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数学教学中的学习起点

2017-06-30马琴

关键词:学习起点白纸有效运用

马琴

摘 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上来设计和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使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唯有如此,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白纸;学习起点;如何寻找;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18-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积淀,绝不是“一张空白的纸”。因此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所谓学习起点,就是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包括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逻辑起点一般指学生按教材的学习进度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积累,而现实起点多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有的知识、经验。

大教育家奥苏伯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教学只有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的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生所需的学习内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有效运用已有的学习起点。

一、如何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与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以学定教”。只有找准学生现有的知识起点,才能准确把握其学习起点。

1.利用课前调查,寻找学习起点。

课前调查是指在上课前运用访谈或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找准教学的起点。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需要重复讲;学生较模糊、有争议的认识和未知的内容则需重点研究、讨论解决。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我意识到学生已经对圆有所认识,所以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发现:100%的学生认识圆,83%的学生已经会用圆规画圆,75%的学生了解“半径”“直径”“圆心”这几个名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还需要从头教起吗?通过前测还发现这个内容的难点是还有部分学生画圆速度太慢,有的甚至圆画的不圆,因此针对这点在课堂中我先让学生练习画1~2个圆,然后让其充分讨论和交流画圆时的注意点,最后再让学生正式画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画圆速度大有提高,圆画的也挺标准。

2.利用“导入”环节,寻找学习起点。

在每一节课之前都进行调查工作量较大,所以我们使用更多的是根据教学的经验估计学生的水平,然后在上课开始创设情景,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师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设问:你对这个知识有哪些了解呢?你听说过这个内容吗?也可以尝试练习式设问:你能解答这些题目吗?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也可以采用创设情景式。

3.利用课堂教学,寻找学习起点。

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和新知有关的尝试练习。一旦学生发现这些题老师没有教过,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丰富,就会倾其所有,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千方百计挑出相应的知识进行解题。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确定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还可以采用“先听后讲”的方法,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如何?

二、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起点。面对不同的学习起点,教师应该有效地运用,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更加生动。

1.不同学生,不同对待。

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学习起点就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习起点就不同。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课是相对枯燥的。老师提出问题:一个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有些学生马上会回答出六个,而有些学生则是思考很久仍不敢确定答案。面对这样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有效地应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使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注重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例如,在设计学习认识钟表的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先请出一位学生拨出一个整点的时刻,再让另一位学生读出,依此类推,让不同的学生拨出不同的整点时刻,最后可以师生共同总结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亲身实践,既能联系生活,教师又能从中发现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确定课堂的重难点。

3.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案。

当学生的现实起点远远高于逻辑起点时,我们有必要对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度的调整。以学生的现实起点为基础对教材进行合理、适度、准确的开发与利用。比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教材先安排一道准备题:甲数是120,乙数是甲数的8倍,乙数是多少?教材的意图是用方程来解。然而学生实在是不愿意那样做,一眼能看出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方程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改变了原来的教材安排,直接出示这样的两题:

①果园里有苹果树280棵,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20棵,梨树有多少棵?

②果园里有苹果树280棵,比梨树的3倍少20棵,梨树有多少棵?

让学生列式计算,结果第①题几乎全部做对,而第②题只有四分之一学生做对。这时再比较两题之间的异同点,点拨学生是否用方程尝试。此时原来做錯的学生也能正确解答,极大引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创设一种“问题解决”的课堂环境,强调了知识形成全过程的展示,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置学生于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之中。

关注学习起点应该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将它看成是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起点白纸有效运用
白纸变美金
白纸上的黑点
“探究”再探究,“思考”再思考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以学习起点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
研究学情,以学定教
改变课堂从目标制定开始
红白纸换位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