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2017-06-30韩亚茹
韩亚茹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18-01
电子专业是职高教育中的一门十分基础的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理论及实践能力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电子专业有着极强的应用性、文化性及发展性等。其课程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更多满足市场需求、专业素质高的创新型与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为此,电子专业教学方法改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启发式教学,少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方法
提倡学生多提问,有利于开动学生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并能灵活应 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现在的许多教科书上在判断某一放大电路是否工作正常时,往往只教人采用测集成电路各引脚的静态工作电压与书上所标值是否一致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较死板而又费时的方法,只适合于没有仪器设备的场合。在教学上如果完全按照教科书上所说方法照搬,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做起来也省事,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更谈不上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往往只比较适合于搞搞维修之类的工作,却难以适应行业的要求。因为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操作只要用仪器检查几个关键引脚的信号的波形、幅度或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即可说明电路工作正常与否,既简单又快捷准确,而不采用这种不但耗时而且费力的方法。 因此,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即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条件对同一问题应有相应较优的解决问题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校所学知识毕竟有限,学生离开学校后主要依靠自学来获取知识,在碰到新情况时才不会茫然不知所措,才能举一反三,开拓思维。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实践、轻理论;抓基础、促提高
针对职高生知识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3.设计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依存于基础知识及对原知识的掌握。但不 可忽视的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更为重要。因此,设计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实验教学是电子技术课程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
3.1加强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重实践,轻理 论;抓基础,促提高。针对职高或中专学生来说,具有程度参差不齐,并且理论基礎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3.2重视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多谐振荡器电路实验中,教材要求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波形,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改变原实验内容,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名为"闪光的电子胸花" 的电路,在原电路图上增加了两个发光二极管,学生通电后发现两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有规律地闪烁,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激发了好奇心,增添了学生的趣味性,更容易接受知识。
4.开展学生创新学习的自主性指导
学生是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各种内在需要的生命体,他们自觉地参与电子专业课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在强烈的求知欲和责任感的驱使下获取新知识,并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而有创新的思维活动开展,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组、扩大和重构。在指导学生自主性参与方面,教师应抓好三个基本的创新学习指导环节:一是自行探究环节。创新学习是一个自主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发现、探索者的内在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到深自行探究。这样,教师在创新学习中就应指导他们独立自主地发现知识,透过知识表层探究事物的科学本质、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让他们在探究中掌握前人或他人创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最终促使学生实现飞跃式的发展。二是独立思考环节。当前仍然有许多中职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太注重知识的积累,而根本不考虑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独立思考,学生不仅能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所依据的条件,反复验证已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而且能客观地考虑所采用的学习策略的优劣长短,公正地评价已取得的学习结果。三是自我反思环节。所谓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各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学生通过反思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建构。在反思中,他们认真分析自己学习的得失,对不足之处想方设法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