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铁路机务调车安全

2017-06-30王律师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0期

王律师

摘 要:铁路机务调车是保障列车编组计划和运行图实现的保障,此外,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周转质量,因此,做好铁路机务的调车工作成为保障铁路运输事业顺利进行的基础。铁路机务的调车工作并不简单,由于涉及的范围广泛,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事故发生的概率还在逐渐增加。笔者,综合各种因素,客观全面地分析当前铁路机务调车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真正意义上保障调车工作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铁路机务;调车工作;安全

中图分类号:U29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220-01

1 铁路机务调车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于铁路运输行业的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鐵路机务的调车问题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作业面广、作业影响因素多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增加了铁路机务调车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因此,应该尽快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寻找问题解决突破口。下面探究铁路机务调车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1.1 管理人员专业化不足,忽视调车安全的重要

很多的铁路管理干部对于铁路机务调车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这些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主观能动性差。只有事故发生了才会反思,反思过后没有挖掘到问题的痛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思想认识,加大力度提升自身素质,才有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1.2 作业人员综合素质低,难以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

总结多年来的事故发生原因,相当一部分是由作业人员的违章违纪操作造成的。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两次违章违纪操作并没有引起什么事故,而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故,没有正确的进行归因,只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的运气不好,没有深刻认识到接二连三按照自己的经验简化作业程序和步骤,久而久之安全隐患发生了质变,成为事故。

1.3 领导干部现场管控松,埋下事故发生的隐患

现场管理工作是每一个干部的职责,对现场调车各个环节的检查工作不能掉以轻心,即便是休息时间,管理人员也应该保持充足的精神,对现场进行管控。精神上的松懈将会大大提高事故发生的几率。

2 加强铁路机务调车安全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2.1 加强预测分析,减少事故隐患

安全管理应该加强对事故的预测分析能力,提前对事故加强把控,完善对事故的预测控制机制,及时消除隐患。对以往的作业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尽可能全面的预测事故的发生源,做到超前教育、超前防范。对事故的控制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全面地分析和总结,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做到事故不能滋生。

2.2 完善考评机制,建立班组自控

铁路机务调车作业是一个联动的过程,各个程序中任何一道出现差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安全隐患甚至酿成事故。完善考评机制,把一个调车小班组看作一个整体,当作一个考察对象,考核内容应该涵盖业务技能、出勤学习率、受牌卡情况等调车相关内容,对于表现优秀的职工应该给以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职工应该适当加强培训,让遵章守纪深入人心,从思想上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让每一位职工都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

2.3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调车安全

科技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在铁路机务的调车作业中,科技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防治事故发生的过程中,科技意义相当重大。对于资金的投入,企业不能吝啬,一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老旧设备应该及时更换,这是关乎调车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大事。

2.4 增强职工监管,树立职业信念

在铁路机务的调车工作中,铁路职工要在遵守制度、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的基础上保障运输生产地安全进行。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职工的监管,对于经常违规操作、投机取巧的职工应该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水平,帮助这些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财产和乘务工作负责。

2.5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生活

安全管理,说到底是对人进行管理,对人的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职工的人身安全进行管理,充分保障调车职工的最大利益;第二,安全生产要依靠人的执行来完成,所有的问题都要依靠人来解决。因此,在机务调车工作中,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增加职工的实际收入,调动职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

3 结语

铁路机务调车作业范围广、面积大,单凭调车干部职工的力量来防范事故的发生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来为调车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调车安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大工程,耗时长,各个部门对一些细节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好预测。同时也需要管理人员做好组织管理,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依靠多方面的力量,来彻底解决铁路机务调车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薛源.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综合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马毅.铁路调车作业安全主控因素分析及集对综合评价[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

[3]铁道部.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控制模式设定规则[s].(铁运[2007]130号),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