兵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这样不但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促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要求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发展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密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加强反馈与调控,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利条件。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的迫切欲望。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进行实地观察,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发言的兴趣,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二、优化程序,引导主动思考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抓住字,词,句的训练,进解及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训练点,引导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自主发展的前提,是促进理解的一种手段。作为教师,必须利用课本现成的知识进行巧妙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独立发展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从而达成到自主发展能力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感到困惑的,经过思考可以解决的达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目的,使学生既保持学习兴趣,又能解决问题。
三、奇妙设疑,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设疑引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學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自己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学习较长篇幅的文章时,效果会更加。如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先让学根据生课前预习复述这篇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当叙述到人们在酒店里议论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这一情节时,先让该同学坐下,问道:孔乙己还会酒店来喝酒吗?他会怎么来呢?他还能付出酒钱吗?带着这些问题,就连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同学,也快速的去阅读课文,因为他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孔乙己的命运如何,所以他们能够认真的读课文,急于找出答案,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教师运用巧妙适应的质疑,使学生都能自主的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应用迁移,自主创新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生成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应用来检验,语文课堂同样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检验的主阵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新情境中去,知识才能活化,才具有强的迁移力。学生力求对所学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力争用多种实例加以证明,这样知识才能迁移。教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继续创设广泛应用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增强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用迁移活动应该是检验活动,是成果展示的活动。
五、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以往的课堂,是老师把问题找出来,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去文中找答案。高效课堂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思维能力。一堂语文课,在上课前,学生就要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根据自己的意愿,大显身手。课堂任何地方都是学习的天地,语文课就要不拘一格,学生的课堂展示可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或唱或跳,课本剧或小品的表演。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让学生全力以赴,因此,每个学生走上自己的讲演台时,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把课堂的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
六、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从而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也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一种游戏,学生有玩腻的时候,这就需要多样化的游戏出现。一句笑话,一段故事,一个表演,多种方式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古诗歌时,在课堂上模仿古代诗人吟诗的样子,穿着长衫,捋着胡须,摇头摆尾。设置情境,感受心情,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每个人都做着不同的动作,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的诗也就背熟了。
七、增加学生的参与比重
首先,课前三分钟交给学生: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先交给课代表,由课代表在课后组织同学们准备每一课的导入语的设计;重点句段的积累;语法知识或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学生自己为了课前三分钟的讲解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每次发的内容不同,种类新颖,很多学生都积极地讲、努力去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这样多数同学就能把目光聚焦到本节课要学的这篇课文上来,教师乘势上课。每次上新课前,利用晚自习10分钟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这样学生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认为比较难掌握的生字词,特别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这样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巩固。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造能力,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这样,好的不但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促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