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iFi万能钥匙9亿用户的超级App是如何炼成的?

2017-07-01夏毅鸣

创业邦 2017年6期
关键词:万能钥匙李磊流量

夏毅鸣

也许是移动化互联网最后的野蛮生长。

根据猎豹全球智库截至2016年12月25日的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上排名前十的App几乎已经全部归于BAT旗下——除了WiFi万能钥匙。

WiFi万能钥匙的功能和操作非常简单:打开软件,找到附近已经被共享的WiFi热点,连接上网。

不管从装机量还是活跃度来看,作为一款WiFi共享工具,WiFi万能钥匙仅次于腾讯的两大杀手级社交App,排名全榜第三。

截至2016年6月,WiFi万能钥匙全球总用户量突破9亿,月活达5.2亿,用户分布在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可连接热点达4亿,日均连接次数超过40亿次,公司已经保持连续4年盈利。

WiFi万能钥匙背后的公司叫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掌门集团之下。老实讲,它是一款相当神秘而且有着故事的产品。

说它神秘,是因为WiFi万能钥匙是从盛大创新院孵化出来的,并且是时任院长陈大年自己提出的项目。

陈大年是谁?盛大集团陈氏二兄弟之一,是集团董事长陈天桥的弟弟。

说它有故事,是因为这是一个几经波折的项目,三度濒临解散却又起死回生,成为盛大创新院留给移动互联网的传奇。

为什么我们要在当下来分析WiFi万能钥匙?因为它几乎是中国式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缩影:享受过智能手机的红利,也蹚过广告流量的浑水;跟随2015出海的浪潮,转入大数据掘金的未来。

更传奇的是,通过盛大创新院,它还连接着中国最早一代互联网企业家的身影。

在这个创业故事越发无聊,走量而不走心的时代,我们庆幸还能见到这样奋斗不息的创业理想,以及许久不见的野蛮生长。

WiFi万能钥匙的成长密码

李磊的老家是河北唐山的农村。有一次回老家,他的一个亲戚兴冲冲地拿出手机凑到他跟前,要给他推荐一个软件:“哥,给你看个特别牛X的软件,可以免费联网,叫WiFi万能钥匙。”李磊差点没笑趴下。他回了一句:“你知道这软件是谁做的吗?”

2011年,从清华工业设计系研究生毕业后,李磊以校招“四大牛人”之一的身份进入盛大集团,机缘巧合来到WiFi万能钥匙项目组。而现在,他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自从WiFi万能钥匙的用户量开始爆炸式增长之后,类似的“软件推荐”李磊已经碰到过好几次了。

WiFi万能钥匙乘着智能手机增长的东风,顺利成为拥有9亿用户量的超级App,背后的“成长密码”也无非是行业通用的这四条:

能不能拿出来炫耀:这个是口碑传播和新用户增长的关键。

是不是高频强需求:天气预报是强需求,但是不够高频,一天瞄一眼足矣。

是不是长期需求:脸萌、足记是好产品,但头像会懒得换,大片会拍腻。

愿不愿意付费(隐藏属性):付了钱,再烂也得咬牙用。

WiFi万能钥匙联合创始人李磊

创新院与第一行代码

WiFi万能钥匙真正的起点是在盛大创新院。

盛大创新院其实是盛大集团在2008年设立的一个内部研究院。据说,它以高出同行50%至100%的工资招募了大量的互联网科学家,孵化未来的项目。

最鼎盛的时候,盛大创新院门口每天都会出入很多私家车,许多科学家不管经过的是什么车都会敲车窗,然后往里面递企划书,极有可能这样就会拿到天使投资。

陈大年是盛大创新院的院长。2008年,他刚经历完带领盛大游戏分拆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敲钟时刻,为了寻找“赚钱”之外的人生意义而创办了盛大创新院。

创新院中一度有50多个产品同时研发,不起眼的WiFi万能钥匙并没有享受多少好待遇。毕竟连接WiFi这件事对科学家来说是无关痛痒的,大家更喜欢高“逼格”的产品。

比如当时有一款数字指纹识别系统,可以给每一篇文章编写数字指纹,只要发现有人抄袭,马上就有人报警,还会主动联系索赔,解决了困扰学术界的一大难题。

不过,与很多项目经由头脑风暴诞生不同的是,WiFi万能钥匙是陈大年自己提出的项目。

现任WiFi万能钥匙轮值总裁的张发有很多年来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普通的程序员。

