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
2017-07-01韩克勇
韩克勇
摘 要 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教师课前运用信息技术搜集想要的知识,缩短备课时间,使小学美术课上起来更有意思,学生学起来更加主动。结合小学美术课的规律和特点,就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美术;微信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30-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也逐步提高,艺术欣赏成为平常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与它息息相关的美术就随之重要起来。小学美术学科又与其他学科不同,大部分学科是以文字符号为主要载体,而美术学科则以图片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再是简单的写写画画,为了把课上得更有意思,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与思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进一步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提供了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的信息。课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搜集需要的知识,缩短备课时间;课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使美术课上起来更有意思,学生学起来更加主动。
2 课堂教学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前准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网上学习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网上信息量及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而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可通过网络搜集课上所需要的内容,如图片、视频、音乐以及相关名家作品和学生同龄人的作品,为课件的制作搜集相关的资料,让课件优化教学内容,把平时不可能在课堂上展示的实物,通过拍摄照片,根据课堂需要给图片加以修饰,最后加入课件中,在课堂上展现给大家,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学生同样要做课前预习。网上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并能积极进行网上课程预习,可以说这是预习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网络搜集知识点,初步了解课堂主要内容,但网上内容很多,学生可能在这方面的能力有限,不易找到想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网址供学生参考。如教学人美版美术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画家凡·高”一课,笔者通过网络提供几个相关的网站,提示学生了解关于凡·高的知识,并搜集凡·高的作品,通过文字或视频材料了解他的生平,这样学生就为课堂学习做好一定准备。
激趣导入,创设课堂情境 一节好的美术课,课堂的导入尤为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有趣的情境创设导入课题,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这时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美术教学中的导入方法很多,通过音乐、视频、图片、讲故事等方式导入,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如教学人美版美术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学画农民画”一课,课前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然后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到澎湖湾里有一条美丽的小鱼,她很爱美,想去参加一场选美比赛,听说岸上有名农民伯伯很会画画,就请农民伯伯给她设计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然后多媒体出示一幅农民画作品《鱼》,问大家想不想学画农民画,画出漂亮的作品?最后出示课题,通过多媒体应用的导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起他们的高涨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下一步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播升华——提供资源,拓展教材,扩大信息量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图片信息量有限,学生欣赏到的作品过少。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大量资源,从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美术课的教学离不开欣赏,欣赏优秀的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创作能力。为了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教师在课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课上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学中就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展示大师的作品以及同龄人的优秀作品,通过欣赏,对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评述环节再进行合理分析,并将自己看到的、学到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
生活中离不开美。在美术教学中,多根据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教学。讲解生活中的美,通过信息技术展示,让学生更进一步欣赏自己的生活。如教学人美版美术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社区”一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课前拍的学校周边社区的图片,使学生感觉很亲切,不仅提高了课堂气氛,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美术教学中有些课程需要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这就要求既形象又直观。如教学人美版美术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偶戏”与“提线纸偶”,教师在前面进行演示,但动作太小,展示物又不大,后面的学生难以不清,这时用多媒体屏幕放映操作过程,一步一步放,下面的学生跟着学,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使学生学会操作。
在该环节需要教师在课前制作相应微视频,在课堂需要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把过程就像演电影一样放映出来,学生观察得更直观,并有助于理解与记忆,加深印象。
在这个环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知識面无限拓展,解决教学重难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个性创作,步入创作“仙境” 这个环节是学生思维的延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作业要求,在学生创作前进行作品的示范,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台。但短短几分钟内完成整个作品是不现实的,课前制作的微视频又派上用场,但微视频应控制在三分钟左右,让学生快速浏览创作过程。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轻音乐,创造良好的创作氛围,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作品,仿佛进入“仙境”。
在这个环节,教师在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作品时要及时发现他们作品中的优缺点,并把好的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出来,让学生及时了解哪些是好的。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欲,增强学生作品的最终效果[1]。
展示评价,反馈信息 传统的展示评价,一般是学生作品在一堂课即将结束前贴到黑板上,或是学生携带作品上台展示,这样不仅速度慢,部分学生不愿展示,而且耽误时间。在一节40分钟美术课中,课堂评价的时间本身很有限,又无法从时间上纵向观察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因而激励作用受到很大限制[2]。
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等快速拍摄照片,运用多媒体进行作业展示,然后在校园网络平台、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班级QQ群或是微信群中展示,教师、家长、学生给予一定的点评。通过长期的作品积累,就能形成学生各个时期的作品库,并随时可以找出学生各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发现他们的横向变化。这样长期积累并可以挑选各课时的优秀作品形成作品集,必要时可投稿或出版。这样既有利于美术教学中长期激励学生,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课题研究,美术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更是有数据支持的科学总结。
课后拓展,课堂的延伸 每节课的结束,教师都会对课堂进行拓展,让学生把问题带到课后进行进一步研究,这里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搜集教师留下的问题。如教学人美版美术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艳丽的大公鸡”一课,下课前教师展示大公鸡的其他艺术形式,并要求学生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搜集资料并进行了解。这样学生在课后通过信息技术上网对相关知识进行查询,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丰富了知识面。
在现代美术课程设置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电脑美术。在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就有电脑美术课程,它根据小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近乎游戏的手法。这样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对基础比较弱的学生,会减轻压力。如教学中常用的画图软件,笔形可以选择普通笔、排笔、毛笔等,笔的颜色可以随意选择,在画错时还可以使用电子橡皮擦掉进行修改,起形完毕后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色彩填充。作画过程中能随时对画面进行保存。上这类课时,学生兴趣比较浓厚,积极性比较强,并能够及时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
3 结语
现代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但这里对多媒体设备的要求比其他科目更加严格,课堂欣赏及作品展示时要求色彩的还原度比较高,这样才能和原作色彩缩小差距。
习近平同志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学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师首先是一名艺术家,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掌握软件知识,熟悉课件制作,跟上时代的步伐,让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在实际中和谐发展。这样能提高课堂效率,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美术课堂更加鲜活,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更好地推进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白金丽.如何在美术课中运用信息技术[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1):48.
[2]石金钰.浅谈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J].教育学文摘,2016,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