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经沧海均为水

2017-07-01潘彩霞

晚报文萃 2017年5期
关键词:流沙河故园爱情

潘彩霞

何洁对流沙河的爱就是从疼惜开始的。

那年夏天,骊山脚下华清池畔,微风轻拂荷花正好。一个面 貌清秀、形容消瘦的青年正在痛 苦地徘徊。他发表在《星星》创 刊号上一篇不足五百字的《草木 篇》被当作“大毒草”批判,他是跑到西安来避风的。

“看,那个勾着脑壳散步的就 是流沙河。”不远处有人惊呼。她们是成都川剧团的女演员,来西安 演出。一双双惊异的目光锥子一 样刺向流沙河,只有她,心中一 颤,默无一语。流沙河的诗,她 很早就喜欢,没想到,“疯狂向党进攻”的他,没有想象中的三头 六臂,竟然是位儒雅的文弱书生。 她看他的目光顿时充满了同情。 这个漂亮的女演员就是何洁, 当时她 15 岁,流沙河 25 岁。

不久,流沙河被勒令回成都 接受批判,从此戴上“右派”的 帽子。何洁开始牵挂他,从流沙 河的朋友丘原的妻子处,她了解 到流河沙的为人,更为他的冤屈 感到心痛。她默默关注他,设法 接近他,从同情到爱情,不知不 觉中,她竟然想与他共赴命运之 难。在人人避“右派”唯恐不及的年代,这该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文革”开始,流河沙被押送 回老家金堂县城厢镇,送别的唯 有何洁。车站旁,阔大的法国梧 桐树下,他们握手道别,在两个押送的人面前,努力保持着矜持。 从何洁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里,流 沙河读到了怜惜、倔强和深深的爱恋。

迎着冷眼、鄙视,不顾阴云 密合、杀机四伏,何洁去乡下看 望流沙河。夏夜,在明月清風的 陪伴下,他们依偎在故园的台阶 上,浅吟低唱。月影婆娑,虫儿 酣睡,爱情的幸福让他们暂时抛 开了苦难,忘记了黑暗。

回到成都后,很快,她收到 流沙河寄来的信,信中追溯了他 们的相逢相识,还有感动、期待。 他说 :“我只是一粒松脂,是你的 爱使我变成了琥珀,有了存在的 价值。”“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劳 碌终日,自食其力,谢繁华,绝 交游,乐淡泊,甘寂寞,学那拙 技的鹪鹩,营巢蓬蒿之间,寄迹 桑榆之上,栖不过一枝,飞不过 半里,啾啾唧唧,唱完我们的一 生。”

信中,他称她“我的洁”,落 款是“永远是你的河”。在冷酷的 环境中,来自另一个生命的温暖 让跌入低谷的流沙河有了生存的 勇气、生活的信心。“你是一株乔 松,而我只是一茎松萝,攀缘着你, 托身于你。”何洁飞蛾扑火般,一次次用爱燃亮了那盏将灭的心灯。

短短一个月,七只情雁飞到 何洁的枕边“,洁”“我的好洁”“我 的乔松”,热辣辣的呼喊也让爱情 迅速升温。与此同时,时局更加 动荡了,《四川日报》又在点流沙 河的名。1966年七夕节,收到第七封信的第二天,何洁义无反顾 地离家出走。

“何洁疯了!”亲友的话,她 充耳不闻 ;母亲的苦口婆心,也 不听了 ;四川省川剧院的工作, 不要了。她要把自己小小的赌本 跟他合起来,向命运的大轮盘下 一番赌注。只要和至爱的人在一 起,输赢又有什么关系?

七夕的夜满天乌云,星月无 光,一个苦涩而又甜蜜的婚礼正 在举行。花烛是用墨水瓶做成的 煤油灯,一只新枕头,一碗红烧 肉,唯一的宾客是流沙河的老母 亲。窗外,两名荷枪实弹监视流 沙河行动的民兵正为一对新人“巡 逻放哨”。拜堂刚结束,流沙河就 被民兵带走了。

婚后,何洁以“右派”妻子 的身份,和流沙河一起,在故园 扎了根。白天,流沙河赤脚裸身 锯大木,何洁则替人缝洗衣服做 保姆,荷锄担粪植树种菜。为了 不被欺负,她还学会了大着声音、 红着脸和小贩讨价还价。演员出 身的她,成了小镇上粗声大气的 平凡农妇。晚上,她为他“偎热冰冷的脚,扇凉汗浃的身”。她和他一起研究契诃夫,捧读普希金, 艺术见解常令流沙河惊叹不已。

批斗、抄家是家常便饭,已 有身孕的何洁大着肚子和流沙河并排站在一起接受“造反派”的 打骂。孩子出生后,她背着孩子 挨斗。浩劫十年,小小的家被抄 十二次。何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着 七封情书,那是她最心爱的珍品。 身心俱疲的同时,流沙河苦中作 乐,创作了《故园九咏》《情诗六 首》。他用喜剧的笔墨把一切痛苦 不动声色地溶于白描之中,尺幅 斗方间,既有时代的痛苦,又不 乏贤妻小儿带来的欢乐。

书籍文稿、生活用品被抄的 抄、烧的烧,只有何洁东躲西藏 保存下来的情书幸免于难。事后, 何洁把七封信和情诗的手稿一页 一页整理出来,捧起那些用笔记 本散页写就的书信,流沙河一边 读一边颤抖着声音自言自语 :“这 是我写的吗?这是我写的吗?” 激动之情无言可表。 “文革”结束后,随着流沙河复职,何洁也走上了创作道路。

写了《落花时节》《山里山外》《空 门不空》《山月寮记事》等佳作。 中篇纪实小说《落花时节》还荣 获“十月文艺奖”,并被收入《当 代中国文学名作鉴赏辞典》,作品 也屡受巴金等作家的高度赞扬。

与此同时,流沙河的长篇叙 事诗《妻颂》《锯齿啮痕录》也相 继脱稿。“爱你给我准备专治打伤 的药酒,爱你疯狂地扑向打我的 人”“爱你不顾面子给人当保姆, 爱你不让我知道钱已用尽”,诗行 里,两人相濡以沫的一幕幕令人 感动不已。 然而,爱情充满变数。22年 屈辱磨难,他们携手共度,天亮了, 爱情却戛然而止。 “一个屋檐下容不得两个天 才。”流沙河提出了离婚。“只有 爱情,永远不会变节”“此生一息 尚存,终不负君”,言犹在耳,然而已成过往。

带着对流沙河的眷恋,带着 爱情受挫的心境,何洁远赴云南。 跪拜于观音庙前,她终于了悟“:人 生聚散无常,缘尽即散,这其中 本无是非可言。”

平静地结束了与流沙河25年 的风雨同舟,何洁上青城戴发修 行,并开始规划青峰书院。如今, 《我与青山共白头》就刻在书院的 照壁上,青城山上,静谧的绿让她感到对天地的眷恋、对众生的 博爱。曾经沧海已化作滔滔江水, 喧嚣滤尽,只剩如水的宁静。“我 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白居易的诗成了何洁一生的向往。

2008 年,“七只情雁”被收入 《世界上最美的情书》一书。何洁说,她希望年轻的读者都有爱的光明,都有光明的爱。 故事落幕,爱情永恒。

猜你喜欢

流沙河故园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流沙河剪名片
流沙河轶事
李轶贤
好事近·故园之恋
流沙河甘付两倍的钱
流沙河甘付两倍的钱
春日
故园芊芊芳草处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