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寨卡病毒疫情暴发可能源于突变

2017-07-01

创新时代 2017年6期
关键词:寨卡缬氨酸世系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以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程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文章称,由于亚洲系寨卡病毒非結构蛋白NS1上一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导致NS1蛋白分泌能力增强,使得病毒可以更高效地感染蚊虫并导致蚊虫的病毒感染率大幅上升,这可能是寨卡病毒加速传播的原因之一,从而为解释近年来寨卡病毒暴发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程功介绍:“我们团队使用系统进化树分析了所有亚洲世系的寨卡病毒序列,发现在2013年前,小规模地方性流行的寨卡病毒在其NS1蛋白188位氨基酸均为丙氨酸(A);而从2013年南太平洋到2015年美洲大规模暴发流行的寨卡病毒NS1蛋白188位点均突变为缬氨酸(V)。此外,2016年一株从早期亚洲世系独立进化的寨卡病毒在新加坡暴发,其NS1蛋白188位点也自发突变为缬氨酸(V)。”

寨卡病毒上述突变会造成哺乳动物宿主感染病毒后分泌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的NS1蛋白量上升,而NS1蛋白在蚊虫吸血获取病毒过程中,会被同时吸入到蚊虫体内,抑制蚊虫肠道免疫系统,从而帮助病毒感染其蚊虫媒介。NS1蛋白作为寨卡病毒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辅助因子,阻断其功能可以降低自然界中蚊虫的带毒量,从而降低寨卡病毒暴发流行的几率。NS1蛋白作为一种潜在的传播阻断型疫苗,已经在动物模型上开展评估。(中国科技网)

猜你喜欢

寨卡缬氨酸世系
察哈尔格西《厄鲁特王统世系》译注
辽耶律休哥世系考
新见《源伯仪墓志》及中古源氏世系补考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唐贞休世系再考
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和亮氨酸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应对“寨卡”疫情的几点体会
缬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寨卡”病毒离我们有多远
猪和鸡缬氨酸需要量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