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

2017-07-03

关键词:切术内瘤电切术

曹 杰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镇江 212000)

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

曹 杰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镇江 212000)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50例归入观察组,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45例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随访3个月,就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宫颈管狭窄及粘连总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 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上来看,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宫颈管狭窄及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后者手术快捷、方便、安全,对患者的影响小,值得推广。

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并发症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疾病,宫颈增生、原位癌等都包括在内,CIN反应的不仅是一种症状更是宫颈癌疾病进展的过程。早期,CIN患者无典型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带血或接触性出血、糜烂等症状,行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后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是近年来针对CIN的主要手术治疗手段,方法不同疗效也有所差异[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患者95例为例,比较CKC和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细胞学、病理学和阴道镜检查确诊,符合CIN的诊断指标。对照组45例,年龄23~50岁,平均(36.4±14.2)岁,其中CIN Ⅰ级12例、Ⅱ级20例、Ⅲ级13例。观察组50例,年龄25~48岁,平均(35.8±13.8)岁,其中CIN Ⅰ级18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排除意识障碍、手术禁忌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指导患者行膀胱截石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和常规消毒铺巾。暴露患者外阴,并对阴道和宫颈进行消毒,在宫颈和穹隆处用卢戈氏液涂抹后。根据病变范围选择电切环,并按照仪器情况调节功率,于宫颈9点位置开始垂直加压后以水平切割,并在3点位置将电圈滑出。为有效止血和预防感染,术后应在患者创面涂上甲硝唑粉[2]。

观察组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体位与对照组相同,但麻醉使用腰椎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和子宫颈涂药。确定切除位置后于宫颈12点位置作标记,从病灶外缘0.5 cm的位置作开始作环形切口,以宫颈管为轴线锥形切除病变的组织。切除锥高2.5 cm,锥底宽约2~3 cm,术毕以陈氏改良缝合法缝扎止血创面[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随访3个月,就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宫颈管狭窄及粘连发生情况展开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LEEP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均显著优于CKC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宫颈管狭窄及粘连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n(%)]

3 讨 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统称,多事因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吸烟、微生物感染、内源性或外源性免疫缺陷导致。根据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或组织检查结果可确定对其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包括冷刀锥切或LEEP术治疗,这也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4]。

冷刀锥切术是妇科总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也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形状切下子宫颈病变位置。冷刀锥切术对于CIN I~Ⅱ级病变即可根除,切缘清晰,利于病理检查。但冷刀锥切术造成的创面较大,手术时间稍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容易引起患者术后感染、宫颈狭窄等并发症。而且这种手术方式需要住院治疗,对于时间不充裕的患者来说非首选。LEEP术早在90年代就已经出现,是门诊中的一种简单手术,采用30~40 W的高频电波刀锥形切除宫颈病变组织[5]。并且,这种手术方式快捷、简单,术中出血量少、造成的创口范围小,患者术后不容易出现感染、粘连的情况,且切除率较高,因此术后复发率较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LEEP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均显著优于CKC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宫颈管狭窄及粘连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钱菊芬,陶爱群[6]等人的研究成果相符合,钱菊芬针对收治的164例患者分别给予LEEP手术和CKC手术。结果显示,与CKC组比较,LEEP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同时,LEEP组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较CKC组低。再次证明,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较CKC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1] 任建荣.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5):553-554.

[2] 向安玲,董晓静,龚元杰,等.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5):371-374.

[3] 蔡东阁,赵金燕,樊江波,等.冷刀与电刀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对比[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5):677-681.

[4] 张春柳.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对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16):3161-3164.

[5] 刘永刚.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145.

[6] 钱菊芬,陶爱群.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4):263-26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7.06.24.02

猜你喜欢

切术内瘤电切术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