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还欠了一屁股外债,不过20年后却一口气做到营收1000亿,他靠什么纵横四海?
2017-06-30
公务员出身的他诸事不顺,脑袋一热跳入商海,不懂电脑,偏偏去卖电脑配件,靠着一套“王大妈”销售模式,如今他是手握1000亿的财富大佬,他就是三胞集团的创始人袁亚非。
1964年12月,袁亚非出生在重庆一个军人家庭。父亲三两年换一次防,袁亚非就跟着全国跑,“小学前3年在湖北孝感一个山旮旯上,后3年转到河北石家庄,初中又跑去了北京”。
直到高中,一家子才在南京一所部队大院定居下来。1984年,高考成绩一公布,袁亚非又喜又悲,喜的是数学考了满分,悲的是英语成绩不到10分,“跟当年杭州的马老板恰好相反”,最后他只好灰溜溜就读了当地一所中专。
不过毕业时,工作分得还不错,袁亚非去了雨花区审计局,2年过后,他被派到村里做村官。
按理说 ,大学生都眼高手低,可袁亚非不到两个星期就与农民打成一片。1990年,当他看到一个农民承包了74亩地时,袁亚非就写下一篇《对一个种粮大户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提出“农民的土地都撂荒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文章一发表,袁亚非立马进入了区领导的法眼,随即他被调到了区里当秘书。
你想啊,总在领导眼皮底下晃悠,提拔机会那还不亨亨的!不过,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哪里受得了天天点灯熬油写材料?所以没有两个月,袁亚非就坐不住了,“什么时候是头?”半年后,他脚一跺,辞职不干了。
此后,袁亚非借了12万,租间民房,开始了个体生涯。他先后倒腾过大米,卖过服装,还在水西门外支过盐水鸭摊。不过,袁亚非也点背,干啥啥赔,不过一年就把12万块赔个精光。
1993年中秋,袁亚非喝个烂醉,晃晃悠悠往回走,却在大院门口碰到发小姚昀,“姚大哥做什么呢?”“倒腾电脑配件,从南方进货,拿到珠江路的电脑城卖,一年能赚十几万。”
袁亚非立马酒醒了一半,第二天他就跑到母亲那里再借了5万块,直接杀到香港。要说袁亚非就是一个愣头青,他根本不识货,配件卖给别人20元,到了袁亚非这里就是30元,可他哪里不知道,扛着5万块的一堆电脑配件,美滋滋回到了南京。
不过,这回可撞上了狗屎运。回到南京后一个月,刚好赶上汇率改革,人民币大幅贬值,对港币汇率从0.8元一口气涨到1.3元,他进的配件反而比市场价便宜30块,结果仅用一个礼拜货就卖光了。
拿着赚到的3万块,他扭头就在珠江电脑配件城成立了三胞电脑装配公司。何为三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袁亚非的野心可不小!
不过,野心不能当饭吃。由于租的摊位太偏,一连几个星期都没顾客,袁亚非急了。左思右想,最后他决定花80元在报纸中缝打一则豆腐干小广告,“三胞电脑等于全市最低价,等于全国最低价”。
要知道,在报纸上打广告卖电脑配件,袁亚非可是在南京开了先河。没有想到正是这无心之举,却让他的电脑公司门庭若市,“每天光电话就要接500多个,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
别的老板急眼了,全部打起了广告。不过袁亚非却气定神闲,“别人掏100,我砸500”,“别人掏1000,我就砸3000”。原来就在一家报纸打广告,此后他一干脆5家报纸一齐报道,并且全都放在最醒目的头版。
3个月过后,其他的电脑配件公司就不见了。到了1994年底,光珠江电脑城里,袁亚非就租了11个摊位,经营的品种也从最初的计算机配件到整机、商务通、快译通等11种电子产品。
那3年,袁亚非结结实实大赚了3年,存款也迅速上升到7位数。
等到1997年香港一回归,水货如潮水般冲到了南京,原来能赚到500元的一个电脑硬盘,这回就加50块钱的利润都没人搭茬。
怎么办?
