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常用教学方法初探

2017-06-29梁阮心

科技资讯 2017年15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

梁阮心

摘 要:该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对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目标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笔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常用的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的概念及意义、合作学习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分组依据、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使用合作学习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着重分析,希望在基层体育教师面对教学方法方面的困惑时,该文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 体育教学 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164-0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目的上与普通高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并使其能够跟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的职业素质教育。很明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目标与重点均为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有课程的设置都是为实现这一既定目标而建立的辅助项。做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笔者认为,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也应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1 明确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

1.1 通過体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

增强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是素质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活动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青少年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状态。中职院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前面我们提到过,职业院校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做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与任务的,这也就意味着,职业院校的学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若学生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将很难适应之后的工作压力与社会竞争。因此,基层体育教师在面对中职院校学生时,应将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各方面的素质,从而有效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为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活动提出的明确要求之一。体育教学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设置初衷,无非就是希望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并通过科学、合理、持续的体育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体质水平的远大目标。据我所知,我国当前大部分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在教师的统一带领之下,能够做到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但当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又有多少学生能够定期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呢?做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尤其是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师,我认为我们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上。另外,我认为教师可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合作学习法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1 合作学习法的概念及意义

合作学习不难理解,就是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责任与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合作学习法本身组织及开展不同于传统授课形式,合作学习法更加注重学生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配合,也正因如此,合作学习法除可达到既定学习目标外,还具有以下几项教育功能:(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密切配合,而当前我们所面对的这批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这种特殊而又普遍的成长环境,这也就导致大部分学生习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愿意与他人进行过多的交流与配合,这对学生自身及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而合作学习法则刚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与平台,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起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2)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交流形式达成既定学习目标的过程,这也就是说与同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就是保障合作学习法顺利实施的基础,因此,通过合作学习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必然会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以有效提升。(3)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我国的青少年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本应得到开发和重视的创造能力也随着各种考试与繁重的学习压力一并被禁锢,若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合作学习法,则小组成员间、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会产生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而其中互动的主体之间有着不同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能力以及各自不同的知识面,这样一来,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一些新视角,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使学生从中相互启发,互相学习。(4)培养学生平等意识与自信心。通过与本校多名中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存在心理自卑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条件、学习成绩、自身长相以及性格等方面的不尽人意。若教师能清楚的洞悉学生身上这一系列问题,就可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将问题一一解决,如在合作学习法实施之前,采用同质分组法,将学习能力相当、兴趣爱好、个性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组内,引导学生不再相互比较而是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受智力因素影响较小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2.2 合作学习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分组依据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法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合作学习法积极意义的基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本人总结出以下几个常用分组依据(1)自由组合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分组,有两个好处,首先,因学生一般会选择关系较好的同学组成小组,这样一来小组内的氛围一定更和协、融洽,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进行更为顺畅的交流。(2)分层分组法,即以学生学习能力、平时体育运动成绩、兴趣爱好、运动特长等多个方面为参考依据,采用同质或异质分组法,划分学习小组,本人通过亲身实践发现,分层分组法可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收效,可更好的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2.3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使用合作学习法的注意事项

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使用合作学习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切勿只重形式,要对教学方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合作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还需结合体育教材不同模块所具备的不同特点,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如篮球课需采用怎样的合作模式、 田径课又需要怎样的合作模式,均需要通过课时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2)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我们前面讲到过采用合作学习法时,我们几条明确的分组依据,其中我们要重点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避免因分组不合理导致教学收效差、学生自信心受挫、课堂氛围尴尬等问题出现。(3)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该文第一节对合作学习法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仍旧有不少教师开展日常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仅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体育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分组方式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武.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应遵循四个原则[J].体育教学,2006(2):56.

[2] 温喜壮,张孝荣,张秀森,等.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辽宁财专学报,2004(3):89.

[3] 许柏荣.福建省部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61.

[4] 许军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5):35-36.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视唱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浅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