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6-30时秀梅孙梁
时秀梅 孙梁
摘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实施,社会多部门参与实施的PPP项目数量在逐渐增加。本文从定量角度对PPP项目运用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应用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教育及相关专业人才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显著正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教育及相关专业人才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显著负相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显著正相关。笔者建议PPP项目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应用中要关注建立双边合作机构,加强风险识别、分配及应对,创新融资模式和健全融资体系.推动技术进步与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私人部门;PPP项目;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5-0012-06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3月,中国正式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巨大的资金需求摆在当地政府及建设者面前,在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及交通设施等领域引入PPP项目也被正式提上日程。国内外学者对PPP项目的相关问题都曾进行了大量的先期理論研究和定量分析。
李向阳研究了中国和平崛起与“一带一路”建设再平衡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的定位、内涵及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等内容。Li等通过总结前人的观点,在影响PPP项目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提取出18个关键指标。cham等使用与Li等同样的18个成功的关键指标,基于87份(中国大陆地区53份,中国香港34份)直接参与PPP项目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公私部门责任分担、透明有效的采购过程、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和政府司法控制等五个因素是影响PPP项目成功的关键。Love认为之前对于影响PPP项目成功关键因素的研究都集中在最终产品上,而影响PPP项目成功的因素应分为影响项目最终结果的因素和影响项目管理过程的因素.并需要结合PPP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即项目的开始、计划、采购,以及合作关系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陈志敏等认为现在中国PPP项目面临的困境是项目吸引力不足,政府轻管理、重融资,以及因体制不健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急需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完善PPP项目体制机制。周正祥等从公共部门及社会资本的角度,针对新常态下PPP项目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培养契约精神、培育相关人才、设立专项融资平台、加强风险识别等政策建议。亓霞等根据1980年以来,16个失败的PPP项目案例,总结出导致中国PPP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建议私人部门应做好市场调查,政府部门要深化对PPP项目的理解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及建立合理的风险分配原则。柯永建等研究了PPP项目中风险分担的时点、影响和准则,列举了政治、经营、建造、法律、市场收益、财经和环境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共七方面的风险分担结果。贾康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PPP项目与多元融资是一大创新点。周兰萍和孟奕建议中国应尽快与国外进行PPP项目的磋商,有实力的国内社会资本可以主动与外国政府协商随着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企业可以借此拓宽融资渠道。
二、影响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PPP项目的生命周期和一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极为相似,但因PPP项目存在着多方参与、所有权变更等情况,它的生命周期较一般项目来说更复杂。PPP项目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计划阶段、采购阶段和合作伙伴阶段三个部分。
在计划阶段,政府部门主要进行一系列PPP项目草案及估值活动,这一阶段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七个重要部分:项目执行前的调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物有所值分析、项目顾问团队的建立、PPP项目有关事项的设计。以及投标前的准备。
在采购阶段,主要工作可以分为招标、合约签订和融资完成。招标包括大量的细节任务.如采购通知、资格预审、列举要约邀请、估值和与投标人磋商等。一个透明、充满竞争的招标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可能出现私人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公共部门或公众利益的情况.或承接了私人部门实际不能胜任的项目,出现重新谈判等严重影响项目进程的问题。合约签订和融资完成主要包括合约的完成、融资合约的确定及融资到位等各个具体环节。一般情况下,PPP项目协议不会在签署时全部生效,而是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完全生效。通常情况下,融资到位是PPP项目协议生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在合约签订和融资到位后,PPP项目将会进入合作伙伴阶段,其中,包括项目的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和日常维护等步骤,构成PPP项目生命周期中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股东的预期、项目的公益性等内容是最应该被充分考虑到的因素。项目的施工建设应按照前一阶段达成的协议进行,项目过程的管理和对项目结果的验收同等重要。在项目执行期,需要对施工建设进度进行成本、工期等方面的监控,以达到控制项目进程的目的。在项目完成后,需要对项目的建设成果进行评估,包括项目建设成本、工期和质量等方面的表现。
按照PPP项目生命周期的顺序,可以得到以下影响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教育及相关专业人才和科技发展水平。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变量定义及数据特征
本文将因变量设定为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即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PPI)占固定资产(Gross Fixed Formmion,GFF)总额的比重,并根据影响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选取自变量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In(Yi)=a+b1In(xi1)+b2In(xi2)+…+b27In(Xi27)。因变量1个,且经过对数化处理;自变量27个,其中,政府支出平衡占GDP的比重和每百万人专利数量及应用因其数值特征無法对数化,其余25个自变量均取对数进行建模。因变量是根据世界银行2011-2013年公布的关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和固定资产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共194个样本。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度。剔除了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数据存在空缺的国家。变量的数值特征及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
