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美术的有效教学途径
2017-06-30孙玉霞
孙玉霞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学)
摘 要:中学美术教学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必须引起中学美术教师的高度重视。通过中学美术教学,可以提升中学生的美术修养,增强中学生洞悉中外美术文化的兴趣与能力,激发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致与积极性,全面培养中学生理解美、感悟美、欣赏美、缔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及人生观。让学生能够充分重视中学美术学习,使他们真真正正地喜爱美术学科,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智慧得到启发,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美术;有效教学;兴趣提升;能力培养
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深知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也知晓中学美术难教,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致不高,美术的教学成绩不尽如人意。面对诸多困难及压力,中学美术教师一定要探究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努力钻研自身的业务水准,上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学美术课,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这门学科。这样,中学生的美术修养才会得到提升,美术学习的兴致才会得到激发,中学生理解美、感悟美,欣赏美、缔造美的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审美价值观才会树立。为此,探究中学美术有效教学途径成为美术教师努力的方向。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中学美术教学呢?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学美术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努力转变中学美术教师的教育观念及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式
教学多年,我们都知道教育观念非常重要,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教学的行为习惯,教学行为习惯反过来印证着教育观念。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从中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考虑中学生的实际需求,行之有效地为学生设置一些美术教学的目标,给他们创设一些美术学习的有利时机,使他们能够在积极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美术学习方法与途径,提高自身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1.多为学生创设一些提升美术学习兴致的时机
学习兴致是美术持久学习的根基,是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美术教师抓好美术教学的第一步便是为学生创设一些提升美术学习兴致的时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这门学科,产生美术学习的兴致,而且这种兴致还要持久,这样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才会理想。所以,我们中学美术教师首先要从学生自身的立场出发,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及自身经验,设置具有趣味性、吸引性的美术课程主题及其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中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致,让中学生真真正正地喜爱美术这门学科,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修养。
2.多为学生创设一些美术探究技能创新的时机
任何一门学科的生命都在于创新,只有抓住创新的机会,掌握创新的方法,这门学科的生命才会有效地延续,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美术学习氛围,是我们中学美术教师努力的目标。这样可以为学生呈现积极、自主、向上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对美术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中学生喜爱大自然,喜欢走进大自然中,领略大自然中蕴含审美法则的物象,从而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各种奇思妙想。为此,我们的美术教学需要为学生开展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让他们的欣赏、思维、创新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全面掌控中学生美术学习的目标,培养中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美术学习观念
1.以發展中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为美术学习目标
中外美术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美术学家,他们具有较高的美术修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们。关注他们的思想,洞悉他们的情感,掌握他们的艺术创新方式及艺术开拓的精髓,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方向去感悟、领略、认知、理解经典。这样的教学对中学生学习美术有较大的益处,无论是从艺术家作品的表现语言,还是从艺术家的感知角度,或者说从美术史的认知角度讲,对学生都是一种引导,都可以让学生在中学美术学习中全面提升审美判断能力。
2.以培养中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为美术学习目标
在中学美术学习中,培养中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是我们的基本目标。我们要通过美术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规范的绘画方式,掌握美术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最基本的造型表现方法,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要知道中学生在对各种美术媒体、美术教学的技巧及美术课件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中,美术学习的兴致极易产生。为此,我们在关注中学生美术作业的同时,还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美术学习上,使中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想象力和造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3.以提升中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为美术学习目标
绘制草图是我们美术学习的前提,在学习美术绘制草图时,要注重中学生的动手参与及自身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维、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在美术作品的制作中依据我们的设计意图去合理选择媒材,充分利用合理的工具及制作方法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学生去感悟各种材料给学生带来的亲身感受,有效提升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创造能力,努力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李成思.提升中学美术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5).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