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材观
2017-06-30孙宝年
孙宝年
摘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现现代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
关键词:教材;历史;教学
先进理念是进行课改的旗帜,历史教学必须用新的理念作指导,再不能是填鸭式和应试的教学,要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教学观。而新教学观的建立,还要建立在对教材的科学认识、应用和超越上。也就是说,在课改这个混沌的状态下,要建立正确的教材观。
一、认识、尊重教材
传统的历史课本是编年体和国别体,非常系统,也便于教学;高考又紧扣课本,因此只要教好课本就可以解决高考问题。而现在的教材再不是万能的,注意了与初中课本衔接的同时,采用的是模块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体系,适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并且在“一标多本”的前提下,教材只是课标的一种表现模式,它只能是起媒介作用的信息工具,因此教学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目前的常见的版本是人民版和人教版等,每种版本都有其特点和优势,不管你选择哪个版本都会有所得,关键在用好教材,发挥其学习资料和工具的作用。正如:朱汉国教授所言:“ 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 、“增强可读性,这些就是弹性的规定了”。也就是教材除了多版本外,它也再不是傳统的“学本”,而有向 “读本”转化之趋势;顾名思义,教材的功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读本”,是供学生读的,面对的是学生的个体,在读中自然的发生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而“学本”的理想状态,是切实地“示学者以门径”,带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强制性,是要求统一性。因此,就教材而言,新课改的理念已经非常明确了。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灵活的应用教材,即可遵循教材的编排体系,又可自己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模块为主也好,以编年和国别也好,都能充分的尊重个性,有学生个体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地方的个性等,只要能达成历史教学之目的,完成课标的要求,历史教学也就是在尊重教材了。因此,在统一课标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适合了学生和地方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也强调教法和学法的改变,抛弃了“以本为本”,将践行“以人为本”。
二、用好、超越教材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上说:“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又特别强调“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也就是,在现在的教育现状下,教材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学历史的主要途径。因此,鉴于教材版本多样,内容也有很多差别,所以在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理解课标,多套版本教材对照使用,分析其优势,只把教材内容当成学习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共同投入到对学习资源研读中,把教材读明白,读透彻,浅化历史教学,终使课标要求逐渐的清晰可见。但历史教材已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只是为了学而利用的一种介质。而且教学设备、历史音像资料、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存—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含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都属于教学资源,也就是说教材只是历史学习的组成部分,在真个历史学习中,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依靠,必须多种资源配套使用,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而以上资源要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历史教师的主导性就必须高度发挥,为了有把握的组织教学,就必须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得认真的研读课程标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树立新的教育观。即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总之,历史学习过程再不是以教材为主了,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是说,在学的过程中我们用好教材的同时还得超越教材,即学会历史知识的应用,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举例来说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能用于生活的实践或穿越时空隧道,设身处地的感受历史,多谈一些学史的认识和启示等。
三、抛开、升华教材
历史教学再不能是培养过时的书呆子和考试机器,要学以致用,用我们学历史的所得指导生活。现在的历史教学不再强调历史教材的教学,转而重视课标的指导功能,实现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不再强调内容的细处,转而重视构建一种大历史观,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不再强调历史本身的教学,转而重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部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如果实现了这些转变,生活将变成了历史,过去的是历史、现在的是历史、身边的是历史、遥远的也是历史,生活中处处时时都能感受到历史。历史成了生活、生活就在历史里面。哪怕,最平常的吃喝拉撒都富有了浓厚的历史气息。这个阶段历史教学已经不在拘泥于教材,生活本身就是教材了,我们使历史教材拓展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广度,最终升华了历史教材,使历史教材变厚又变薄。用生活作为历史教材的好处就在于它将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和充满活力的学习空间,一个可供终身学习的源泉,一个不断的能力培养过程,这就是把历史教材给读厚了。同时我们学历史又没有教材,这就把历史读薄了。抛开教材真是妙不可言,我们的历史教学就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同时,把历史还给生活,让生活启迪历史,把历史课堂转移到社会角角落落,用历史去考证生活,用生活去验证历史,历史教材的这种升华即可批判历史无用论者的荒谬绝伦、也将改变重理轻文的教育现状、提高国民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755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