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

2017-07-03张小香

课外语文·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氛围观念课外阅读

张小香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拓宽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以提高学生全面的素养。为此,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关键词】有效;课外阅读;观念;氛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所提出的要求可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探讨的主题。而读经典名著则是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观念是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前提

尽管课堂改革已开展了十多年,但是许多教师总是把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中心,课外阅读被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可有可无。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拓宽阅读教学、有效提高语文质量和效益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以提高学生全面的素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就必须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转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致力于由课内向课外的辐射与延伸,课内外并举,加强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相互引发,相得益彰。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如学完了《背影》,不妨趁机推荐《父亲的爱》《父亲的洗发水》等优秀篇章,以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学完《十六年前的回忆》,及时向学生推荐阅读《红岩》,以加深对学生革命传统的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讲到《草船借箭》,可以趁热指导他们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同集电视剧,比较编导对原著有哪些改动,有何匠心……这样,教师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引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仅加深了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更让他们感知到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激发了他们的读书欲望。

二、氛围是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保障

古人所说“知书达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明白道理;明白道理,才能会做人,做好人。因此,除了教师转变观念,学校高度重视外,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积极配合,做到校内引导、校外延伸,学校家庭达成共识,努力为孩子创建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孩子们“知书达理”。

首先,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因为校园文化对学生往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走廊校道、室内室外都可贴上“名人名言”“科学家的故事”“成语故事”“古诗名篇”等文化用语,让书香溢满校园。学生无论走到校园哪个角落,都会深深地受到熏陶。其次,学校要每天开放图书室,建立“校园阅读角”“班级图书角”,这样学生就可随时随处有书可读,有书可借。再次,学校还可跟区镇图书管理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定期到校开展“流动书吧”活动。最后,还可通过“校讯通”平台或家长微信群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向他们传递阅读的理念和方法,转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让他们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倡导他们积极为孩子订阅各种书报,在家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为孩子设立“小书虫”专柜或个人小书屋,每年有计划地为孩子增添各类书籍,让孩子与书为友,以书为乐。这样家校联合,为孩子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方法是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键

阅读是一种生命行为,是一种生存状态。许多孩子往往拿起一本书就囫囵吞枣地看起来,一本一百多页厚的书不用一个小时就看完了,当问及他们书中的某些内容或情节时,他们不是哑口无言,就是张冠李戴,场面十分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那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精读的意识,或没有精读的意志,或不懂精读的方法,或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一味地泛读,会给学生留下多少有价值的“阅读精华”呢?那么多可以吸收利用的宝贵的“文中财富”往往就在泛读中“烟消云散”“飘然而去”了。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关键是要加强阅读指导。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来引导: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1.读经典名著,净化心灵

批评家克鲁琪指出:“有些人存在一些误区,以为那些浅薄、虚伪和低趣味的读物才能吸引读者,殊不知,平庸的东西终究难以使人持续地产生兴趣,低级趣味、没有价值的读物若拿在手里,则比什么都难以忍受,终究会失去读者。”由此可知,课外阅读需要老师进行筛选,而读经典名著则成为必然的途径。读经典名著,是一种最高的阅读境界,是读者由懵懂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过程。余秋雨先生指出:“经典名著可以净化幼儿心灵,成为他们人生的文化向往和精神来源。”当孩子们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快乐、喜悦中时,我们会感到这样的名著是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是可以用来塑造孩子们的性格的,既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但是,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缺乏识别判断能力的,因而需要语文教师作为引导的角色,为他们的阅读做好保驾护航的作用。由于孩子个性化差异的存在,教师在推进课外阅读书目时要因人而异,如对一些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学生,可以适当推荐一些描写青春爱情心理的经典读物,像《猫狗之恋》《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推荐这些读物,并非是鼓励孩子早恋,而是让他们对爱与情早早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总之,一旦孩子找到阅读经典的乐趣,体验到阅读的高雅和精湛后,他们便会沉醉在名著阅读中,不断汲取文化的精华。

2.读时尚读物,满足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奇怪《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风靡校园了,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惜的是,对于这一点我们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了。的确,时尚读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因为它的低劣质量导致学生心理的扭曲,也有可能为孩子撑开一方想象的天空。更多的时尚读物存在充分的流行因素,这些流行因素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愿望、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对待这种时尚读物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该是积极地亲身体验这种时尚,积极引导这种时尚。

(二)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和技巧。

在指导阅读方法时,教师应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属于起步阶段,教师则指导学生采用精读的阅读方法,每次阅读的量不能过多,两三篇文章为宜;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引导他们学习使用浏览的方法为自己选择阅读内容,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阅读重点,并倡导学生读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学习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提纲式、摘录式、仿写式、心得式、存疑式、简缩式等。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喜好与水平,选择写读书笔记的形式。无论读书笔记的质量如何,只要是学生自身的阅读感悟,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评价,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因此,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后,为了穩定这种兴趣,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合理开展一些阅读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合作式的、多角度的阅读。如开展“经典美文”朗诵会,评选出校园“朗诵小能手”;开展“安徒生童话”故事会,评选出“故事大王”;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举办“我的课外阅读小故事征文大赛”,评选出“校园小作家”,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既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了阅读成果,又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阅读获得的快感和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阅读中去。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想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是我们单纯的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所以说,课外阅读教学是一种大语文观,是一种语文教育观。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氛围观念课外阅读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健康观念治疗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