来到盛大后,张发有先在家庭娱乐事业部工作,做类似Xbox那样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因为那个时候陈天桥判断家庭娱乐会是未来的消费入口。

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因为理念超过了现实(主要是网速),家庭娱乐中心项目最后夭折了。

正巧这时,盛大创新院副院长郭忠祥找到张发有,说是创新院有个叫WiFi共享的项目,问他要不要试一下。“空窗期”的张发有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老郭非常高兴,当即就让他去找项目负责人。

顺着指引,张发有来到一间很大的办公室,进门后竟然是一个套间,秘书在外边办公。他困惑地往里走了兩扇门,才来到陈大年的办公桌前。

张发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WiFi项目是院长亲自提出的。当时陈大年给他画下的“大饼”是:WiFi共享的目标,是让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上网。

事实证明,郭忠祥推荐给他的并不是一份美差。

张发有刚刚加入项目组的时候,团队尚且有产品和技术两个人。结果他入职后的两个月内,产品和技术都走了。

这个实在不能怪他们,因为盛大创新院的Slogan就是“每个人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在那两位仁兄离开之前,已经有两拨团队全体离开了,大家实在是对研究如何连接WiFi提不起兴趣。

如果换作其他产品,WiFi万能钥匙可能会就此陨落。幸运的是,陈大年本人十分坚持。最终,这个项目等来了张发有,他为今后的WiFi万能钥匙写下了第一行代码。

差不多在张发有做出产品Demo之后,李磊从盛大总裁办调入了项目团队。

在总裁办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李磊主要协助负责盛大在移动端的布局。实际上,盛大很早就提出了移动战略,当时投资了早期的安智市场、墨迹天气、虾米这样的先行者。那时,创新院还鼓励程序员都去学安卓开发。

WiFi万能钥匙轮值总裁张发有

因为业务的关系,李磊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和创新院打交道,还管过两三个产品,像是文件管理器、流量节省大师,还有手机同步助手。

没过多久,他正式加入了WiFi项目。虽然产品已经有了Demo,可那却是一个完全属于程序员的产品,没有任何界面设计可言。

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的李磊见状有点忍无可忍,他一手揽下了UI设计和运营两大重任。

结果呢?玩转3DMax建模的李磊完全搞不定跨领域的平面设计,好多人看到产品就问:这界面是谁设计的?这么丑!

盛大创新院差不多在2012年解散,但是陈大年依旧没有放弃WiFi共享这个项目。他带着以张发有和李磊为核心的WiFi万能钥匙成立了新公司——连尚网络,后来连同其他几个项目一同并入掌门集团。

只做“连接”这件事的前三年

在公司独立后,陈大年把办公地点搬到了一个位置偏远且被废弃的居委会里。这个行为就像一个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着WiFi万能钥匙不为所知、独立发展的三年。

这三年中,有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公司的发展——慢且专注。

从第一版App诞生以来,WiFi万能钥匙在很长时间里几乎只解决一个问题——连接WiFi。甚至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也被研发团队拆解成了十二个步骤。

这十二步里的第一步是探测信号。

张发有发现,要判断一个信号是不是真的足够让用户上网,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可能人们想当然地以为三格信号比两格信号强,其实真实情况复杂得多。

他和李磊找了大量的机器做适配工作,研究如何匹配才能达到一个最优的算值。有时因为用户位置的关系,信号始终不够好,他们就直接在软件中提示用户往某个方向走几步就能连上了。

后来,他们开始给信号贴标签。虽然同一地点有很多WiFi热点备选,但通过一些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来,有些热点的速度格外快。

这时候,他们就标注一个“极速”,然后这个热点的连接率就会大幅飙升。

这仅仅是第一步“探测信号”,但恰恰是用户的绝对刚需。做好了,可以成为产品快速从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

