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创意迭出还是汉语危机
2017-07-01本刊编辑
■本刊编辑 杨 倩
网络用语:创意迭出还是汉语危机
■本刊编辑 杨 倩
前阵子收到一位同学的提问:“现在网络用语很多,也很时尚、生动,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好吗?”看来,除了影响娱乐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网络对我们说话、写作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不,在《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公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蓝瘦,香菇”……这些由网络流行开的话语纷纷上榜。
人们爱用网络用语,大多因为其形象、好玩、有创意。比如由两个“呆”组成的“槑(méi)”,本意同“梅”,在网络上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傻很天真”——从字形看,双倍的“呆”,可不是“很傻很天真”嘛!
虽然网络用语的流行几乎是一股不可逆的潮流,但不少专家认为,网络用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过度压缩、中英混杂、错别字频出,会给汉语的纯净和美感造成伤害。而一些低俗、粗鄙的网络用语,更是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作家王蒙认为,出现各种新词是好事,很多网络用语很有意思,比如前些年流行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就“非常美好,使我回想起我的童年时代,回想起我抚育我的儿孙的各种最美好的事情”。但他特别反感“小鲜肉”这样的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前院长、作家王晓玉认为,像“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第一眼无法看懂的网络词语是典型的病词,“这种语病在修辞学中叫‘杂糅’,这类词语的存在造成了语言的不严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像“洪荒之力”和“定个小目标”透露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文化心态,“说大一点,是一种文化自信”,但是“在我们这个拥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的国度,实在不忍看到‘撕×’这样粗鄙的文字招摇过市”。
专家的担心是杞人忧天吗?很多人觉得,网络用语来得快,去得更快,对汉语的纯洁性构不成威胁。因为作为一种前卫、时髦的流行,只有不断变换,才具备新鲜感,才会被大家喜爱和使用。拿“洪荒之力”来说,2016年8月傅园慧说出这个词的时候真真是令人“惊艳”,然而不出一周,就有人感慨“看到这个词就想吐”,因为那些天几乎人人都在说“洪荒之力”,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轰炸”,迅速使人感到厌倦。当然,“洪荒之力”本身是个挺好的词,至今也还有不少人愿意用。所以,一定会有一部分网络用语经过时间的考验,留了下来,进入汉语的常规词汇中。毕竟,汉语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各种语言的“侵袭”。
网络语言类型盘点
网络语言大多由汉语、英语的一些词加工改造而成,有的还把文字、图片、数字、符号结合起来。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符号型
将标点、字母和数字等按一定顺序或形状组合在一起形成“脸谱符号”,用来描摹某种情状或象征某种意义,也叫“颜文字”。比如“O(∩_∩)O”(微笑)、“”(加油)。
(2)数字型
借助数字的谐音和寓意,将汉字用数字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6”与“溜”音近,于是被用来表示“玩得很溜”,要称赞他人某种能力很强时,就可以说“666”。
(3)谐音型
由于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或是使用拼音输入法,很容易产生同音或音近错字的情况,于是将错就错形成新词。比如“蓝瘦,香菇”就是“难受,想哭”的谐音。
(4)缩略型
为了省事儿,略去一些字,将语句或词语缩略表达。比如将“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必拆穿”缩写成“人艰不拆”。
(5)语句型
一些热点事件、经典影视剧中出现的语句,被摘录出来使用。比如“洪荒之力”出自傅园慧的采访,“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出自热门的网络漫画。
此外,还有字母型,如“LZ”(楼主)、“OMG”(我的天哪);混合型,如“3Q”(谢谢)、“吃饭ing”(正在吃饭),等等。
【感谢兰溪市第一中学同学参与讨论】
●蒋文佳
用富于美感的语言交流
汉语的美,是音律美,是辞藻美。是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莫名惆怅;是白居易“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的绵长愁思;是徐志摩“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的如水柔情;是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暖感伤。
生活中,我们有如此美妙的语言来表达情思、传递情谊,为什么还要用“猴赛雷”“吃土”那样毫无美感可言的网络语言来交流?
●姚玲娜
语言是工具,根据场合选择使用
我们同学间发消息喜欢用表情包,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用一些网络语言来交流,因为它们可以让气氛轻松,让内向的人或者“冷场王”放松下来。但如果和父母交流用上网络用语,他们就会不明所以,用“孩童般纯真的目光”抠其中每一个字的意思;写文章时用上,老师也会评价“语言混乱”。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目的是传递信息。当交流对象不明白其意思,信息无法准确传递时,网络用语就不是我们需要的工具。
●倪旖旎
为汉语增添时代气息
我最早接触到的网络用语是“神马都是浮云”,其实它并不是一句粗浅的感叹与自怨自艾,它不但是对《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继承与诙谐化拓展,而且准确地表达了《论语》想要表达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姜你军”“蒜你狠”,道出寻常百姓对物价飞涨的感慨与无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激起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洪荒之力”,说出了人类内心深处无限的潜能与原始的冲动……
所以,表面看起来,网络用语大多是由谐音、象形字,甚至是因错别字而来的无心创造,但在我看来,它恰恰反映了当下人们的心理与感受,为汉语增添了时代气息。
●甘羽星
去粗存精,让网络用语为生活添彩
不少专家认为,网络用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过度压缩、中英混杂、错别字频出,一些低俗、粗鄙的网络词语流行开来,会给汉语的纯净和美感造成伤害。但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些不雅的词呢?谁也无法阻止人们使用网络用语,但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它们,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讲脏话、粗话一样。遇到困难可以爆发“洪荒之力”,每一天都可以“定个小目标”来激励自己——选择鲜活、有意义、有趣味的词,而不是用“撕×”等不雅的词语来彰显所谓的“个性”和“时髦”,让网络用语为生活添彩吧!
●吴张婕
兼容并蓄,丰富汉语内涵
人身上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社会文化现象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作为潮流的风向标,网络用语将这种变化的态势放大到最大:昨天还爆发着“洪荒之力”,今天就过了“假的新年”。
我以为,作为文化现象的一部分,网络用语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形态和内涵。就像“吉普”“沙发”源自英文,英文中也有源自汉语的“tofu”(豆腐)、“kung fu”(功夫)和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汉语因此而不纯洁了吗?英语由此变得不纯正了吗?并没有,它们体现的是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壮大。对于网络语言,又何苦苛求约束,不将其兼容并蓄呢?
●柳涵诚
时间会沉淀语言
正如《诗经》中既有下里巴人的“国风”,又有阳春白雪的“雅”“颂”,网络用语也有雅俗之分。雅可以如“元芳你怎么看”,俗可以如“撕×”。但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网络用语也是,只有经得起时间淘洗的词语才能沉淀下来——“山寨”“给力”等词语早已丰富了汉语词汇,而曾经流行的“火星文”,现在谁还写呀!
[龚瑞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