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30周易
周易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备考过程中的重点话题之一。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入手,分析该理论在高中作文课堂中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探索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方法,为中学作文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作文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其相关问题的解读》一文中指出:“全国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之上增加任务驅动指令,以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该文章的论述,让“任务驱动型作文”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备考中的复习重点和热点,因为它有效地解决了考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作文材料时无从下手的难题,以及避免出现审题偏差、立意不符、套作文章等问题。可见,“任务驱动型作文”已然成为目前高考作文备考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高中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式的方法。在他看来,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这一理论经过发展之后,目前形成了“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适时点拨,诱导探究方向——课堂合作探究,训练自主学习能力——课后创新作文,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模式。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模式可以有机地贯彻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探究情境,推动探究发展
任务驱动型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基本源自生活,能够很好地贴合现实,材料体现的现实性是人人都可以有话说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适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究的情境,带给学生一个平等的、自由的有心理安全感的氛围。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预置一个问题给学生,同时提供几个角度不同的参考答案,让学生以自主或是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例如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作文题目: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被不少人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分析该作文题目可以发现,材料内容本身已经创设了一个情境,即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态度,并且提出了三个问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节日的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题目转变为课堂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的思考。
二、教师引导探究,学生用心写作
探究式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基于对探究方向的了解,通过亲身参与和深入思考,实现探究能力的形成甚至提升。将这一方法运用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它的实现过程应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初步感知材料并明确任务指令;二是构思文章的论证角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是困难;三是依据选定的角度组织论据,力求严密和准确;四是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其次,学生需要主动地、积极地将自己整理好的构想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定时的巡视和观察,适时提问,及时掌握学生的探究进度和探究成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的发展。如2016年全国名校大联考作文题:
厦门大学94岁高龄教授潘懋元,79年执着于研究高等教育学,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之先河;某大学生热衷于参加选秀节目,渴望一夜走红,登上人生巅峰;更有一种人羡慕“官二代”“富二代”,坐享其成……这三种人中,你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则材料探讨的是个人追求与实现的主题,材料中的三类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潘懋元教授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令人钦佩。热衷于参加选秀的大学生,梦想一夜成名,太过功利太不切实际,不应该被提倡。最后一类人想不依靠自己努力却坐享其成,令人鄙夷。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应当首先充分解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明确这类题看似有三个选项,但其实答案并不是开放的。如果学生选择第二类或是第三类人,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明显三观不正,与偏题无异。因此,教师在探究过程当中应当扮演好引导者、观察者的角色,密切注意学生的探究讨论是沿着合理的轨迹推进。而学生也只有在经过充分的自主探究过程后,才能真正领悟作文背后传达的关于人生素养的意蕴。
三、改革评改方式,学会探究分享
评改作文算得上是一件让人极为头疼的事情,而且作文评改过程中出现格式化的问题。那么,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采取多种评改方式。例如,教师可将学生纳入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来,采取师生互动式面评、生生探究式互评等方式,较大程度地带动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在作文中常犯的错误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引起警觉,并立即修改,构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探究式的评改作文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努力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进行写作心得的交流,在相互批改中分享感受,交流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之间的互评、互改,达到调动学生评改积极性目的,实现及时进行探究交流和相互监督,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升写作技能。
作为高考的重点作文类型,任务驱动型作文不仅剑指考场,更重在实践,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更能锻炼学生自主探究、互动探究的能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二者势必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建新. 中学语文新课堂教学案例[M].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修订工作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3]颜巧兰. 论高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考试周刊,2011(8).
[4]张开. 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J].语文学习,2015,7-8.
[5]张迅. 作文素材:高考版第6辑[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10).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404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