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步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分析

2017-06-30豆林西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施工工艺

豆林西

摘 要:在沥青路面各项性能指标逐渐衰减的情况下,为提高服务性能,必须选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式。本文以某沥青路面工程为例,通过路面病害调查显示,其具有不错的旧路面整体状况,满足预防性养护施工要求。通过对比、分析多种养护措施的使用效果、施工工艺及经济性,得出同步薄层罩面与本工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相符。该养护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年限,还能提高工程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同步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118-02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路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沥青路面作为公路建设的主要路面类型,设计寿命15年的沥青路面在建成通车3到5年后,往往会出现大量早期损坏问题,进而产生严重经济损失。如何解决此类早期病害,延长道路施工寿命,已经成为工程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本工程属于城际快速干线,自2009年建成通车后,经过8年多通车运行,整体情况良好,且具有高路面结构强度。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多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局部位置呈现出表面功能性病害问题,按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路面技术状况的规定,本工程大多数路面状况与预防性防护条件相符。为此,本文在旧路面病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原材料性能试验,对同步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与其他养护技术相比较,该养护工艺具有投入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及便于施工等优点,为此,在公路养护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总长度为99.21km,海冲积相平原为沿线主要地质,且有滨海相沉积物分布于地表层填筑土(0.9—3.2m厚)下方,土质颜色以灰、深灰色居多,2.5—19m为软土厚度范围,25%—50%之间为含水率,1—1.5为孔隙比。因本工程为当地经济发展要道,自建成通车以后交通量逐渐递增,据相关数据显示,日平均交通量以超过138812辆/天。长期超荷载作用下,道路病害问题逐步显现。通过对此路段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其病害主要包含横纵向裂缝、龟裂、网裂,局部存有坑槽、泛油等问题。大多数为轻度病害,少量属于重度。路面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为路线从大量软基地段贯穿、高温持续时间久、降雨量多、交通量大且重载车辆多等。为处理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选取同步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施工,遵循NovaChip有关技术的前提下,提出了SOAC-13设计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及薄层罩面设计方案。2.5cm为SOAC-13铺筑厚度,10%以上为设计目标空隙率,60%到75%为粗集料含量,30%为细集料含量,属于骨架空隙型结构,具有良好抗滑性、排水性及高温稳定性。

2 同步薄层罩面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本文以SO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施工,目标配合设计时,可通过马歇尔试验对其各档集料掺配比例进行确定,具体为10—15mm:5—10mm:3—5mm:0—3mm:水泥=36:33:6:22:3。最佳油石比为5.0%,在此前提下检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每毫米平均动稳定度为5658次,94.5%为冻融劈裂强度比,1.09mm为构造深度,由此可见,该材料具有良好抗滑性、水稳性及高温稳定性。

通过拌和楼热料仓取样筛分,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目标配合比级配,其各档集料掺配比例为11—15mm:6—10mm:3—6mm:0—3mm:水泥=36:31:0:30:3,同样其最佳油石比也为5.0%,由此可见,该配合比满足施工规范规定。

3 同步薄层罩面施工工艺

3.1 旧沥青路面病害处理

因本工艺属于预防性养护技术,对原路面具有较高要求,需开槽处理裂缝,随后进行灌缝处理,选取的材料为专用密封胶。施工工序为标示—开槽—钢刷清缝—裂缝加热(密封胶加热190℃)—灌缝。完成灌缝作业后,如凹槽无法有效填缝,需再次进行处理,直至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

3.2 施工准备

因同步薄层罩面厚度小,与普通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施工摊铺速度快,为10到15m/min,新铺混凝土温度降低速度快,施工前必须完成全部准备工作,降低停机次数,为碾压沥青混凝土提供更为充足的时间。

第一,机械设备。选取维特根SF-1800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同步薄层罩面。摊铺施工前必须调节好各個部件,如料斗、传送带等,确保摊铺机状态良好。除此之外,还需选取BW202 AD-2型双钢轮压路机用于同步薄层罩面,自重为11t。

第二,旧路面。选取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同步薄层罩面的粘结层、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全段铣刨原路面,确保新铺罩面能够有效结合原路面,避免接头位置出现跳车现象。特殊情况下,还需清理干净原路标线,随后选取洒水车冲洗干净路面。

3.3 SO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

作为感温性材料,沥青混合料性能和温度之间关系密切。如温度太高,极易出现沥青老化问题;如温度较低,压实极为困难。基于此,拌和施工前,必须对所有材料加热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具体如表1所示。且做好均匀拌和,不得出现花白、结块及离析问题,要求每盘混合料拌和时间控制在40到45秒之间。

3.4 SO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

因本地区经济状况良好,通行车辆较多。为避免堵车问题出现,同步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施工过程中无需封闭交通。为避免运输过程中混合料温度降低过快,需做好保温工作,要求在拌和楼出料时,及时对出料温度进行测量,并对新拌混合料温度进行详细检查,需控制在160到180℃范围内,如与施工要求不符,则不得使用。选取双层覆盖保温方式用于混合料运输车,要求先将一层棉被覆盖到料顶部,随后将一层油布覆盖到棉被上面,以此达到保温、防水及防污染的作用。

3.5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洒布

一般可在60到80℃下喷洒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要求根据路面粗糙程度准确计算喷洒量。摊铺前可先做好试洒作业,25m为试洒长度,确保其质量合格后即可进行施工。如存有花白问题,则需及时调节喷头,也可选取人工方式进行补喷。

3.6 SO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及碾压

自卸车向料斗慢慢卸料,摊铺过程中禁止车辆急刹车、急转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摊铺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3m左右,且对摊铺厚度进行随时掌握。摊铺时应确保面层厚度与集料颗粒排列具有良好均匀度。如摊铺不均,需及时做好填换、补料工作。

完成摊铺作业后,应及时选取静压法进行碾压施工,本文以双钢轮压路机(11t)进行3遍碾压,需在110℃以上控制路面温度。同时,维护好压路机,确保其状态良好。为避免没有碾压密实的沥青混合料粘轮,可将皂液、刮板设置到机械内,提高施工质量。

3.7 接缝处理

选取冷接缝处理同步薄层罩面纵横向接缝,且在5cm以上控制两车道間的纵向接缝搭接长度。纵向接缝施工中,要求沥青洒布宽度在搭接宽度以上,且粘结好纵缝接缝,确保其质量合格。特殊情况下,必须停止摊铺时,需通过切割机将中断后的横向接缝进行切缝处理,要求具有平整的切面,且在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后进行摊铺施工。碾压各个摊铺点两端横向接缝需选取振动施工方式,保证新铺路面能够有效结合原路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路面质量对公路使用寿命和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加强路面养护对于提高公路整体性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养护中,同步薄层罩面技术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具有投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以及施工简单等特点,不但能够使路面磨损、老化及松散等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公路路面的抗滑性和承载能力,具有良好养护效果。

参考文献

[1]田丽萍,侯芸.同步薄层罩面材料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1).

[2]赵坚.同步薄层罩面在哈双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1).

[3]胡国祥,李静,田为海,李杰.沥青路面唧浆病害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11).

[4]戴建华,侯芸,贾非.同步薄层罩面系统中乳化沥青用量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01).

[5]王婷婷.公路沥青路面不同预养护方式的绿色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6]王阔.小粒径薄层罩面修复车辙的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预防性养护施工工艺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论述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