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上好体育课

2017-06-30郎永萍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德育学科

郎永萍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30-01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思德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突出地位,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已经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环节。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指出,要以德育为首,追求育人的综合效率。体育的本质不仅仅是造就人的体质,还造就人的心灵。体育课常常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因为几乎每堂体育实践课都有活动。体育可以全面锻炼身心,帮助少年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德育智力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然而,体育教学如何充分运用自身的特色教育功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针对体育教学和小学生特点,下面浅谈关于思德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的几点体会。

1.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有着是十分明显的区别,它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体育课虽然也有体育基础课程,则绝大多数时间则用于实践教育,也就是说它更是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学科,其他学科没有这样的实践教育性。

因为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它也是一个"暴露性"的课程,这也是体育课独具有的,例如: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多数时间暴露自己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践,几乎没有哪门学科能像体育课长时间的在户外进行教学,也没有哪门学科能像体育课让学生适应阴晴冷暖,去面对风吹日晒,去适应自然界的寒暑变化。体育课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除了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磨练学生们意志品质,这是十分明显的。

2.根据学生心理特征

人得心理特征是客观反映的,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配合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我们必须重视课前的活动的心理现象。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上课时的情绪和兴趣等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例如学生上课时的情绪飽满,对练习内容颇有兴趣,就能积极满怀兴趣的完成技能练习,并且圆满完成整个动作的过程,掌握动作快,增强体质就明显。反之,上课情绪低落,对练习的内容枯燥乏味,信心不足,就会延长运动技能和锻炼过程,甚至出现运动外伤,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由于体育课前的活动不同,心理上的差异较大,结果体育的效果优劣悬殊,如在上课前刚得到表扬,激励学生的情绪高扬,反应迅速,练习主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练习掌握完成较好。可以说学生在上体育课前心理状态是多种多样,在上体育课时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心理状态的原因则是复杂的,但为了上好体育课,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作为教师必须学生的心理有所掌握,同时做到因势利导,及时加强思想教育,教师可利用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项目或内容较轻松的游戏项目,控制以至清除那些消分散注意力的消极因素。改变学生沮丧淡漠的情绪,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体育课上好。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群体活动,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将群体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规范保持一致,在教学中有意无意的加以强化、根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而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必将会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包括在困难的处境中。由于这种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所以学生既乐于接受,教育效果又好。同时,人本身具有自然、社会两重属性,这也必然反映在教学中,所以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课德育学科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体育课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