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孩突然发烧呕吐, 小心是这种虫子惹的祸!

2017-07-01

问健康画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童童郊游病原体

最近天气变暖,爬山郊游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而蛰伏的昆虫这时也进入了活跃期,人们若防护不当很容易被昆虫叮咬,受到伤害。近段时间,全国各地出游踏青被蜱虫叮咬的新闻频出。

近日,江苏一名2岁的孩子童童不明原因发烧呕吐,童童妈在其頭部发现一只蜱虫。经医生初步确定,童童可能是被蜱虫咬后出现了不良反应。无独有偶,家住辽宁的刘先生带着8岁女儿去爬山,郊游回来,女儿头皮上埋了只会动的虫。女儿耳后淋巴莫名红肿,伴有瘙痒,不得不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从彤彤淋巴肿胀的一些症状分析,不排除是蜱虫咬伤引发的感染。

蜱虫个子虽小,但是力量却不容小觑,如果不小心被其叮咬,极有可能会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大家需提高警惕!

医生介绍,蜱是一种寄生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如: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蜱虫因为叮咬了携带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随之进入人体,才引起发病,传染途径疑为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目前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会传播多种疾病。

蜱虫发病高峰为5~10月。虽然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蜱传疾病,但如果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由于叮咬皮肤时没有疼痛的感觉,所以被叮咬者往往觉察不到。而蜱虫吸血时是将整个头部都埋进皮肉里,由于孩子的皮肤比较嫩,更容易被叮咬。

蜱虫本身没有危害,只是它身上所携带的病菌容易引起疾病。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因为其携带的病毒可能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出现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呕吐、精神萎靡、高烧不退甚至深度昏迷、抽搐等。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应提高警惕,及早就医。

如何防止被蜱虫叮咬?

虽然这个季节蜱虫比较活跃,但大家也不必太担忧,上海目前还没发现过这些带病毒的蜱虫。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蜱虫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一般须具备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春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大家可从这几个方面加强预防:

①外出旅行时应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②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如我们旅游时喜欢穿著的冲锋衣,这样蜱不易粘附;切记不要穿凉鞋。

③裸露的皮肤一定涂抹驱避剂,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此外,随着市民养宠物狗增多,蜱会寄生在狗身上,所以现在在城市里,也有蜱存在,所以记得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万一被蜱虫叮咬该怎么办?

被咬伤后如何自救?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后,不要直接用手指将其捏碎,因为虫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有传染性病原体。更不要生拉硬拽,直接拔掉是很危险的,因为蜱虫将头钻入皮肤时,它的头有倒勾会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虫体的部分残留会导致各种病毒释放到人体内,引发感染。

正确方法:最好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可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取出蜱虫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赶紧就医。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童郊游病原体
快乐郊游
大家会这样说
童童的老爷车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暑假作业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肥水不流外人田
快乐的郊游
走,一起去郊游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