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
2017-06-30郝艳娟
郝艳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85-01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长廊中一幅最璀璨的画,古老的华夏古国产生了无数优美的诗词,这些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因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对诗词教学的几点认识。
为了避免诗歌教学中的这种习题化倾向,使诗歌教学回归诗意,我为诗歌教学制定了三个目标——入诗、入境、入情。也是诗歌的三重境界,即:了解诗中事,感受诗中境,体悟诗中情。而到达到这三个目标的主要方法便是读,于是我在诗歌教学中摸索出这样四个环节:初读——赏读——品读——诵读。
1.初读诗词,了解诗中事,达到入诗的目的
大多诗词都是缘事而发,有的事在诗中体现,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学习这首诗时,学生在初读环节中从题目中读出了:这是诗人在一个雨夜寄给北方亲人的一封信,诗人的情正是因此事而起。
而有的事却没有在诗中,而是缘于他的创作背景,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从题目看到的事是作者在送别他的叔父李云时所作,但诗中却充满了无限郁闷烦忧是何缘由?这时在学生读诗时,给学生介绍诗中隐含的事便十分必要:而背景中隐含的事便是因被排挤而"赐金还山"。
在初读诗词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读出所缘之事,这样才能达到入诗的目的。而入诗是入境和入情的前提。
2.赏读诗歌,感受意境,达到入境目的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使学生进入意境之中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想像和联想,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一一浮现于脑海中,再现逼真的情景。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从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入手,诗中的"枯、老、昏、瘦"等字使得這些独立的意象连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境。当学生进入这样一种意境中时,朗读的声音自然低沉下来,这样有助于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感受诗词的意境,还可以通过绘画来实现。古人云:"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形于画。"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时,我让学生在反复吟咏这首词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借助线条、色彩把诗词中语言的抽象符号通过图画表现出来,绘成一幅边塞的落日图。让学生从直观的画面中进入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中。
诗歌语言言简义丰,诗人往往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因此,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
3.品读诗词,领悟情感,达到入情的目的
古人云:"诗言志",王国维先生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诗人写诗词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抒发感情,因此没有悟出作者的情感不能算真正理解了诗词。在诗词教学中我主要同过两种方式引导学生体悟诗人的情感的:
首先是在"入诗"的基础上体悟情感,从诗中所叙之事来悟情,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让学生在了解了这是诗人旅居他乡在一个秋雨之夜面对妻子追问归期的来信这件事后,诗人对妻子的那种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在理解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必然要思考今朝的风流人物是谁?
这时候引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疯狂的侵华战争,日寇肆虐,国军退缩,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大地生灵涂炭。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庄严宣告:"为实现抗日,渡河东征。"了解了这样的事件后,今朝的风流人物当然是抗日的中国共产党人,有他们,主席当然对革命前景充满了自信。所以诗词的情感就出来了。
其次,在"入境"的基础上悟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当学生进入那种孤寂凄凉的意境中时,让学生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游子的那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了。断肠人的断肠情也便植入学生的心中了。
当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体悟到诗人的情感时,便达到了入情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老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用声音表达出诗中的情感,这是理解诗词的最高境界。
4.诵读诗词,提高素养
优秀的诗词一定要背诵的,缺少了背诵的诗词教学是不完整的。因此诗词教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一定是背诵。让学生在诵读中再次了解诗中事、感受诗中境、体悟诗中情。不仅如此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钱理群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学是用来感受的,属于感性的,不同于西方的理性分析。诗词更是如此,言简义丰决定了我们在诗词教学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去感受去想象去体悟,因此我们诗词教学中要以"读"为线索通过"初读、赏读、品读、诵读"逐步到到入诗、入境、入情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