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霁翔:关于建立科学的博物馆评价体系的思考①

2017-06-30

国际博物馆 2017年2期
关键词:评估博物馆评价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参与“指南针计划”,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5 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出版专著《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走过关键十年》等。2014年9月,荣获文物保护专业内的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

过去,博物馆的门票收入是一个受各方认可的硬指标,它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社会公众对博物馆展览及服务的认可程度。但是,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后,门票收入已经无法再作为博物馆的评价指标,免费开放制度在拔除了阻隔在公众和博物馆之间的经济藩篱的同时,也废除了博物馆对观众的流量控制机制和观众筛选机制。今天,能否对博物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决定着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成败。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能有效解决我国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提升问题。因此,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地方层面,均应抓紧制定博物馆评估和考核办法,实施有效监管。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综合评价体系,应逐渐由经验评估转向科学评价,由定性评估转向量化评价,由上对下的单向评估转向上下左右的全方位评价,由单一的整体工作评价转向对各个岗位及人员的细化评价。参考其它国家经验,我国博物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观众人数、公众满意度、藏品保管、科研成果、展览陈列、文化产品、财政状况、场馆的硬件设施、制度建设、社会影响力和人力资源等主要指标。但是,目前这些评价内容和方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博物馆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普遍建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设定尚缺乏共识,评价程序的安排不尽合理,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规范,同时博物馆评价还缺乏制度保障,这些都影响了博物馆评价的科学性。

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缺少综合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一座博物馆的好差优劣,往往仅以馆舍建筑、展厅规模、文物收藏、员工数量等作为评价标准。但是这些都仅仅表明博物馆拥有什么资源,而没有反映出博物馆实现了什么目标。评价一座博物馆的优劣,应以博物馆的绩效为标准,以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事实上,如果一座博物馆尽管拥有一流的馆舍造型、一流的展厅条件、一流的文物藏品,甚至拥有一流的员工素质,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发挥社会职能,不能很好地为观众服务,也不是真正一流的博物馆。

博物馆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博物馆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首先,应该确立博物馆评价的基本原则,即将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广泛参与、社会公认作为评价体系的指导原则;其次,应该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内容包括公共项目评价、藏品管理评价、人力资源评价、行政管理评价、科学研究评价、硬件设施评价等各个方面;第三,应该确立科学的评价程序,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以程序的科学公正保证结果的科学公正;第四,应该组织公正的评价主体,把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上级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发动广泛的评价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参与,确保评价结果具有社会公信力。同时,要将评估的结果与博物馆自身建设相结合、与问责机制相结合、与政府预算安排相结合,真正发挥评价制度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博物馆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博物馆的运营和博物馆功能的实现来设定。不同国家制定的博物馆评价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总体来说特别注重以下相关方面的评价:一是战略发展和宗旨评价,目的在于通过评价确定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一座博物馆的发展政策至少包括使命、宗旨、战略目标、年度计划四项基本内容。二是机构建设和能力评价,包括博物馆的综合管理能力如何、基本陈列水平如何、内部治理机构如何、资金筹措状况如何等。三是业务水平和项目评价,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促进博物馆各项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四是服务质量和社会评价,即以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众为评价主体,通过这些评价,把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和以实践结果为导向有机结合起来。五是社会责任和非盈利性评价,此项内容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监督博物馆是否履行其社会责任和促进其公信度的提高。

20 世纪80 年代,来自企业组织的绩效管理理念开始进入博物馆管理领域,美国波士顿科学博物馆拟订了一系列评估项目,以及可以量化的绩效评估目标。随后越来越多国家的博物馆相继效仿,并结合自身特点出台绩效评估方法。但是,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博物馆与企业组织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博物馆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存在的非营利永久性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具有为广大民众提供学术专业服务的社会责任;博物馆是广大民众可以接近的终身学习机构。因此,要评估博物馆的运营是否成功,不能像企业组织一样注重成本效益,必须把握博物館社会服务的价值观。

博物馆的运行评估不但以博物馆业务的绩效评估为主体,而且应该综合博物馆运行的其他方面,从使命定位、发展战略、公共关系、组织管理等维度进行全方位思考,构建合理的评估框架。目前在博物馆评估中最受关注的是博物馆运行评估,有的国家将其称为“战略计划或绩效指标评估”,主要针对博物馆的运行状况和业务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估。许多学者对此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博物馆绩效评估理论”,新西兰、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也积极开展博物馆运行评估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博物馆评价体系等行业标准,增强自身活力,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未完待续)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估博物馆评价
博物馆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