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家策划】鲁南绿城,“蜕变”在路上

2017-06-30

走向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环城蜕变枣庄

2017-03-22 走向世界杂志

市民口中的“绿道”,正是入选全国首批“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的凤凰绿道。这条长1700余公里的绿化道路是枣庄打造的纵贯城乡互联互通的水网、路网、农田林网绿色生态廊道,既“沿路、沿河渠、沿湖、沿边界”,又“环城、环镇驻地、环村、环水库”,集休闲、旅游、经济、民生等元素于一体,织就了一张脉络清晰、纵横有序、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网。

为了给更多市民和游客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2016年初,枣庄开始了环城国家生态公园项目建设,并成为山东首批市级国家公园试点,60万亩的总面积以青龙山系、凤凰山系为骨架,200多公里的大小两条环线,将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和旅游景区串珠成链,用绿色将整个城区拥入怀中,形成了环绕中心城区的绿色景观和生态屏障。在构建了以良好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的基础上,“绿化”不再是簡单的植树种草,而是突出园林文化和植绿造景,在城市广泛种植高大乔木,在农村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绿化,140余个城市公园和街头游园、13个省级绿化模范镇(示范镇)、163个绿化示范村遍布城乡,保证市民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

枣庄市是国家资源城市转型试点市,过去,水泥企业给城市山体留下了千疮百孔。为改变城市环境,近年来,枣庄在实现了全市水体、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后,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森林城市建设,着力打造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的新枣庄,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双赢。

在山亭区北庄镇,洪门葡萄专业村处在枣庄北部的环城绿道上,每到葡萄成熟的季节,洪门村的葡萄还没下架就被城里的游客摘走了。洪门村支部书记王光太对此感触颇深:“这条绿道一修通,就给我们打开了山门,我们的农副产品能够卖得出去,价格得到很大提升,也火了我们的农家乐,这条绿道不仅是一条生态道,更是我们的一条致富道和幸福道。”

森林城市建设拉动林业经济全面发展,既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扶贫开发探索了新途径。目前,枣庄市经济林果面积100万亩,林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农民涉林收入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人均收入的1/3来自于绿水青山。环城绿道、沿河绿道将沿线景区景点、乡镇农村串珠成链,农民借势发展乡村旅游,经营观光采摘、休闲娱乐、民俗文化等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形成了运河人家、榴园人家、山乡人家、湿地渔家、森林人家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建成省级旅游强镇29个、省级旅游特色村60个,枣庄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市。

绿色发展理念,让广大群众尝到甜头。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努力提升生态品质,枣庄市自2016年以来大力实施环城国家生态公园、荒山绿化、城乡绿色生态廊道、森林防火与保护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湿地保护恢复、乡土树种培育推广、古树名木保护、森林生态全民共建共享、现代林业治理体系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十大提升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果。

青山拥城、绿道环城、碧水绕城,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改善了枣庄的生态环境,还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十三五”期间,枣庄继续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十大提升工程”,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竞争力。枣庄市林业局长龙厚宏介绍道:“森林建设、生态建设完全改变了以前的一黑一灰资源型城市的面貌,变成一个鲁南绿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十大提升工程,大家都来参与到森林城市建设和提升中,都来享受森林城市建设成果。生态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

通过森林城市建设,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枣庄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去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07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全年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稳定保持三类水标准,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水质改善一等奖;代表山东省迎接全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荣获第一名。如今的枣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在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道路上,实现着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蜕变”。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提供) 文/王立雪 编辑/王雪芃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城蜕变枣庄
女子存入银行一百万五年后仅剩一元
清晨 我从环城公园路过
环城旅行
中天楼
The grand Chinese ritual
构建个性化的城市细胞膜
枣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文化表征研究
论美国电影中的癫狂之美
“微”体验:因“生”动而生动
正本还需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