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当年河内行

2017-07-01刘道德

西江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大使馆胡志明陵园

刘道德

回忆当年河内行

刘道德

1995年深秋,一群来自中南六省市地区报业界的朋友,相聚在广西凭祥市研讨及交流广告发展大计,大会还专门组织我们赴邻邦越南采访考察。

刚踏上越南的国土,几位身材苗条、脸庞清秀,身穿红色、绿色、黄色、白色(代表着春夏秋冬)旗袍的越南姑娘,便手捧鲜花,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她们一边说着“欢迎,欢迎”,一边热情地献上花束。

我们乘坐越南的旅游中巴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翻山越岭,一路颠簸过了谅山。

从谅山到河内,有两百公里的路程,车外青山绿水,田野、山川掠目而过,车内导游小姐用普通话介绍越南的民俗风情,还“咿咿呀呀”地教我们一些越南日常生活用语,车厢内充满欢声笑语。

越南河内巴亭广场

深秋的凉风伴着笑语,当车子进入河内时已是傍晚时分。越南首都河内市虽然见不到高楼大厦,但街上车水马龙,倒也热闹非凡。我们下榻在一家叫“剑泉”的宾馆,馆内绿树红花,环境幽雅,旅客盈门。我们住在B楼,房内彩电、冰箱、电话、卫生间设置齐全。12寸的电视机播放的是越南新闻和影视片,而那台拨号的电话机,对我来说,是形同虚设的装饰品。

在河内,我们逛商店,观市容,游还剑湖,参观越南军事展馆,看奠边府战役录像,在越南国会大厦前拍照留影,领略越南的风土人情。我们还到几间中国人开设的餐馆就餐,同新华社河内分社张记者闲聊。

热闹的大街上,矗立着各国驻越南大使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面积较大、位置也好。我们兴奋地来到大使馆前,只见门前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悬在门楣上端的中国国徽闪闪发光,两扇不锈钢门自动开启,一位穿着越南军服的年轻士兵,站在大使馆的金色牌匾下执勤。

当我们进入使馆,办公室主任、一等秘书黄女士热情地迎上来与我们握手,并微笑着说道:“欢迎记者们,欢迎祖国的亲人来访!”她的话像一股暖流,温暖着大伙的心。跟随着黄主任的脚步,我们行走在花间小道上,松柏翠竹掩映的办公大楼后面,是一幢三层的宿舍楼及几幢法式小楼,庭院里的鸡冠花、芍药花灿烂盛开,还有假山盆景,环境幽雅宁静。

黄主任介绍说:“在中国大使馆周边,有越南的主席府、总理府、外交部、国际部等党政主要部门。”她自豪地说:“中国大使馆能坐落在这个好地方,是由胡志明主席亲自批示的。”在使馆里,我们看到各国的轿车进进出出,不同肤色的外国朋友在相互热络地交流着。

黄主任笑着说:“中国改革开放,举世瞩目,不少国家的官商要员都喜欢到使馆里来,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国策,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我们热情礼待每一位客人,尽力给异国朋友留下美好的印象,欢迎他们来中国做客。对于中国、越南之间的一些事务,也在使馆里沟通和解决。”在中国大使馆的值班室,我们欣喜地看到刚从北京的国际航班送来的《人民日报》。

我们还专程到巴亭广场,瞻仰中国人民的朋友――胡志明主席的陵园。胡志明陵园建筑风格与苏联莫斯科红场的列宁陵园相似,糅合了越南的民族风格。陵园的外墙装饰及内部结构,都选用越南的大理石、紫檀等材料,整座陵园恢宏大气,宁静肃穆,正面的横檐上嵌刻着金色的越南文“胡志明纪念堂”,陵园大厅里供奉的水晶棺内,安放着胡志明主席的遗体。我们虔诚地走近水晶棺,瞻仰这位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只见胡志明主席安详地闭着眼睛,脸色红润,下颌的缕缕银须清晰可辨,好像他老人家经过了一天辛勤的工作后,正怡然安睡。胡志明陵园门前的广场,是79块纵横有序的大草地,种着四季常青的草皮,象征着胡志明主席终年79岁。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中国大使馆胡志明陵园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新国家(四)
新国家(五)
琵琶记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
胡志明夏访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