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实践和探索

2017-06-30郭海清

大观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为许昌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6年度调研课题《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实践和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党员锤炼党性的重要抓手。大学生党员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使志愿服务以一种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党员的日常教育中,通过志愿活动中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其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培养其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等优良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锤炼党性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探索

一、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发展。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党员锤炼党性的重要抓手。志愿服务的自愿性、无偿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通过志愿服务可以激发党员的奉献意识,持续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身份认同。通过组织大学生党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党员成为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社会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的促进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明确提出要以支部为单位把党内教育由关键少数想广大党员延伸,由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拓展,研究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能够发挥志愿者活动的有效载体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丰富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的内容,使对党员的教育更加广泛和经常,从而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研究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实践问题意义重大。一是有助于推动广大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二是有助于广大学生党员了解世情国情、关注民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三是有助于带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甚至广大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锤炼党性意识,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现状

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只在学雷锋活动月、建党节等特殊节日子开展,且很多时候是根据党组织的开展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没有真正形成长效机制;还有部分党员从未参加甚至未关注过志愿服务,学生党支部在推动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方面也不足;很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时,是出自个人或班级等团体的意见,真正以党支部名义组织并推动的主要以共产党员为主参加的志愿活动并不多。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开展存在着不规范、不经常,学生党员主动性缺乏,党支部有要求但无考核等情况。经过资料收集,文献查询和对部分高校的调研,经过梳理,发现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大学生党员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足,主动参与性不强,没有主动思考怎样从志愿服务的角度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

2.开展志愿活动的组织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有限,服务范围狭窄,多局限于敬老、支教等常规志愿服务活动。

3.经费支持不足,难以将志愿服务更广更深地推动开,同时志愿服务质量一般,无法做到精细化、深入化。

4.缺乏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易于推广,服务内容不够精细。

5.缺乏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志愿服务单次化、节点化,无法坚持长期有序开展下去,服务流于形式。

三、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策略

通过研讨和调研,发现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信息库;2.建立符合大学生党员发展实际的志愿服务考核体系;3.建立大学生校内外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和交流平台;4.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其中,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是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核心,需紧密结合“两学一做”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党小组的组织、带领作用,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推进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广泛化和常态化,实现大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的经常化。具体策略有:

加强教育管理,强化志愿服务的意识。通过学生党支部组织集体观看教育影片,开展讲座、交流讨论,推荐书籍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将志愿服务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党员心中。

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总支的引领、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带领作用,通过调研和合理规定每一位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最低次数和时间,确保志愿服务基本效果。做到服务有要求,贡献有认可,表彰有依据,将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履行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先表優的重要依据。

探索选择几类切合大学生党员实际的服务项目,做出品牌和特色,吸引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加入,践行党建带团建的要求,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志愿服务专项经费,将党内帮扶与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提升服务质量。要寻求社会的帮助,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常规基地,将其作为展示大学生党员风采的窗口,成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平台。

构建长效机制,加大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通过相关制度确立,结合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和学期节点,构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志愿服务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具有比一般学生更高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大学生党员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使志愿服务以一种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党员的日常教育中,通过志愿活动中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其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培养其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等优良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锤炼党性的目的。

作者简介:郭海清(1965-),河南南阳人,教授,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党建、经济。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探索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