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干预对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预后研究

2017-06-30李永辉谢玲玲

中文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运动干预偏瘫

李永辉 谢玲玲

摘 要:目的:对运动干预对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预后进行研究。 方法:抽选5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抽选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则接受运动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其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动干预对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今后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运动干预 急性脑梗塞 偏瘫 康复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226-01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中具有极高发病概率、致残概率及致死概率的疾病,患者经治疗后常有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存在[1]。急性脑梗塞偏瘫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运动干预在急性脑梗塞偏瘫治疗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提供参考,其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一、资料和方法

1.资料

将5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选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时间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25例。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各占14、11例;年龄为(53-72)岁,平均年龄为(61.93±3.42)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与8例;年龄为(55-72)岁,平均年龄为(61.84±3.53)岁。

对比以上兩组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资料,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

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给予疾病恢复期患者开展康复管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以及肢体功能锻炼等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其具体干预方法见下:

患者入院3-7天后,在其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借助DVD碟机将早期康复训练的视频向患者与家属播放,并嘱其认真观看,针对视频当中相应的动作进行讲解与演示,对偏瘫肢体运动为患者与家属开展有效的指导。

对患者偏瘫肢体的各个关节开展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仰卧位,并将其患肢向上伸展90度,开展屈伸被动训练,随后将外旋及内旋动作完成。将体位调整为站立位或者坐卧位,平举并前伸患者的患肢,对患者的手开展内旋运动与外旋运动,同时开展转腕肌肉伸缩训练及翻掌训练。协助患者在床上开展卧床坐起训练、自主翻身训练,同时可扶床开展床边训练;可帮助患者借助床头或者墙壁开展站立训练,随后根据训练情况将训练过度为独自站立;对患者的上肢开展交替运动,将旋转对角线的方向作为主要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嘱患者将视线紧跟手指,对后期的手眼协调动作奠定基础;若患者对上述动作均可完成且站立的时间在10秒及以上时,医护人员可以逐渐对患者的步行训练进行指导。

在对患者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对正确的训练姿势进行指导,同时将辅助训练的方式告知患者家属,使其可以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每天为患者训练2次,每次时长为30-45分钟,训练4周为一疗程。

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满分为一百,分值越高即表示患者的独立能力越强。

生活质量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中涉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维度,满分均为一百,得分与生活质量均呈正相关。

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用P<0.05表示统计学有科学意义存在。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高,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计量指标(分)

组别 Barthel指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观察组(n=25) 74.93±5.12 65.74±8.92 66.58±7.96 63.39±6.42 64.85±5.79

对照组(n=25) 49.39±16.27 57.35±5.06 56.39±4.71 55.46±3.85 58.79±3.67

三、讨论

急性脑梗塞偏瘫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语言不清、肢体麻木以及偏瘫等为该疾病常见的表现,对患者正常的生活有严重影响存在[2]。由于疾病的病程较长且治疗的费用较高,使患者在治疗期间极易出现负性情绪,严重可对其配合程度产生影响[3]。为此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将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

急性脑梗塞偏瘫的康复训练是漫长的过程,患者极易由于康复信心的丧失而出现拒绝开展训练的情况,同时在对其肢体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可由于不正确的训练方法及运动姿势等,使康复效果受影响[4]。利用视频向患者介绍运动干预的相关动作及注意事项,可将患者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同时可以对患者开展正确的运动进行指导,有利于避免误用或错用综合征。通过将正常运动功能的模式输入,进而对形成正常的功能模式发挥促进作用。此外通过科学、准确及循序渐进的运动干预,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肢体痉挛[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较对照组高,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为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开展运动干预,可以改善其康复预后,显著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陈瑞芳, 罗勇, 汶海琪,等.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含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8(2):81-85.

[2]谈晓牧, 曾艳芳, 刘建国,等. 脑梗死急性期他汀用药剂量与康复预后相关性的回顾研究[J]. 北京医学, 2016, 38(5):424-428.

[3]屠建莹, 张京, 张于刚. 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康复预后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7):816-820.

[4]陈晓云, 叶斌. 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6):827-829.

[5]吴运景, 刘晓霞, 韩丽雅,等. 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8(5):362-363.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塞运动干预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盘点与梳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运动干预研究
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mTOR在运动干预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