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情感启发的实践
2017-06-30郑芸
郑芸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九中学)
摘 要:在我国,语文是基础学科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进行最基础沟通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也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科目,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从情感启发的概念、情感启发在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情感启发的实践这三方面内容来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情感启发
在了解情感启发在语文教学的应用之前,首先我们要弄清何为情感启发?情感启发指的是以情感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渐进深入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启发往往能够更加容易地引导学生进入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接下来,我们会从情感启发在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角度入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理解。
一、情感启发在语文古诗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无疑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是由古诗历史悠久、诗句短小但内容包含量广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中学古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都十分清楚,每学习一首古诗,就意味着诗篇的背诵和翻译解析。首先,因为古诗历史传承悠久,致使其中的许多内容尤其是一些寓意深刻的诗篇,对现代中学生而言,难免晦涩难懂,其中句式的变化,与内容含义的深刻性更是令一些对古诗学习颇觉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而情感启发方法的运用,无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困境。
其次,诗人在做古诗时,往往怀揣着不一样的情感与寄托,使得诗人的真挚情感无法避免地融入古诗当中去,令古诗生就蕴含着丰沛的各种感情。而从情感启发的教学方法入手,对学生而言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古诗。
最后,从情感启发法入手,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将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到主动参与者的角色当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更富乐趣。因此,情感启发在语文古诗教学应用中无疑有着强大的优势。
二、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情感启发的实践
1.通过设置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其中
在课堂上进行情境的设置,首先需要老师做好准备,只有在资料翔实、计划周全的前提安排下,才能够在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将学生引入其中。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增强情境设置的成功性,其中,“感同身受”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古诗的诵读来达成。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充分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不忘故国的高尚情怀,一腔赤子之心引人感伤落泪。语文教师在教授这首诗时,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并在诗篇的正式学习之前,简单向学生描绘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进来。
2.采用多媒体等多元方法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认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初中教学的硬件设备也越来越具多样化,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善用多媒体设备,以便更容易引领学生进入情感启发方法所設置的教学情境当中来。由于古诗独特的韵律美,使得它与音乐的联系密不可分,故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就显得十分有益。例如,在进行古诗的课程学习前,让学生查找与该古诗意境相契合的音乐,在课堂上为大家播放,使学生在音乐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古诗的相关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于课前向学生布置诗人背景调查的作业。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名诗句,使学生在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更积极地融入课堂的学习当中来。
3.有效的互动
在新课改的稳步推进中,如何定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成为值得人们思考的话题,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课下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而进行互动环节的设定,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进行古诗的学习过程中,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诗中描绘情境的再现,并在讲台上表演出来,以及令学生在课下写出自己对所学过古诗的领悟,并在班级进行交流展示,评选出优秀作品,举办“课堂五分钟”活动,用每堂课或者抽取早读的时间,来让学生为全班同学讲解自己对古诗的领悟。这样就可以在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为学生学习古诗带来积极的影响。
古诗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学习课程,无疑需要语文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对学生古诗的学习能力进行更加深入的强化,这就使得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情感启发法在初中语文古诗的教学中有着良好而广泛的应用,也为学生古诗学习效率的提升作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丽丽.情感启发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2):7.
[2]高建芳.关于情感启发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吉林教育(综合),2015(16):133-13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