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PPI)包含了在中低收入国家的能源、交通、通信、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四个部分中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额。但是,这部分数据中未包含教育、医疗等内容,可能会导致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数额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固定资产(GFF)是指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工厂和机器等。PER=PPI/GFF则代表了一个国家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占国家固定资产的比例。自变量中,大部分数据取自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2012年、2012-2013年、2013-2014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这些指标主要涉及一些较难量化的定性指标。这些报告通过专业的问卷方法取得不同国家的相关数据,1代表最差,7代表最好。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研究了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教育及相关专业人才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六个指标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及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的相关关系。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司法独立性、法律框架处理争端的效率和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均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正相关。而开始业务的程序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正相关,这与一般理解不同。可能的解释是在私人部门参与投资量较大的国家,其审批手续相对繁杂。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中的大部分指标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每百人固定电话线路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正相关,而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负相关。一方面基础设施发展的不完善带来更多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先进的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在原有基础上对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投资。
GDP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正相关,而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例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生产力大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额巨大,一方面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增多,另一方面其占固定资产的比重减小。而政府支出平衡占GDP的比率和政府一般性债务占GDP的比率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分别为负相关和正相关,这和政府在财政压力下寻求通过PPP项目减轻财政压力有关。当地市场竞争强度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及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均呈正相关,这说明较强的市场竞争推动了私人部门进入PPP项目。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中的每个指标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之间均正相关。先进的金融市场对于私人部门进入PPP项目有推动作用。同时,金融服务的可利用度、银行的稳健程度、对证券市场的管制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显著正相关,说明完善的金融服务流程、健全的金融业务体制对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有正向影响。
高等教育的注册比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利用度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显著正相关。但是,高等教育的注册比重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显著负相关,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的统计内容仅包含交通、水利、能源和通讯四个部门,而教育、医疗等也应纳入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统计中,较高的高等教育注册比重代表较高的教育、医疗发展水平,即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误差随着教育、医疗发展水平的上升而增大,导致了负相关关系的出现。
先进科技的可利用度及公司层面的科技吸收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正相关.这说明提高先进技术的可利用度有助于提高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
(三)回归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PSS,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的效果并不理想。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较为严重,很多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大于5;此外,许多自变量系数的显著性远远大于5%,说明原假设无线性关系成立。产生此分析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一些类似于法律框架处理争端效率的指标在统计学上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并无明显的线性关系。
1.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逐步回归模型
为了找到与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投资数额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剔除不显著的自变量.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继而找到对回归模型贡献较大的变量,得到以下结果:
1n(PPI)=0.88xIn(GDP)+0.16xIn(政府一般性债务/GDP)+0.21 xIn(银行的稳健程度)-0.13 xIn(道路质量)-0.08xIn(每百人固定电话线路) (1)
通过检验,得到影响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PPI)的五因素模型,其残差基本满足正态性、同方差、非自相关等假设。从模型汇总的结果来看,R2为0.76,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从系数结果来看,GDP、政府一般性债务占GDP的比重、银行的稳健程度、道路质量和每百人固定电话线路等五个因素的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通过回归结果可以发现,GDP、政府性一般债务占GDP的比重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正相关,这主要受到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而推动PPP项目的影响。而银行的稳健程度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也正相关,这说明健全的存贷业务使得私人部门更有意愿参与PPP项目。道路质量、每百人固定电话线路与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数额负相关,可能的解释是道路、通信业发展不足将会导致对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更高的需求。而更高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带来更多基础设施投资的参与机会,因而私人部门投资数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