有一次某品牌发布了一款新型号的手机,结果张发有他们隔天就收到了很多该型号手机用戶的反馈,意思是WiFi连接成功率极低。张发有立马组织技术人员排查原因,发现是App和手机的WiFi模块不兼容。

想了半天,他们直接给厂商打了电话,最后解决了问题。

除了解决连接的问题,陈大年还以“慢且专注”的态度否定过初创一些团队不合理的计划。

因为缺少专业的UI设计师,WiFi万能钥匙的1.0版本和2.0版本界面都很土。刚巧,那段时间国内的App流行“换皮肤”功能。

初创团队望着那些瞬间五颜六色的App,心动了,向陈大年提建议要不要加入换肤功能,但很快就被他否决了。

还有一次是2013年,WiFi万能钥匙的日活已经达到1000万了。在那个智能手机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毕竟,据称大众点评当时只有400万的日活。

WiFi万能钥匙首席安全官龚蔚

团队一看,App已经超越一些老牌本地服务公司了,就开始琢磨商业化的事情。这个想法同样被陈大年驳回了。

不过,陈大年的理由非常振奋人心:这是一款能够爆发的产品,天花板远远不止1000万,谈商业化实在太早!

与生俱来的流量和盈利

虽说不急着考虑商业化,但其实在坐拥巨大流量之后,WiFi万能钥匙早早地就盈利了。

一开始的时候,WiFi万能钥匙就像任何早期产品一样,与有意投放广告的App联系,然后用一整个页面组成一个“百宝箱”。

不过,李磊很快发现这类广告有两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是这些App的质量无法保证,大多火速烧一阵钱就消失了,反而留下WiFi万能钥匙来“背锅”。

第二就是广告主都在扣量。因为最终的注册安装激活量都由广告主说了算,普遍会把实际的导流量说得低很多,最严重时可能达到70%。

刚开始人少,李磊还没时间管这事,直到第一年年底他才开始反思这种合作的问题。刚好那年他去外边参加了不少会议和活动,听说业内成立了两个广告联盟:百度主导的百度联盟和腾讯主导的广点通。简单来说,就是由联盟来联系广告主,再对接给各个流量平台,这样就回避了平台和广告主扯皮的情况。

李磊立马和两家都签订了协议。他打的算盘是,哪个联盟给的单价高,就把流量给谁多一些,完全是手动迁移。

可过了一阵,他发现两家的单价开始不约而同地降低,简直像商量好的一样,结果还是和之前扣点差不多。李磊也够狠,一气之下索性都停掉了合作:“把这块收入切掉,我们不要了。”

两大联盟当然不舍得眼睁睁看着这个流量怪兽逃走,于是,大家开始坐下来协商,保证一定的单价,就这样又维持了一段时间。

到后来,市场越来越规范。2015年底,出现了技术驱动的移动广告平台。

它在后台接入了百度联盟、银城、快果这样的广告联盟。一旦流量平台有了新的广告位,它让各个联盟自己竞价,价高者就可以获得流量。

这么一来,算是彻底解决了扣量的问题。整个2016年,WiFi万能钥匙的流量广告收入增长了几倍。

关于安全的质疑

龚蔚对于“黑客教父”这个说法非常头疼,因为对许多人来说,“黑客”是一个含义模棱两可的词语。他更愿意叫自己安全从业人员。

1999年,龚蔚率领黑客组织“绿色兵团”成立上海绿盟信息技术公司,开始了在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后来,他还先后就职于外资企业ISS(中国)、CA软件(中国)并创建安全事业部。

龚蔚很早就知道陈大年,早到那时候还没有ICQ,更别提什么QQ了。他在上海热线下一个叫Delphi(Delphi是一种编程语言,虽然现在用的人不多,但在当年非常火)的聊天频道认识了陈大年。

一直以来,龚蔚的梦想不是做什么教父,而是希望在信息安全领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不过,他越来越意识到,如果仅仅停留在安全领域,不管是做甲方还是乙方,视野都显得太窄了。

他渴望一个更大的平台。

巧合的是,随着用户量级越做越大,WiFi万能钥匙惹来了很多争议,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不管是连接一个陌生WiFi,还是把自己的WiFi分享出去,不少用户都在后台询问自己的隐私会不会泄露。