1999年4月,袁亚非在香港进完货后,顺便到深圳转了一圈,结果在福田区,他就被沃尔玛卖场人山人海的场面给震撼到了。到店里一看,顾客要的东西沃尔玛全都有,“一站式购齐,最大程度地方便了顾客”,“连卫生纸都能卖到脱销”。
“为什么不能学习沃尔玛,开个连锁模式的IT卖场?”回到南京,袁亚非花了3个月时间,他对国际上100多家零售企业的销售模式进行分析,最后决定结合沃尔玛,戴尔与麦当劳三家的优势来做。
也就是说,沃尔玛的规模采购+戴尔的生产直销+麦当劳的标准服务,缩写就是WDM,袁亚非形象地管这么模式叫“王大妈”,
2000年五一,袁亚非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滔滔不绝说起“王大妈”,时任宏图高科的董事长就在台下。结果宴会一散,他就拉住了袁亚非,“你的王大妈很吸引人,我要入股”,手里还握着1个亿的支票。
一个月后,宏图三胞诞生了。
模式有了,资金有了,厂家呢?从前从产品制造到销售要经历5层,厂家、办事处、分销商,经销商,用户,层层剥皮,一台电脑裸机出厂价才1000,到了用手手里已经翻到5000。
袁亚非找的就是这个痛点。当年8月,他通过七拐八拐的关系,在昆山找到了全球最大的电脑代工厂台商——广达。
不过,人家根本没空搭理他,袁亚非不多说话,直接硬邦邦地扔出一句“多给5%的利润。”“啥?”广达的销售总监以为听错了,要知道当时代工一台电脑也就赚3%,结果当然是搞定。
广达一搞定,全国其余200多家厂家可就不淡定了,纷纷杀到南京。
半年后的2001年2月,第一家全新的“宏图三胞”连锁店在南京闪亮开业,卖场里集中了电脑整机、配件、耗材等1万多款产品,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IT产品超市。
在购满1000元送百元大礼包的刺激下,开业头5分钟就涌进来200多人,抢货的抢货,搬电脑的搬电脑,结果前台开了单子,库房却没货,而库里有货的,卖场里又没有数据。不过2个小时,袁亚非头就大了,他大喊“关门歇业”。
“怎么回事?”如坐针毡的袁亚非跑去找咨询公司,人家開口就问“有信息系统么?”袁亚非直摇头,“有了信息系统再来找我”。
袁亚非听明白了,他当晚就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最后掏出1500万,把一套用友软件的信息管理系统带回了南京。
2002年初,系统上线,原来从入库、提货、上架、销售需要3个小时,这回缩短到3分钟,而且,“产品准确率高达99.8%。”年底一算账,信息系统虽花了1500万,但是一年就为公司节省了2000万。
也就是2002年,袁亚非净赚了4000万。此后,袁亚非信心倍增,他一口气在江苏新开4家分店,结果店店爆满。
2003年,袁亚飞决定进军上海。,这是,上海一个电脑商找上门来,“合资建卖场如何?”想到上海人出了名精明,袁亚非没有细想就同意了,“连同经营权一同交了出去。”
没成想这位老兄人精明的不是地方,“只会算大帐不会算小账”,为讲排场,把卖场开在了外滩,“一个月租金就30多万”,要知道,一台电脑的利润才不过5%,哪里经得住他这么折腾,结果一个月就亏了40万,于是,袁亚非当天下午就让他卷铺盖走人,自己亲自坐镇上海。
此后,袁亚非把“低价+大卖场”兩个杀手锏用的团团转,引起了上海滩的各电脑公司的联合“抗宏”行动。不过,袁亚非压根没给对手喘息的机会,“多开店、多宣传”,他保持3个月开一家分店的速度,并掏出1000万大搞宣传。
一年半过后,上海门店达到了22家,宏图三胞的月销售额也从500万提升到了1600万。
拿下上海,袁亚非直奔北京,随后进军全国。到了2007年,袁亚非手握70家门店,一年销售卖了70个亿,成为IT卖场全国巨无霸。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010年,京东、淘宝,苏宁一大批电商从天而降。线下的IT卖场受得冲击非常大,袁亚非左右为难,“另起炉灶吧,太难!转行吧,又不懂!”
不懂没关系,可以找高人请教,此后,袁亚非走遍了全国知名高校与咨询公司,“最多一天会见过5个战略顾问”,最后决定走大金融+大健康+大商业的发展路径。
第一、从证券着手,再切入房地产
2011年2月,袁亚非拿50万到证券公司试试水,没有想到证券公司员工一个误操作,一个星期就让袁亚非赔了30万。不过,袁亚非没深究,“反正钱也不急用”。没有想到,3个月后,仅仅一只股票就让袁亚非赚到四百万。
就这样,袁亚非尝到投资赚钱的快感。此后,他一鼓作气,扔出5亿美元拿下了李嘉诚在南京的金融中心。“通过金融杠杆一放大,那可是赚钱的快速通道。”
第二、进军养老业
2013年9月,一带一路的概念刚提出,袁亚非就嗅到了,他直接奔赴以色列,开启“买买买”模式,一口气买了以色列最大的养老服务公司娜塔莉,相当于服务了以色列20%以上的人口。
为何进军养老产业?因为袁亚非的经济高参告诉他,“我国已到人口拐点,2013年,中国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亿”。袁亚非的朋友圈不是白混的。
最后是扩大产品,进军百货业
2014年2月,袁亚非以上亿资金入股南京新百。后来,他还嫌国内不过瘾,狠砸20亿买下了英国168年历史的福来莎百货,那是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零售业境外投资。
一年后的2015年3月2日,英国威廉王子首次访华,王子点名要见袁亚非,他就是要见见这个养活英国17000名员工的人是何方神圣。
就这样,袁亚非成了业界红人,麦考林、拉手网等几十家各行各业的企业投还送抱,袁亚非的身价扶摇直上350亿。
有人批评袁亚非不懂电脑,有人佩服他眼光独到,羡慕他运气好。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袁亚非的三胞集团下属企业达100家,年销售总额突破1000亿。
“识人者君也,识事者臣也,会用人者才是领导者。”这是袁亚非最有力的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