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2017-06-29沈宪宽

科技资讯 2017年15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沈宪宽

摘 要:虽然我国有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但是我国分配到人均的土地资源极其匮乏,再者在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性,不仅对大气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我国地表的损坏也极其严重,因此,造成了水土流失化和土地沙漠化的地区越来越多,这对人们生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危机,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为了我国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我国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

关键词: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效益 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118-02

1 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因此付出的代价,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到达了一个十分严重的局面。据数据统计,中国每年的水土流失量达到50亿m3,尤其是在一些长江黄河附近的区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内已有近三百多万m3的水土流失,也正是因为水土流失的问题,导致我国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而且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经济发展,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有些区域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不能耕种,粮食产量急剧下降,更有甚者,水土问题严重的地区几乎常年没有粮食收入,而这些威胁都是水土流失造成的。

而我国的人口数量一直在持续上升,并未出现下降趋势,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口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人们对土地的欲望越来越强,以至于人们忽视了生态的平衡性,直接忽略因地制宜层面的要求,忽视了对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对待粮食只要求数量产量,把本该种植林木的土地也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开拓成种植粮食的土地,因此形成了大量的开垦陡坡,打破了生态环境的生态圈和生态平衡。

又因为大量建筑拔地而起,建筑所需的木材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滥砍滥伐,使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地表层受到严重损害,这些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源。而参差不齐不符合规定的建筑,破坏了山体周围植被的生长,使山坡的固定性受到威胁,直接导致了山体滑坡现象,出现塌方、引发泥石流等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自然灾害,当今社会有人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对森林植被进行大量的破坏。每到降水量大的季节,没有植被的保护,大雨冲刷走大量的土壤,而阳光则蒸发土壤的水分,加重土壤的盐分,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和土地盐碱化的问题。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勢和经济条件方面的不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中严重国家的前几名。这就要求我国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水土,把水土流失问题降到最低,损害减到最小。

2 水土保持几方面的举措

2.1 工程建设方面的措施

在水土流失问题的措施中,工程建设中对此问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工程建设的措施主要是指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对地表径流进行储蓄和拦截,借此来改善生态环境,继而对粮食的产量和农业的情况进行提高,防止土壤的反噬。工程建设在此方面的举措经常采用的方式是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它的主要措施是针对土壤的反噬而采用的措施,是对山体或者山坡进行防护。

2.2 现代种植花草树木进行对此的改善

现代种植花草树木不仅仅只是美化环境,也有一部分是能使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花草树木种植方式能够直接使地表裸露问题得到改善。现代花草树木的种植代表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大部分城市都采用这种方式,它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对城市进行美化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还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好处,能够合理地建设优秀的生态系统。

2.3 草种林木措施

水土流失的问题中草种林木措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措施,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产生的效果也备受关注。这种措施主要是指,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中,进行种植灌木丛和树木等工作,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覆盖,对地表进行保护,增加植被覆盖率,使土壤在这些植被的保护下,提高抗冲刷能力,避免地表层受到二次损害,进而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农作物种植也是草种林木举措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农作物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可以利用农作物覆盖在土地裸露的区域,增强其防御能力。对于农作物不同的特殊属性,应对此采用不同的种植措施。

2.4 水土保持的耕作方面的措施

在耕作方面也可以进行水土保持,这主要是指,以耕作方式来提高粮食产量,以各种耕种的所用到农业器具对地形和地表结构进行微小的调整,也可以进一步地对水土进行保持工作。据史料记载,我国劳动人民在4 000多年前就对水土问题采取了措施,其主要的耕作措施随着年代的发展而进步,其主要耕作措施有圳田法、畎亩法、代田法等。而后这种方式又演变成近代的等高耕作、等高沟堑耕作、垄作区田等。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地可使肥,也可使棘”等土壤论来发展的,圳田法又演变为高低畦种植法,是指利用土地高低不平的地势进行种植,在地势较高的土地中作为低洼地进行种植,而在下方的湿地中作为高畦地进行种植,这就使在低洼处种植的植被能够对土地盐碱化情况进行改善,这种方式到现代演变成了垄作法。而在西汉时期的代田法对粮食产量的增产具有明显的效果。至今,我国的干旱区还在应用这种方式演变而来的方式进行耕作。而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采用的穴种法、坑田法、窝种法都是由古代的耕作方式演变而来的,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解决。

3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3.1 水土保持措施和所带来的效益现状

对效益进行分析主要是将水土保持的规划进行横向和竖向的比对,对水土流失的范围进行记录,以此来观察水土保持举措是否科学合理及有效。而水土保持举措带来的效益主要是针对在实行减水减沙对策之后反噬的沙量与径流所产生的沙量进行对比,观察此举措是否对水土保持有所效果。水土保持措施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地势对植被进行种植,从而减少此地的水土资源的流走问题,使水土流失问题得以改善。水土保持的对策为我国带来的各方面的效益都非常大,这项举措对我国水土资源有所保障,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2 减水减沙所带来的效益分析

虽然我国人口众多,但是这项举措有力地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尤其是水果和小麦类的产量更是大大提高,而且我国减水减沙措施还对水土保持工作有着极大的效果。比如,在实施减水减沙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地区,不仅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此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也得到了控制。

我国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实施了减水减沙的研究和试验,借用此地的草种林木对泥土和泥沙进行过滤,利用植物的地下根茎对区域的水土进行巩固,用此方式有效地减少土地的反噬情况,使水流速度减缓,从而进行减水减沙工作,这使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得以顺利发展。所以减水减沙措施不仅对水体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4 结语

为了使我国经济和社会能够快速发展,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减水减沙和水土保持的策略是最合理科学的控制手段,水土保持和减水减沙的对策也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因地制宜的种植花草树木能够有效地减缓水土流失问题和提高减水减沙的作用。因此,我国在提出各区域水土流失问题解决计划时,一定要对水土保持的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严格要求,要严格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对产生的数据谨慎记录,才能使水土保持策略和减水减沙策略维持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振宇.基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及其分布特征探析[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2):37-40.

[2] 李海强.基于GIS的水土保持措施下坡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3-48.

[3] 刘栋.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J].水土保持通报,2015(4):107-110.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回头潮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