因为十几年前埋下的伏笔,2015年,龚蔚正式宣布加入WiFi万能钥匙,出任首席安全官。

带着过去20年的经验,他一进入公司,马上就开始从业务层面设计安全防范对策。总体来说,该对策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事前,在用户连接一个WiFi之前提前判断是否有潜在的风险,在浏览列表给出提醒;

第二是事中,时刻检查连接的环境是否安全,启用一条独立的安全隧道来加密个人信息;

第三是事后,安全团队与众安保险达成合作,启动安全险机制。如果用户用了事前保护还是被窃取了信息,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以申请理赔。

只不过这一年半以来,WiFi万能钥匙还没有收到过理赔申请。

未来属于场景化

当连接成功率超过75%,同时网络安全也有保障后,张发有觉得可以做一些其他的尝试了。除了继续坚持深耕“连接”,团队开始尝试个性化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巨大的“升级”,意味着WiFi万能钥匙从工具软件向内容分发升级。

随着第一版发布,内容阅读量直接破了千万,这给张发有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单单有内容还是不够。内容可以增加使用时长,但变现逻辑仍旧是流量广告。WiFi万能钥匙最海量的数据是基于LBS地位的,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场景。

团队很快就意識到了流量变现实现突破的关键。

如今的消费者假如出现在购物中心,广告主根本不知道他们具体在哪里。不过一旦消费者连接上WiFi,广告主就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在喝咖啡还是吃饭,这时候及时推送一张优惠券,很难定义这是广告还是服务。

同样,利用大数据可以判断用户是出门在外还是在家,在后一种情况下就可以推荐上门的O2O服务。

服务是现成的,大数据的作用在于个性化的相关推荐。

内容逻辑同样适用于场景化思维。如果系统判断用户在互联网公司,就可推送更多与科技财经相关的内容,在家里则是娱乐和八卦。

换言之,场景化的横向是内容,纵向是服务,一切基于用户的LBS大数据。这是属于WiFi万能钥匙的未来。

分享和互助的文化母体

李磊手机里最活跃的一个微信群,还是那群盛大创新院的老同事组建的,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每天都聊得热火朝天。

WiFi万能钥匙的公司守则里写着:“当公司和家庭出矛盾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家庭。”2017年,公司给每个员工放了一个月的假期,专门用来陪家人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考虑到不少员工是农村出身,只身跑来大城市打工,公司会给他们的父母单独各发一份“工资”。父母拿到的“工资”分别占据子女收入的10%。当然,这笔钱是另外算的。

有些员工的父母就会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好好干,这家公司真的很有前途。

李磊和陈大年共事多年,他对这种公司文化再熟悉不过。

陈大年曾经也是“拼命三郎”,但最终拖累的还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从那之后,他对工作的态度就变了,盛大创新院的母体文化也是从那时孕育而出的。

现代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的善意。

从盛大创新院继承下来的分享、开放、互助以及目标性,这些是可以超越“996”工作制,让公司能够在市场中竞争的武器。

写在最后

感谢在碎片化时代还愿意读完长文的你。

寥寥数千字,其实还是很难把拥有9亿用户体量的中国第三大App给讲清楚,但记者已经尽力从产品的需求点、创始团队以及产品的几大要素来还原WiFi万能钥匙的本来面貌。

不可否认,它背后有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有陈大年这样身经百战、不可多得的领导者把控方向,或许这会让WiFi万能钥匙变成无法被复制的孤案。然而,整个团队在核心功能点的探索,在产品设计上的克制,还有其远大的创业愿景,这些都可以成为每个创业者学习的对象。

时代总会变化。移动互联网也好,新零售也罢,甚至是人工智能,每一个现象级入口开启的时候,想想这些基本理念,你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猜你喜欢

万能钥匙李磊流量
新郎恶搞被烧伤,无辜朋友和加油站成被告
毫无推荐价值 WiFi万能钥匙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流量大变局
疯狂小偷自配20多把万能钥匙
当爱情离开
当爱情离开
《Wi-Fi万能钥匙》窃密疑云
三大运营商联手阿里巴巴酝酿推出“流量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